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人书简直就是两个极端!来自于清北的盛情邀约!今时不同往日了!
靠近林边的窗台。
“这江海,还真是有够好笑”
她是一副标准的美人鹅蛋脸,白净的肌肤吹弹可破,睫毛一眼看上去又翘又长,眸子看上去清澈明亮,就宛若一汪春水般,没有丝毫杂质,好看的鼻梁下是一张樱桃小嘴,圆润的下颚洁白如玉,整个人,看起来颇有气质。
一般情况,颜如玉在这种公众场合之下,极少流露出大笑这种失态的情绪,书香门第的家教都讲究的是一个笑不露齿。
是真的忍不住。
“好久没有遇到这么有趣的人了”
多多少少都会端着点儿。
用老一辈人的话来说就是:
“大家,都是读书人,一定要注意礼节。”
“君子之交淡如水,这是文坛集会,一定要展现出自己良好的精神风貌”
而现实,也的确如此。
或许是因为骨子里本身就存在着些许的傲气,大多数文人在出席这种公众场合之时,都会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可唯独这江海,他就宛若文学届的一朵奇葩。
别人还在为传统文学和近现代写实主义文学,究竟哪派才是未来的主流,而争吵得面红耳赤:
“近现代写书主义文学,形而上学,华而不实,终有一天,一定会衍生成为我们传统文学的附庸.”
宛若事不关己,就好像一位局外人一般。
“蛋糕,好吃。”
“烤五花肉,也不错。”
“胖子你能不能注意点儿吃相,你把盘子端起来干什么?你看看你多丢人,能不能给老子留点儿.”
尽管江海已经在刻意保持低调,可由于他身上荣誉和名号,不断有人走到他身旁,尝试着向他请教:
“江海兄,你觉得荒诞主义和现实主义,哪派思潮会成为以后的文学主流?”
“我不造啊”
当然,这种清澈而又愚蠢的眼神,显然是属于江海的伪装。
纯粹是不想旁人影响他吃饭。
等到江海吃饱喝足之后,他还是会老老实实的回答一些旁人的问题,为他们解答疑惑。
“江海兄弟,我想知道为什么我在创作小说的过程中,总是会感觉词汇量缺乏,为什么我老是感觉自己没办法写出我心中想的那个故事?”
“菜就多练。”
“江海,你也是年轻人,针对当下的躺平文化你有什么给到年轻人的建议?”
“我的建议是不要给年轻人建议。”
“江海,你认为.”
江海的性格本身就属于是比较低调的那一批,并不是说他社恐,而是他单纯不喜欢和陌生人打交道。
很累!
非常之累!
很显然,这位西北文学圈的代表,也是贾平凹老师爱徒的顾煜城,明显就和江海气场不和。
他一见到江海,就宛若学生见到老师一般,化身十万个为什么,疯狂朝着江海发问:
“为什么以你这样的性格,竟然能写出《许三观卖血记》这样的乡土文学巨著?这根本就不合理”
“为什么我们在讨论许三观妻子身死的剧情之时,你竟然能笑得出来?你的心,到底是有多狠”
“为什么你会被誉为先锋纪实文学创始人?这之中,真的有很多疑点.”
而对于顾煜城的这一连串发问。
江海都只是脸色平静地看向他,统一回复:
“啊对对对,你说的都对.”
江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众人证明,想要减少生活中的烦恼,就是不要和愚蠢的人发生争执。
不论顾煜城说什么,江海都是顺应着他的话,连连点头:
“对!”
“你说的都对”
顾煜城沉思一阵,顿时火气翻涌:
“所以我就是那个愚蠢的人????”
顾煜城气不过,想要继续同江海辩解:
“不是江海,我在同你好好讲话,你这是什么意思.”
“没有啊顾煜城,我认真的,我是真的觉得你说的很对”
顾煜城,在西北文学圈,也是属于响当当的人物。
在圈子里,他一向以雄辩而闻名。
谁能料到,一向雄辩的顾煜城,今天在江海这么一位圈子里的新人身上吃了瘪?
这倒是令人新奇。
要论情商这种东西,江海其实是在线的。
在圈子里,特别是两派人马因为文学的事情,发生激烈的争论之时。
这种时候,因为争执不下,所以往往他们会过来询问江海的意见:
“江海,你觉得我们谁说得对?”
赞同保守派的意见,就相当于得罪了激进派。
赞同激进派的说法,就相当于得罪了保守派。
“我觉得你们两边说的,都没错。”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但具体是什么情况,我觉得还得看情况”
体制内待人处事的原则,不论在何种时候,都绝对适用——
热情。
礼貌。
但一问三不知。
江海的书是苦大仇深的类型,苦难三部曲之中的任何一部,随便挑选出来,都可以称得上是经典之中的经典。
但江海这么个人,却和他书的风格完全不同。
经过短时间接触下来,大家逐渐发现——
“这人写的书,和他这个人,还真是完全不同”
“这酱肘子,有点儿齁咸了。”倒也没顾得上旁人说了些什么,江海砸吧了下嘴,四处朝着周边张望,“我想喝两口水.”
