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襄阳县衙
作者:嘴巴嘟嘟哥   三国之魏延一统最新章节     
    东汉的行政区划分为州、郡、县三级,州有刺史(汉末改为州牧),郡有太守,同时皇子封王以郡为国,国有国相,地位和级别等同于太守,县有县令。
    州按实际驻军情况设立都督或者四方、四征、四镇、四平、四安等重号将军,如刘表的官职就是荆州牧、镇南将军。
    郡中设都尉,县中设县尉,负责军事和治安。
    汉末军职中的都尉(骑都尉)比较特殊,有郡都尉、属国都尉以及军中骑都尉之分,前两者协助太守或郡国国相主管一郡或一封国内的军事,同时兼管民事,是一个上马管军、下马管民的职位,受郡太守或郡国国相领导,所以都尉属于地方官职官员。
    而骑都尉就另当别论,这是一个介于别部司马(军司马)和校尉之间的一个军职,受军方领导。
    汉末不少人都有过出任骑都尉的经历,比如曹操、吕布、张辽等人。
    蔡瑁建议魏延担任的就是军中骑都尉,但是刘琦、伊籍等人却将魏延拉上了襄阳都尉的职位。
    襄阳县在此时还没有单独分离出来成立襄阳郡,还属于南郡管辖,南郡的郡治在江陵县,蔡瑁担任南郡太守本该在江陵县办公的。
    但是襄阳是荆州治所,首府首县,是荆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镇南军的驻地,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蔡瑁就将太守府搬到了襄阳。
    襄阳县也比一般县的规格更高,襄阳县令也是高配,由刘表的发小伊籍担任,县令以下本该设县尉的,但是由于襄阳县的面积、人口、重要性使得刘表在此按郡一级别设立都尉。
    自从上一任襄阳都尉苏飞被调到江夏以后,刘琦就瞄上了这个位子,而魏延就阴差阳错在荆州的权力角逐中成了最大的获益者。
    汉末就是这样的,军职和地方官职往往是共存的,有军职的大将很多时候都兼任地方职务。
    魏延在军中由百夫长升任忠勇校尉,连升四级,在地方上一跃成为郡一级的官员,可以说是春风得意。
    等议政结束,刘表单独留下了伊籍和魏延,刘琦也没有离开。
    “机伯,你向文长介绍下襄阳都尉的职责。”
    刘表看着伊籍说道。
    “是主公......襄阳都尉统辖一千五百人,负责襄阳城及周边的军政,闲时主抓军事训练,战时协助城防军守城,负责襄阳城的治安,缉捕盗贼。”
    伊籍向魏延介绍。
    “襄阳城是我荆州首府,冀州袁绍、兖州曹操、江东孙权、益州刘璋、汉中张鲁、西凉马腾韩遂等都在此安插了布置了大量的细作和斥候,这也是你稽查、抓捕、打击的重点对象。”
    伊籍补充道。
    “襄阳城有帝室贵胄、各级官员、世家大族、普通士族还有平民百姓,要处理好这里面的关系不容易啊。本官希望你秉公执法、不徇私情。”
    刘表提醒道。
    “末将谨遵教诲。”
    魏延也很无语只能敷衍道,汉朝讲究的是“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刘表这是要把他推出去打击权贵和世家呀。
    自己可不能这么傻,先秦商鞅变法惨遭车裂,西汉酷吏张汤被诬陷致死,被人当枪使就没有好下场的。
    刚刚蔡瑁和蒯越看自己已经很不爽了,以后为人处事还得圆滑点,目前主要目的是培养自己的势力。
    “启奏州牧,我能否从军中调几个兄弟过来?”
    魏延看准时机提起了条件。
    “新官上任确实需要用得心应手的人,机伯,现在襄阳府衙还有多少兵士?”
    刘表问伊籍。
    “前都尉苏飞带走了原部人马,现在只有数百人。”
    伊籍对于襄阳县的事了如指掌。
    “那其他缺额人马文长去城外大营挑选吧,琦儿,你去找蔡瑁和张允让他们配合。”
    刘表看向刘琦。
    “好的,父亲。”
    刘琦今天心情不错。
    “文长啊,本官对你委以重任,千万别让本官失望啊。”
    刘表语重心长地看着魏延。
    “末将感谢州牧栽培,必竭尽全力当好差事,以报州牧大人知遇之恩。”
    魏延很识趣的表态。
    “好,你和机伯去交接吧,本官累了。”
    刘表说完就往后堂走去,刘琦也跟着去了。
    伊籍和魏延一起来到了襄阳县衙,州牧府和县衙很近,半盏茶功夫就到了。
    伊籍向魏延介绍了县衙的布局,县衙隔壁就是城内军营,其中靠近县衙这边的一小部分军营是属于襄阳县衙的。
    县衙兵士和衙役就驻扎在这里。另外很大的一部分是属于襄阳城防军的,负责襄阳四座城门的驻守和城防。
    伊籍还向魏延介绍了县衙的属官,县丞是蒯祺,县衙主簿是王粲,除了这两个历史留名的,其他的都没听过。
    这两个人都有大才,魏延想着一定要设法笼络。
    蒯祺,乃是蒯良、蒯越之侄,郡守之才。王粲,字仲宣,是东汉末年有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出身名门望族,太尉王龚曾孙、司空王畅之孙,其父王谦曾任大将军何进的长史。
    都有显赫的家世,不然两个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不可能在襄阳府衙担任要职,这个时代就是这样,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文长啊,我看今天蔡瑁和蒯越对于你升迁一事很是不满,只怕以后他们会刁难你啊,毕竟蒯家执掌荆州政务,蔡家掌管军事,以后你都在他们两家手底下做事。”
    二人在书房中,伊籍替魏延担忧。
    “感谢机伯先生提醒,有些事情避免不了,只能顺其自然,顺势而为了,我会好好当差,不给他们留下任何话柄。”
    魏延尴尬地笑笑。
    “你还是要注意点,主动和蒯家、蔡家搞好关系。”
    伊籍接着说道。
    “机伯先生好意我明白,我会注意的,我初来乍到,襄阳很多情况不太不清楚,还望机伯先生多多指教和帮助。”
    魏延看着眼前的伊籍,这是历史上有名的外交人才,政务人才,以后必有大用,所以魏延先要和他搞好关系。
    “文长不用客气,我们同为州牧效力,同在襄阳为官,况且大公子也有交代,我们当团结一心,为襄阳百姓的福祉而尽力。”
    伊籍笑着说道。
    魏延点头认同,两人相谈甚欢。然后魏延就在县衙里熟悉起政务来,直到晚饭时候才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