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大非川之战开启,焚烧草原,日夜不
作者:落叶凋谢   大唐天将军最新章节     
    第226章 大非川之战开启,焚烧草原,日夜不息
    八月底,李光弼率领以天兵军为主的两万河东骑兵,来到湟水城。
    此时,朔方骑兵已经渡过黄河,前往安人军后方安营扎寨,适应环境。
    安人军聚集的兵马,已不比九曲少。
    如果朔方、河东能适应环境,这一方的兵马,将异常精锐,毕竟皆由边军组成。
    李瑄同样用接待朔方军的礼遇,迎接河东军,并为河东军准备水煮羊肉慰劳。
    “河东兵马刚至,李帅甚厚待,如有吩咐,将士们愿在第一线,扫灭吐蕃。”
    夜晚的篝火前,李瑄与李光弼坐在一起。
    河东军临近黄昏才到湟水,等李瑄检阅好队伍,已经是夜晚时分。
    曾经的少年,还是少年,但身上已经有一种厚重的威势。
    李光弼比程圭更了解李瑄。
    他从李瑄营救王忠嗣和其他的诸多事迹,看到深层次的东西。
    李瑄的目标是出将入相,而非他们这些武将。
    “我们估算吐蕃有三十万大军,诸军皆在第一线,河东军我会妥善安排。”
    李瑄向李光弼说道。
    他觉得李光弼和许多将领不同,这家伙和安思顺很像,对大唐的忠心是出了名的。
    安思顺连弟弟安禄山拉拢都不造反,反而状告安禄山不臣。
    别看安思顺现在是李瑄的下属,实际上李瑄造反,安思顺不会跟他。
    高秀岩倒是有可能跟随。
    李瑄器重安思顺,是因为安思顺有军功,有能力,他按照功劳封赏。
    有机会李瑄会将安思顺升迁,离开河陇。
    想让李光弼在关键时刻投靠他,也不容易,先试试在这段时间培养感情。
    “敢问李帅我军何时与吐蕃开战?”
    本来李光弼想询问一下王忠嗣之事。
    但想了想还是没开口,毕竟在现元帅身边谈论前任元帅不合适。
    李光弼是王忠嗣一手提拔的,从都虞候,到朔方右厢兵马使,再到河东都知兵马使。
    王忠嗣走到哪,就将李光弼提拔到哪,这种恩情如山。
    自王忠嗣离开太原,再也无音信,李光弼连一封信件都无法传送。
    他觉得王忠嗣太冤枉。
    国家就这样稀里糊涂地失去一员战无不胜的名将。
    李光弼无法询问王忠嗣之事,只能问一些战况。
    此战的规模,甚至超过大非川之战。是大唐开国以来最大的一次战役。
    也是李瑄一手推进。
    李瑄不断的斩、俘吐蕃和吐蕃诸部,使吐蕃不得不倾国之力,与李瑄决一死战。
    “我军暂时与吐蕃大军对峙,伺机攻击从伏俟城古道、大非川古道运输的粮草……”
    李瑄把他们的计划告诉李光弼。
    作为河东骑兵的主将,李光弼有资格知道战术。
    “此为大谋略啊!吐蕃大军,尽在李帅的棋盘之上……”
    李光弼听李瑄的讲述后,觉得吐蕃遇到李瑄这样的对手,是他们的不幸。
    就算知道自己的虚实之计被识破,吐蕃想撤离也已经晚了,除非舍弃十万大军。
    当然,不排除吐蕃不服气,依靠兵力优势,与唐军硬碰硬地干一仗。
    “李将军有什么更好的对策吗?”
    李瑄向李光弼询问。
    “末将有一浅薄之见。”
    李光弼想了想,向李瑄说道:“李帅说过,敌军三十万,每天都能吃掉一座大山。吐蕃不单单兵甲众多,还有以百万计的马牛羊。马牛羊不可能一直吃粮食。等草木完全枯萎后,可以将吐蕃军营附近的草场全部烧毁。短时间或许没问题,时间一长,敌军心必然更慌。破绽自然而然就会出现了。”
    “李将军的建议很好,吐蕃以粮食和牛羊为食,他们的战马也要吃大量草料,烧毁草场,是逼迫他们做出抉择。”
    “不过我觉得再等等,河东军刚至河陇,不适应环境,待完全适应以后,再进行烧毁吐蕃的草场。”
    李瑄认可李光弼的建议。
    现在不是逼着吐蕃鱼死网破的时候,等河朔骑兵适应以后再行动。
    烧毁吐蕃附近的所有草场,有可能会打乱李瑄的计划,但李瑄觉得收益更大。
    ……
    青海南,吐蕃营垒。
    “启禀赞普,唐军九曲的兵马已经全部过洪济桥,他们的营垒在树敦城前一扩再扩,估计有十万大军。”
    恩兰达扎路恭向吐蕃赞普尺带珠禀告道。
    “东则布的计谋为何没见一点成效?”
