这话不用说,其实大家都知道。
李寄风心中有事,恨不得立马解决了这欧阳家。
虽然大家把他劝住,他也想明白了许多,但怀疑的种子一旦埋下,就会在心中生根发芽。
好在大家都相信他信了,这样,他们也不会担心了吧!
目光从杳儿身上脸上扫过,他微微抿唇,现在还不是他离开的时候。即便有血海深仇,他也要先替姑母他们扫平障碍。
那样他才能安心的离开。
那就忍忍、等等。
三人就欧阳家目前的情况又说了一会儿话,李寄风与李寄泽准备离开之时,前头传来一阵轻快地说话声。
“早就想来看看你们了,正好红芍去了村里,我便跟着来了。
也是佳音念着谨玉,一日要叫上好几回。这不,今日便如了她的意。”
原来是孟氏带着佳音从大坳村来了。
“孟婶婶,”李杳脚步轻快,把两个兄长扔在身后好远。
她飞快地迎了上去,“您怎么来了?”
佳音挣开孟氏的手,张开双臂朝李杳扑来,“姐姐,姐姐......”
李杳一把抱住她,转了个圈,逗得佳音咯咯笑。
“杳儿,我们来转转,看看你娘。她才生完孩子就离开村里,大家都挂念得很,这不派我来看看。
你娘好不?你那小弟弟满月怎么没办个酒?
村里人见你没通知,心里都不嘚劲。”
李杳把佳音放下,牵着她的手,而她另一只手挽着孟氏的胳膊。
“去娘那里说话。”
孟氏一来,都得到了消息,大家也都聚到了苏氏的院子里。
“孟婶子,我娘要坐足四十五天的月子,所以寄林的满月酒就没办。不过等娘出月子那天,会请几桌子酒。”
大家也都商量过,他们家在云府根基不稳,实在也没几户相熟的人家,所以没打算大办。
届时只打算家里人庆祝一下。
不过村里也会去个信,想来的便派马车去接。
“这么算还有四日,”孟氏掰了下手指头,她是记得明玉生产的日子的。
“所以,您来了,就别想这么快回去。”李杳俏皮地说。
苏氏也说,“对,至少得住上十天半个月。可不准屁股没坐热就想跑。”
孟氏一向大咧,这次来,也是打算玩耍得够的,顿时喜笑颜开,“那是,你们便是赶我走,我也不走。我得住腻,还得把这云府城逛够。反正家里也无事,小子们巴不得我不在家,少挨两场打。”
大家被她的话逗笑。
不曾想,这么久以来,竟然是孟氏的到来,让整家人都轻松快乐起来。
什么担心都抛到了九霄云外。
也是巧,今天王正也回来了,入夜的时候,他身上蒙着一层水珠到的家。
“今天真是个好日子。”朱音娘感叹。催着朱音带着女婿先去洗濑,换身衣裳就赶紧出来吃饭。
先前孟氏到的时候,朱音娘就得了信。
去到厨房让厨娘准备了不少好菜,交待留几样她来炒。
这会女婿一回,她浑身更有劲了,同孟氏客气了几句,就跑到厨房去了。
“吃!”
饭菜摆在硕大的饭厅,两张大桌子。
其实一张桌子挤挤也能坐下,但架不过朱音娘准备的佳肴多,所以摆了两桌。
这样也好!
因为王正回来了,所以宋大人也被请着出来,由王正和朱音爹作陪,李寄泽与李寄风同桌。黑脸当然也在。
至于钟嚣与无颜并不现于人前,就没有他们的份。
这边便是苏氏与众女眷,以及几个小可爱。
佳音与谨玉有许多话要说,吃得极快。吃完便由香芹与两个丫鬟带着去玩了。
孟氏不用管女儿,感觉浑身轻松了不少,所以格外有食欲。
尤其是今晚的菜一看就是精心准备的,许多都是她是从来都没吃过的。
都是自己人,没人觉得她有什么不妥,反而十分喜欢她的真性情。
而她也不是那么没有分寸的人,一顿夸赞之后,就慢慢吃了起来。
也是她对面的宋小姐,斯斯文文的,让她莫明的跟着斯文起来。
李杳夹了个大蟹腿放在孟氏面前的餐盘上,“婶子不用客气,多吃一些。”
孟氏老早就想试试这大蟹腿了,咧嘴笑了笑,“这么大的螃蟹,我还是第一次吃。”
她尝了一口,鲜香甜腻,“太好吃了!”
此刻只恨自己没有文化,说不出赞美的话。
“那你多吃一点。”朱音娘挨着她坐,又给她夹了一根,“这可是我做的,味道好吧!”
孟氏边吃边点头,“跟着明玉在一块,你的手艺都变好了。早知道那个时候,我就天天跟着明玉屁股后面,也学上几道。”
“再尝尝这个,”朱音娘用银勺舀来几颗花螺,“会有点凉。”
孟氏摇了摇手,“不怕,我脾胃好。不怕凉。”
果然她尝过之后,眼睛都瞪大了,“还真是不一样的味道,这里面也没放辣椒,怎么也辛辣入味。”
朱音娘眨了眨眼,“秘密!”
孟氏一僵。
朱音娘也不逗她了,“这都是杳儿要开的酒楼的新菜,白日绿芜拿来一本食谱,我才照着做几样。
正好,这几日,你帮我试菜。
等到酒楼开张那日,本大厨一定名震云府。”
孟氏张大了嘴巴,惊喜又羡慕,“杳儿开酒楼?你当大厨?”
朱音娘十分骄傲地点头,“没错,很少有女大厨吧!我便是云府第一人。”
孟氏惊讶过后,仍羡慕不已,同时万分后悔,“早知道那几年,我就不生孩子了。有生孩子的工夫,学什么都会了。”
苏氏望着她,“好端端的,怎么还后悔生孩子了?”
孟氏放下筷子,撑起了下巴。
“唉,大哥同阅炎去了边境,家里便只剩下二哥和桦哥,几个小子虽说也不小了,但到底会赚银子的少。
如今满十五的都有三个,正是要说亲的时候。
在村里混口饭吃还可以,真要给孩子们娶亲,家里存的那点银子,是万万不够的。”
李杳知道她的忧心,只怕今天同红芍一块回来,便是看到红芍请回了明家三兄弟。也想替自家小子谋些事情做。
“入冬之后,没有进山打猎吗?”她问。
孟氏说,“村里码头搬货的去了二十多个。剩下一些便是进山打猎也不敢去远了,所以并没有多少收获。”
“婶子,你安心住着,杳儿帮你们找个营生。”李杳弯唇,直接揽事。
他们两家的关系,根本不用这么拐弯抹角。
她知道孟氏也不是个拐弯抹角的人,想必是阮婶子再三交待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