正当江海四周寻找着水源之际。
一道不易察觉的目光,轻飘飘朝着江海的方向投了过来。
也就是此刻。
宛若触电般,两道视线在顷刻间对视。
“江海,你好。”
实际早在一年之前,两人就已经见过,当时是在澄海戏剧学院承办亚洲文学高校联赛的誓师大会上。
颜如玉是站在台上,受万人敬仰。
曾经的天之骄子,还是天之骄子不假,她们在各自的领域依然在发光发热。
“我看过你的《熔炉》,也看了你前些天刚发售的《素媛》。”颜如玉眼睛很好看,细长的睫毛微颤,“书写的很好,情绪拉扯得很到位。”
“自我介绍一下,我是颜如玉。”
“初次见面,请多关照。”
尽管江海不混文学圈,但即便是他这么一号圈外人,也听说过北大颜如玉的名号。
这是一位真正的才女。
尽管亚洲文学高校联赛天才如云。
要知道,江海有挂,但颜如玉是没挂的。
可即便如此,颜如玉也能凭借着自己的硬实力,一度冲进榜单前三。
由此可见,颜如玉在文学上的造诣,究竟是有多强。
“书中自有颜如玉?”江海本来是插诨打岔一下,顺嘴接一句,“我是黄金屋,久仰久仰.”
“江海。”江海伸出右手同颜如玉握了握,一触即离,宛若柔弱无骨一般,手感很好,“很高兴认识你。”
“你,也有什么问题是想问我的吗?”
自从踏入这个宴会厅开始,江海的嘴,就没有停下来过。
不是,在吃东西。
就是在解答别人疑惑的路上。
“我是来邀请你加入我们北大中文系的。”和刚才那些人完全不同,颜如玉一句多余的废话都没有,直接开门见山,“加入我们北大,我们能给你提供更为广阔的视野,这里拥有全中国最为顶尖的一批文人学者,你的天赋,可以在这里尽情展现”
他可以以一己之力,直接将澄戏的中文系,带到远本不属于它的高度。
但是,人力终有尽。
文学这种东西,从来讲究的都是一种文化熏陶。
北大的硬实力显然就不是澄戏这样的三流院校所能比,在没有丝毫文化沉淀的澄戏,江海都能写出《人间失格》《许三观卖血记》《熔炉》这样堪称是文坛经典的跨世纪作品。
“你不用着急回答我。”颜如玉非常之感兴趣地盯着江海,“你可以好好考虑一下,考虑清楚再答复我。”
“毕竟,距离你大学毕业,还有一年多的时间.”
对于绝大多数的普通人来说,大学四年,就是他们此生接受教育的最后时间。
四年时间一过。
绝大多数的大学生。
在毕业之前,都对于以后的人生充满了期待和向往,颇有一种大干一场的冲动:
“低于一万的工作别来找我,我的能力,就值这些钱”
毕业之后,在接受了社会的毒打之后,瞬间被打回原形:
“三千,三千就行。”
“我能接受无偿加班,实在不行我也可以月休两天”
但显然,类似于江海、颜如玉之流,显然就不在此列。
大学毕业,才是他们人生的开始。
“澄戏的起点好像确实有点儿低?如果加入北大的话,好像确实能看到更大的世界”
正当江海被说动,思考着从澄戏本科毕业之后,要不要去北大继续深造之际。
身侧,宋时青突然出现在他身边:
“江兄,江海还记得我吗?”
“我是宋时青啊,孔溪是我姐姐”
宋时青这个人,江海自然是有印象的,当初他俩在澄戏见过,还在校史馆旁边的避雨亭里一起聊过天。
“有事儿?”江海瞥了他一眼。
“北大其实并非你的最优选。”宋时青非常之沉稳的走到他的身边,“如果你有离开澄戏的想法,或许,我们清华才是你最好的选择”
不管是名气还是实力,其实清华北大都是属于国内的独一档,绝对是属于t0级别的高校。
只要提起清华,就会想到北大。
只要提起北大,就会想到清华。
也正是由于这几十年,两所高校在各个领域不分伯仲,始终没有分下个高低。
却始终都憋着一口气,互相都瞧不上眼。
这种局势是清华方面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不管是出于被动还是自愿,对于江海这么一位优秀生源,清华方面是必须要争取的。
“北大能给你的,我们清华都能给你,不管是师资条件还是文化底蕴,我们清华是绝对不输北大,绝对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如果你想要读研深造,清华绝对是你的不二首选.”
突然就给我拉起人来了?
“我考虑一下.”
谁料,不等他把话说完。
“江海,我是北师大的俞清雅,其实我们北师大中文系也很强.”
?????
也不知道到底是为什么,只是一瞬之间,江海就被来自于各个学院派的青年作家簇拥。
“你们好你们好.”
眼前江海被众人簇拥。
颜如玉也不着急,待到身边这些人自我介绍结束,江海空闲了下来。
“江海,学院的领导已经和上面申请过了,只要你从澄戏毕业,愿意来我们北大深造,不仅读研期间三年学费全免,还额外给到你每年二十万的助学补贴.”
听到颜如玉这话,宋时青顿时都笑了:
“学海无涯,知识本应该是至高无上的,我们不应该用铜臭的金钱,来玷污宝贵的文学。”
“如玉,你不会觉得区区二十万就能收买我们读书人的人格吧?我告诉你”
倒也不在于宋时青说了什么,颜如玉直勾勾地盯着江海:
“你觉得呢?”
文人不为五斗米折腰。
身为读书人,就应该视金钱为粪土。
如果让书籍沾染上了铜臭的气息,这岂不是玷污了文学?
突然,江海脸色一变,只见他乐呵呵的看向颜如玉:
“看人真准。”
“和钱没关系,最主要是,我比较喜欢北大.”
也就是众人在为了争取江海,展开疯狂讨论之时。
韩国,青瓦台。
总统府。
负责安保的警备队长,慌里慌张的从大门口,冲到总统李庆民面前。
“总统,外面抗议示威的市民,打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