    尺带珠丹皱眉,他以为唐军会很快攻击,然后凭借他们的一鼓作气,给予大唐痛击。
    这都九月份了,只见唐军调动,而不见行动。
    这让一向有掌控欲的尺带珠丹很不舒服。
    尺带珠丹一般驻扎在大非岭,今日特意来前线营垒问询军情。
    “大论以身犯险,驻于苦拔海,臣建议再等一等。”
    恩兰达扎路恭回道。
    都到这一步了,想要更换战术不容易。
    现在唯一确认的是,他们的兵马多于唐军。
    恩兰达扎路恭只是担心唐军识破他们的计谋后,用一些阴谋诡计。
    关于这样的事情,李瑄可没少干。
    “实在不行,合兵一处,伺机与唐军决战。我军已经准备好猛将精兵,待李瑄出现,立刻迂回过去,将其斩杀。”
    之前尺带珠丹就有利用将士的勇猛,与唐军在青海上决一死战的心思。
    可末结桑东则布突然搞一个虚虚实实的计策。
    还说什么当初论钦陵避实就虚,用兵法获得大非川之战的胜利。
    而没庐穷桑倭儿芒也支持末结桑东则布的建议。
    所以尺带珠丹就采纳了。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尺带珠丹从自信满满变得有疑心。
    “回赞普,我们不知李瑄的具体方位。贸然攻击唐军营垒,将损失惨重。虽我军有兵力优势,但唐军不会比我军少多少,且拥有更厉害的强弩与坚甲。”
    恩兰达扎路恭不建议进攻唐军的营垒。
    因为唐军背靠黄河洪济桥,随时都有物资、兵马从后方支援而来。
    “唐军迟迟未被此地营垒吸引,是不是露出的破绽不明显。”
    尺带珠丹问恩兰达扎路恭。
    除了大论外,所有将领中,尺带珠丹最看好恩兰达扎路恭。
    那囊尚杰斯秀亭、尚多热尔等都远远不能比。
    甚至死去的没庐谐曲,尚赞磨,都没有尺带珠丹对恩兰达扎路恭的恩遇。
    正是对恩兰达扎路恭寄予厚望,所以尺带珠丹才会让恩兰达扎路恭在最重要的位置坐镇。
    “回赞普,臣认为大营的破绽不能太过明显,过犹不及。臣设置的破绽,只要唐军将领探查,必然会让他觉得可以猛攻。”
    恩兰达扎路恭如是回答道。
    “现在也只能等一等了!就怕唐军会猛攻大论炯桑的营垒。”
    尺带珠丹看向东北苦拔海方向。
    “苦拔海那边有兵马五万余,大论治军严谨,关键时刻可以收缩至高坡防御,形成严密的防守阵形。届时我军三路夹击,唐军更容易失败。”
    恩兰达扎路恭向尺带珠丹说道。
    吐蕃有周密的布置,如果唐军进攻苦拔海,对吐蕃来说是次一等的计划。
    他们不仅仅可以从青海南部、赤岭方向支援。
    而且在青海上,吐蕃准备可以搭载两万人的羊皮筏,跨青海出其不意。
    唐军即便想围点打援,也难以行得通。
    而且苦拔海大军的地形,可不是随意布置的。
    百里营垒,一部分建立在高坡之上。
    高坡山早就被没庐穷桑倭儿芒储存有大量的物资。
    吐蕃已经考虑到苦拔海被识破的风险。
    五万人在高坡抵挡防守,占据险要,让唐军失去骑兵的优势,在物资充足的情况下,必可以长时间坚守。
    而赤岭东山口内,吐蕃诸部五万步兵在末结桑东则布的率领下依靠石堡城而守,提前准备三个月的粮食。
    唐军若迂回围堵赤岭南面,将遭受吐蕃的反围堵。
    如此情况下,吐蕃想等唐军动。
    但唐军也在等吐蕃落子。
    “报……”
    就在尺带珠丹和恩兰达扎路恭聊战事的时候,吐蕃的传令兵飞奔到帐外。
    尺带珠丹让其入内。
    “启禀赞普,小勃律被唐安西军攻陷,小勃律王和公主殿下也被唐军俘虏,忠于我们的酋长全部被斩。”
    传令兵气喘吁吁地向吐蕃赞普禀告。
    吐蕃模仿大唐,建立完善的驿传制度。
    不论是唐、吐蕃古道上,还是柴达木盆地通往西域的古道,都密布驿站,以便于快速传递消息。
    这些驿站的使者为飞鸟使。
    “什么?连云堡和连云堡旁的营寨,总计一万兵马,为何会被如此容易打败?”
