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战争并非只有武力
作者:朕闻上古   大明第一莽夫最新章节     
    美洲,是肯定要去一趟的。
    汤昊意外来到了这个大明王朝,亲眼目睹了底层百姓生活之艰难困苦,总得要为他们做一点什么。
    他自问自己不是什么圣母君子,但若是连一点怜悯善心都没有的话,那与畜生何异?
    历史上,大明王朝的粮食产量低得令人发指。
    北方一个青壮的男人,耕种一亩地,能得麦两百多斤,因而,一户人家倘若想要维持温饱,若是不耕种三五十亩地,这一户几口人,怕是难以果腹的。
    南方的水稻产量则高一些,可高的也有限,不过是四五百斤而已,一户人家,没有十亩水田,想来也无法维持生存。
    这样低得令人发指的产量,又随着小冰河期的来临,如何能养活大明数千万人口,于是乎,流民开始出现,随着流民越来越多,内忧外患之下,这庞大的帝国最终会轰然倒塌。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一直到大明中后期,早熟稻种植才真正开始在中国深入推广,这被称为一次农业革命,后世一些学者的观点认为,这是世界范围内最惊人的变革之一。
    早熟稻最早是北宋真宗时期由占城传入福建,但还未广泛栽种,到了明代中后期,才在南方普遍种植,尤其是促成湖广地区转变成为最重要的粮食输出地区,形成“湖广熟,天下足”的格局。
    而稻米也是自此成为明代人的主要食粮,按大明科学家宋应星的估计,占据了七成的份额。
    早熟稻推广之后,在明代南方,一年二熟已经是最普遍的情况(不是的倒很少见),甚至有些地方是一年三熟,这样粮食产量才得以提升了不少。
    这东西,汤昊已经命人去占城找了,找不到就顺便灭了占城,没什么好说的。
    提前一步推广种植早熟稻,尽可能地提高大明王朝的粮食产量,不知道可以挽救多少条人命。
    至少,汤昊不想在自己有生之年,听到什么百姓易子相食的惨剧!
    否则,他良心难安!
    但这些都不能彻底解决大明缺粮的问题。
    除非能够抵达美洲,将土豆、玉米、花生、番薯这些高产粮食作物带回来,这才是最重要的。
    事实上,横跨太平洋,理论上能做到,顺北太平洋暖流可以到达美洲,但是风险很大!
    在这茫茫大海上面,船队甚至要经过大半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煎熬折磨,才能够找到陆地补给!
    而且大明水师从未走过这条航路,也根本就不知道具体航线以及这条航线上面会遭遇到什么困难,飓风、海洋、礁石等等,可以说什么都不知道,任何一个因素都有可能会导致船队全军覆没!
    虽然说,横跨太平洋,确实是一个可行的方案。
    后世考古学者在关岛、夏威夷等地发现了与新石器时代大汶口居民一致性极高的古人遗骨,并且头骨上保留有大汶口人拔牙风俗的痕迹,可见早在数千年之前就有部分先民跨洋扩散到这些地区。
    论及技术问题,首先是海船的远洋航行能力。
    中国传统海船,一直以来有着不具备远洋航行能力,这其实只是刻板印象。
    从唐代开始,中国海船已经可以脱离海岸,进行一定距离的远洋航行,比如唐代贾耽所著《广州通海夷道》,记录了一条从广州经南洋、印度洋到西亚和东非的航线,其中从珈蓝洲(今尼科巴群岛)西行十余日到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就是一条横渡印度洋的远洋航行。
    而后到了宋代,远洋航行能力进一步发展,南洋西洋航线大多是远洋直达,如《岭外代答》记载“广舶四十日到蓝里(今班达亚齐)住冬”,其他有蓝里到顾临(进印度马拉巴尔)三十天,顾临到大食六十天,皆是远洋直航的航线。
    而现在的大明王朝,则是远航船队的巅峰时期,不论是体量还是航线,都足以满足跨洋航行的需求。
    其次就是导航技术,大航海时代的导航技术不像后来那么复杂,横跨大洋主要靠的是等纬度航行法,大明已经掌握的牵星术,就是一种简单的测纬度方法。
    所以横跨太平洋,只要找到黑潮的纬度,剩下来的交给洋流和西风带便可,实际上即使不会测量纬度,只要能在倭国以西找到西风带,横渡太平洋也不是什么难事。
    从倭国横跨太平洋抵达美洲,确实是充满了可行性。
    但是这其中需要经历的艰难险阻,不是一两句话就可以说的清楚的!
    没有航线,没有海图,不清楚沿途的状况,更不知道那片神奇大陆究竟在哪儿,无论是任何一个大小细节,都可能会覆灭整个船队,致使所有人全都葬身于鱼腹之中!
    这才是真正的危险所在!
    可这也是汤昊接下来必须要做的事情!
    当然,在他出海前去探寻神奇大陆之前,大明内部的隐患必须先解决掉。
    汤昊看向安国。
    “战争并非只能动用武力。”
    “钱粮战争,资源战争,才是上策。”
    “就好比当年太宗文皇帝五征漠北,可是取得的战果寥寥。”
    众将听后全都沉默着点了点头。
    第一次是永乐八年,明军在飞云山大战中击破五万蒙古铁骑,蒙古本部的鞑靼向明朝称臣纳贡;第二次是永乐十二年,明军在忽兰忽失温击败据险而守的瓦剌首领马哈木,追至土剌河,马哈木逃遁,瓦剌战败,朱棣大胜诏告天下。
    前二次北征意义重大,打残了鞑靼部落,又打废了瓦剌部落,巩固大明朝的边防、打击蒙古残余势力,对于稳定北方边境的局势,是具有非常积极意义的。
    可是后面三次,纯粹就是无用功了。
    第三次是永乐二十年,朱棣率军从北京出发,亲征蒙古阿鲁台所部,明军经开平向东北方向进军,于阔栾海北道发现阿鲁台部大批辎重,发兵焚烧,收其牲畜班师。
    第四次是永乐二十一年,朱棣再次亲征阿鲁台,听闻阿鲁台为瓦剌所败,大军驻师不进。
    第五次是永乐二十二年,鞑靼部再次进犯边关,朱棣组织进行第五次北伐。
    结果是什么?
    粮食都被送去前线了。
    民夫都被抽调去运输粮草辎重了。
    青壮也全都拉到战场上面打仗去了。
    一次又一次,一年又一年!
    如此一来,天下百姓自然怨声载道民怨四起,可谓是苦战事久矣!
    所以说,朱棣“好大喜功、穷兵黩武”也不是空穴来风,尤其是五次北征已让国家陷入崩溃的境地,国内的矛盾已经到了爆发的边缘。
    而仁宣二宗之所以罢兵息民,全力收缩战线发展民生,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以大明王朝目前的社会生产力,确实经不起三代雄主的折腾!
    “战争只是政治的延续!”
    “战争不是目的,咱们不能为了打仗而打仗!”
    “如果有更好的方式,不战而屈人之兵,难道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