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全歼叛匪宝月山 芦杆习字领文坛
作者:都市天涯明月   弦月狼烟情何以堪最新章节     
    侬九发赶紧说:“忘记提醒诸位了,特磨寨酋长侬夏卿诡计多端,常会设置‘小鸡打鼓’迷魂阵。”
    肖知州说:“什么是小鸡打鼓,听起来蛮有意思的?”
    侬九发接着说:“敌人会在山上或丛林里捆住几只小鸡,在地上放一面皮鼓,皮鼓上放一些米,鸡叨起米来就像人敲鼓一样,这就叫‘小鸡打鼓’,在小鸡打鼓的地方,他们通常会挖一些陷阱或打埋伏什么的,咱们千万要注意,尽量不去理会!”
    “哎呦,我们又学了一招!”
    果然,宝月山上侬智彪军营水缸里储存的水,第三天下午就全部用完了,副帅侬智彪来到水井边问两位厨师:“这井里的毒药经过三天的沉淀和溶解,毒性应该没有了吧?”
    “副帅,这我们也不知道呀?”
    副帅侬智彪对卫兵说:“打一桶井水上来!”
    “喏!”卫兵用绳索提了一桶井水来到侬智彪跟前。
    侬智彪递上一个葫芦瓢给厨师,说:“你们两位厨师先试试,看看这井水能不能饮用了?”
    “这有毒——?不能吧?”两位厨师犹豫不肯喝。
    侬智彪气得拔出军刀吓唬道:“我实话跟你们说,军营里所有储存的水都已经喝光,明天,我们不是战死就是被渴死!你俩若现在不试喝,我就杀掉你们!”
    “将军息怒,我们喝,这就喝!”两位厨师用瓢喝完刚从打井里上来的水,没几分钟就七孔流血死了。
    侬智彪气得吐血,大叫一声:“真他妈倒霉,水井的水还是不能喝!本帅原想坚守宝月关三个月的时间,现在只能支撑三天!”
    第四天上午,侬智彪命令手下清除宝月山关隘前的各种路障,心想:“与其大家被渴死,不如战死!”于是,率领三千兵马出关要与宋军决一死战。
    杨元卿和陈充率领大军封闭了山谷出口,大军埋伏在山谷两侧,当侬智彪率领三千人马出关要决战时,杨元卿看到叛军士气正旺,命令道:“我们不急与侬军决战,全军只管往下射箭!”
    “遵令!”
    侬智彪让先锋官向山坡冲击十几次,未能打开逃跑的缺口,先锋官也中箭死亡了,双方相持到黄昏,侬智彪只好鸣金收兵。侬智彪又派人四处寻找其他出山的小路,甚至攀爬悬崖峭壁逃跑也没能成功。
    第五天,侬智彪亲率两千主力,看到山谷上竖立的杨元卿将军的“杨”字旌旗,命令道:“宋军主帅就在那里!擒获杨将军者,赏黄金百两!”敌人一窝蜂地向往山坡上杨元卿指挥的地方发动猛烈冲锋。
    杨元卿挥剑命令道:“敌人来得正好,传我命令,弓弩火器一齐发射!”顿时,一片箭雨,火光冲天,遮云蔽日。
    “哇——”在枪林弹雨之中,侬智彪颈子被射中箭矢,他大叫一声便坠马而死,他这两千主力两个多时辰都全被消灭。
    杨元卿命令:“擂鼓,全军冲击!”宋军大队人马冲下山坡,其余敌人群龙无首,又见自己统帅侬智彪已死,还剩一千余人的敌军只好缴械,乖乖投降了。
    桂州城内外敲锣打鼓,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兼桂州知州余靖亲自在郊外迎接剿匪大军凯旋归来,桂州百姓提着酒坛为每位将士敬酒,杨元卿和陈充等将领见状激动的是热泪盈眶。
    余靖握着杨元卿的手,高兴地说:“我代表广西百姓感谢将军!”
    杨元卿谦虚地说:“都仰仗余大人运筹帷幄和兄弟们的不惜性命,我们剿匪才得以圆满成功!”
    “杨将军这次俘获了这么多叛匪,真是满载而归呀!”
    杨元卿向余靖介绍了俘虏的叛匪骨干分子:“这名俘虏是敌人特磨寨和宝月关的主帅侬智光,他是侬智高的亲弟弟,也是侬智高妄图东山再起的核心;这是侬智高的母亲阿侬,她也是历年鼓动叛乱的骨干分子;这是特磨寨酋长侬夏卿,也是顽固不化的叛乱分子;这是侬智高的嫡妻和嫡子。”
    余靖双手击掌,高兴地说:“一网打尽,太好了!”接着他又命令杨元卿:“杨将军,立刻派军看护,将这几个罪大恶极的叛乱分子及家属押往东京,接受大宋朝廷的审判!”
    “是!”
    余靖和部属全歼特磨寨和宝月山的残匪,及抓获侬智高组织骨干分子的消息传到首都东京,朝野上下一片欢腾,仁宗皇帝也长吁了一口气说:“这回,官家总算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在东京,经过大宋相关衙门的公开审理,侬智光、阿侬、侬夏卿、侬智高的嫡妻和嫡子等人被判死刑,当年秋后被腰斩于东京菜市口,至此,嚣张一时、蹂躏两广的侬智高叛乱团伙自此彻底覆灭。
    时间荏苒,公元1057年是很奇怪的一年,夜空中天罡星黯淡,文曲星灿烂。这一年,宋仁宗麾下最着名的两位盖世将星:山南东道节度使兼侍中王德用将军,和护国节度使、同平章事狄青将军先后病逝,仁宗皇帝十分悲痛,发哀于苑中,并追赠王德用将军为太尉,赐“清忠”碑;追赠狄青将军为中书令,谥武襄。
    而这一年由翰林学士欧阳修权知贡举主持的科举考试,则为大宋选拔和储备了大量优秀的人才,史称“千年科举第一榜!”
    欧阳修四岁丧父,家庭随之陷入极度贫困,母子不得不投靠亲戚家勉强度日。她母亲不甘挫折,鼓励欧阳修自学,但由于家贫,她只能用芦荻杆在地面或沙子中教儿子读书写字。
    少年欧阳修读书勤奋,青年时曾两次落榜,但越挫越勇,学业进步很快,又遇到赏识他的贵人胥偃提携,保举他到首都国子监进行系统学习,欧阳修果然一飞冲天,连续夺得解元和省元,后来进士及第为甲科第十四名,经过自己不懈努力又成为响当当的文坛领袖。
    当时北宋主流文学已由“缀风月弄花草、淫巧侈词”的西昆体变成“险怪奇涩、怪诞诋讪”的太学体,欧阳修则十分反感这种故作玄虚的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