    尺带珠丹听到飞鸟使的汇报后,勃然变色。
    在这关键时刻,小勃律失守,无疑是晴天霹雳。
    他不是为自己的女儿而伤心,而是为失去小勃律而难过。
    没有小勃律,靠近小勃律的二十余国,一定会改旗易帜,重新投入大唐的怀抱。
    恩兰达扎路恭在一旁听到这个消息,心中剧烈一震。
    小勃律,门户也,失之西域诸国皆堕。
    这就话不单适用于大唐,也适用于吐蕃。
    末结桑东则布好不容易攻破小勃律,使吐蕃有与大唐争锋西域的资格,现却毁于一旦。
    唐与吐蕃争夺勃律,可不是为了弹丸小国的人口和资源,而是道路的控制权。
    在这个时代,华夏、吐蕃、大食三大民族强盛,如三足鼎立。
    吐蕃没少联系大食,一起对付大唐。
    现失去与大食通援的道路,今后只能独自面对大唐。
    “回赞普。唐军从最险要的路段,翻山越岭突然袭击,我军没有机会还手,就被迅速攻下小勃律。大勃律的驻军被抽调至青海,所以无法支援!”
    飞鸟使向尺带珠丹汇报道。
    他还呈上一封大勃律来的信件。
    尺带珠丹打开信件,发现是大勃律王的求救信。
    失去小勃律后,大勃律王如芒在背,希望赞普能派援军守卫大勃律。
    因为唐军进攻大勃律的路,不仅仅是小勃律的娑夷藤桥。
    而且还可以从边陲重镇菩萨劳城一带进攻。
    大勃律纵比小勃律强,也强不到哪去。所以不顾吐蕃的处境,求尺带珠丹发援兵前往。
    “哼!援军?我哪还有援军!”
    尺带珠丹看后大怒。
    剑南要守,天竺要守,南诏要守,还要留一部分镇压蠢蠢欲动的诸部贵族势力。
    发兵甲、奴隶三十万聚集青海,尺带珠丹倾尽全力。
    “赞普息怒。安西兵力有限,他们趁我军在青海,侥幸攻下小勃律已经是极限。他们短时间无法攻击大勃律。只要我们赢下此战,一切迎刃而解。”
    恩兰达扎路恭向尺带珠丹劝说道。
    只要大勃律还在,就与大唐有缓冲地带。
    失去道路控制,在西域影响力衰减,是不可避免的。
    只能等他们携大胜之势,卷土重来。
    “恩兰将军,现在我们有不得不胜的理由了。当年松赞干布统一雪域高原诸部,建立完整的吐蕃。百年来我吐蕃已成天下的强国。李瑄杀、俘我们二十万族部,如果我们不主动杀死李瑄,他迟早会得寸进尺,把兵马开到逻些城下。”
    尺带珠丹平复心情,郑重地向恩兰达扎路恭说道。
    之前在退回雪域高原和与唐军决战上面,吐蕃内部有激烈的谈论。
    历史上的尺带珠丹忍了哥舒翰。
    现在李瑄杀、俘虏太多,使吐蕃弥漫着对李瑄的恐惧,李瑄又杀死大相论悉颊藏,前后杀死论悉诺匝、尚赞磨、没庐谐曲等元帅级大臣、杀死俘虏千户长十几名、大将十几名。
    尺带珠丹哪能忍得了?
    因为李瑄的攻击性太强大,没庐穷桑倭儿芒和尺带珠丹都认为李瑄即便拿到青海,也会得寸进尺,攻击通颊、苏毗,甚至更深入。
    “此战,不论有何变数,臣倾尽所能,取李瑄项上人头。”
    恩兰达扎路恭向尺带珠丹行一大礼,语气慷锵,代表着他的决心。
    “我要将李瑄的头骨放在红山宫堡的祭坛上,祭奠战死勇士的魂魄。”
    尺带珠丹狠狠地说道。他的眼睛如鹰一样锐利。
    恩兰达扎路恭握紧拳头,只能胜,不能败!
    ……
    吐蕃在前期的士气很足,但事与愿违。
    又整整过去一個月,唐军依然岿然不动。
    只是营垒看起来更加坚固,唐军的斥候不深入,也不恋战。
    军中的士兵,甚至还隔三差五的训练一下。
    河东、朔方的骑兵,经过这段时间的修整,已经可以适应青海的环境,也养足精力。
    在李瑄的见证下,进行三次演习。
    由于李瑄要亲自指挥河朔骑兵,所以从金鼓到令旗,都必须按照李瑄的指使。
    临洮军的轻骑、精骑、跳荡精骑、斥候营,与河朔骑兵陪练。
    在李瑄的默许下,两军于安人军城后方的旷野上,比试骑射箭术,胜利的队伍李瑄奖赏牛羊。
    唐军也因此保证着强悍的气势。
    十天前,李瑄召集所有僚属、军使、河西诸胡酋长、慕容曦皓、宕剑、昶青等,在鄯州城进行军议。
    他正式颁布勋章制度。
    青铜牡丹的跳荡勋章,授永业田五十亩,绢二十匹,金二两。
    白银雄鹰的勇士勋章,授永业田二百亩,绢一百匹,金十两。
    黄金猛虎的英雄勋章,面见圣人,授永业田五百亩,绢五百匹,金五十两。
    白玉麒麟的玉麟勋章,面见圣人,授长安豪宅一所,授永业田一千亩,绢两千匹,金二百两。
    同时,勋章作为勋爵、官职的考核基准。
    具勋章者,更容易升职。
    包括吐谷浑、白兰羌、河西诸胡也能得到勋章。
    此令一出,参加此战的二十多万大军沸腾。
    激动的心情填满内心,不能自己,恨不得立刻上阵杀敌。
    胡人们也似乎找到自己的梦想与出路,不断地幻想勋章的模样。
    短短几日,勋章就被传成一种至高荣誉,大丈夫的象征。
    所有士兵期待自己佩戴勋章时的威风,甚至佩戴金银勋章的时候。
    走在路上,谁又会不尊敬?
    英雄勋章不好获得。
    但先登、斩将的勇士勋章,还是可以得到的。
    更何况每次战斗,立下跳荡之功的人不少。
    铜勋章,却奖励二两黄金,代表铜勋章的价值,远大于黄金。
    李瑄这么做,是想让将士们知道勋章的重量,不是黄金可以比拟。
    此次豪强献上家资,让李瑄有足够的奖赏。
    十月初,李瑄来到九曲之地。
    同时,河陇边帅的旗帜,在赤水城前的军营中升起来。
    “吐蕃如果在八月就对我军进行攻击,或许尚有机会。现已经进入十月,我军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从今日起,开始寻找吐蕃的运粮队伍。”
    李瑄在军营中下达命令。
    意味着大非川之战,正式打响。
    李瑄让九曲的骑兵待命,随时出战斗。
    五日后,唐军在山峰上观看到一支吐蕃粮草辎重队伍,欲从吐蕃军营后方的古道上,将粮草辎重运送到吐蕃的营寨内。
    山峰上立刻点燃烽火,向李瑄汇报此消息。
    李瑄亲自率领轻骑两万,精骑五千,向吐蕃营寨逼近。
    再以三千轻骑,直接突袭吐蕃的粮草辎重。
    吐蕃的粮草辎重队伍得到消息后,欲要加速。
    但车子怎么能跑过战马?
    很快就被哥舒翰率领的轻骑追上。
    虽然运送粮草许多是吐蕃的健妇和奴隶,但李瑄没有令哥舒翰手下留情。
    因为她们也属于参战的一方。
    那些粮草被聚集在一起烧毁,唐军扬长而去。
    唐军速度太快,恩兰达扎路恭以为唐军终于要进攻他们。
    急忙布置营寨,根本没来得及制止。
    见吐蕃没有动静,李瑄派人在周围的草场,甚至更远的草场,焚烧野草。
    短短时间,烟尘滚滚冲天。
    目之所过,尽为火焰,夜晚如同白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