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数学界观点
作者:命运眷顾   班里,从星际穿回来的科技天才最新章节     
    数学界有这么一种观点,即只有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做过学术报告的人才能被称为‘数学家’。
    而国际数学家大会有两种作报告的方式。
    一种是面向全体参与者,在大会上作1小时报告;另一种是在各种分会场上,即学科分组会上,做45分钟报告。
    每一位受邀参加会议的学者都可以在分组会上作10分钟的报告。
    但林知熠不一样,数学联盟一上来就让她自由发挥,可谓是史无前例。
    在主席的邀请下,林知熠起身上台,笑着开口,声音通过耳麦响彻整个大会场,“在事件边界里,包括光线在内一众事物如果跨过这个边界,将永远被黑洞所吞噬。”
    “而白洞相反,它是只出不进,不断地向外喷射物质和能量,但自身不会被任何外部物质污染。”
    原本她是打算讲新内容的,但昨天过来拜访的一众科学家几乎都和她聊了双洞理论,所以不如她在会议前半程把这个理论再讲一遍。
    下面大部分是白发苍苍的老者,此时仰着头认真听林知熠讲解,时不时沉思,又或者恍然大悟。
    在林知熠先讲双洞理论讲清楚时,这边的林却鹤和两位好友动身,分别前往y国的自家基金公司,为即将开始金融战做最后的准备。
    不过这么描述也不对,毕竟两国的金融战早就打响,而林却鹤主要想做的是给华尔街背后的资本一个教训,两者的经济量级就不一样。
    国家层面的金融战是因为m国欠下33万亿美元左右的债务,已经无力偿还。
    放眼全球,能将m国债务偿还干净的只有华国,而林知熠的科研又是最后一根导火索,加上两国的gdp非常接近了,坐惯了老大位置的m国能甘心吗?
    如此,发动金融战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虽然林知熠的研究能让华国处于不败之地,但别忘了,华国很多经济发展是绕不开国外的,除非躲起来自己一个人玩,但这不又是闭关锁国了吗?
    所以美国希望通过金融战的方式,想办法把华国改革几十年的财富积累陆续转移,华国当然不愿意,那么m国就抢!
    而林却鹤想做的是正面较量华尔街金融巨鳄。
    一来是教训他们在中东地区对妹妹的动手,二来就是稳住他的家主竞争力,三来也是为国家打赢这场金融战出一份力。
    “林总早!”
    “林总早!”
    .......
    林却鹤点点头,在一众工作人员的招呼声中踏进房间。
    此时的房间,墙壁上挂着巨大的液晶显示屏,上面不断滚动着股票行情、汇率波动,期货价格......
    仿佛正谱写一曲经济交响乐。
    办公桌上摆放着数台高性能电脑,这里的数位金融分析师们正坐在电脑前,敲击声此起彼伏,忙碌中又带着秩序。
    “来了。”
    环手抱胸盯着液晶显示屏分析的卫苳止和唐自远听见动静同时回头,下一秒笑着招呼。
    林却鹤点头,上前和他们并排站着,盯着滚动的股票行情分析,语气波澜不惊,“我们这边准备好了,都布局差不多了。”
    唐自远闲适地把玩着大拇指的扳指,含笑自如道:“等他们一行动我们就可以开始了。”
    请君入瓮。
    “以上就是我关于黑洞白洞理论的分享,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林知熠做完双洞报告分享后,照例给大家提问时间。
    黑洞白洞不仅对宇宙学、天体物理学有深远影响,对基础物理学、量子力学等领域有重要的意义。
    台上的林知熠解答完这些学者提出的问题后,台下的约翰主席走过来,关切地询问林知熠,“林,需要先休息下吗?”
    本想摇头的林知熠却看到台下都是一众上了年纪的学者,到嘴的话又变成,“好的。”
    就在林知熠下台时,一众着名大学的负责人过来,包围着她,热情地说:“林,你好,我是斯坦福的,我想邀请你来我们学校任教......”
    这些大学几乎是闻着味就来了。
    没等林知熠摇头,另一边的某名校的校长打断对方,把他扒拉到一边,看向林知熠热情开口,“林,我们普林斯顿想让你来我们学校上课,一年只需要出现在学校一个月都行,条件随便你提。”
    “林,你愿意到我们学校来担任荣誉教授吗,只需要来作报告就行......”
    这次还是没等林知熠说话,这些人又被扒拉开。
    “你们这是干什么!”
    只见一位穿着小西服,打着领带的小老头看着这些学校的人,吹胡子瞪眼,“这里是学术交流会,你们不能浪费林宝贵的时间。”
    说着,他又转向林知熠,立刻转怒为笑。“林,我想和你交流相对论五维的事情。”
    他还没有说完,另外一些数学家又开口。
    对于这些人,林知熠很有耐心地和他们交流。
    其实她当初来这里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想邀请这些学者来清大任教。
    如果不行就兼职,或者每年来清大两趟做报告,总之想让自己的学生多接触其他学术成果。
    说话间,一位白发苍苍的干瘦老头格雷厄姆看向林知熠,赞叹中却又带着悲伤,“林,和你生活在一个时代是一种幸运,却又是一种不幸。”
    格雷厄姆能感觉到,林知熠的真正能力远比她所展现出的要强,也许在她的带领下,他们真的能在活着的时候见证到其他星际文明,是挺幸运的。
    但某种程度上又是不幸的,她仿佛如同明亮的天狼星。
    当她闪亮时,世人的目光都被其吸引住,她用独特的光辉引领着星辰。
    格雷厄姆颤颤巍巍地取下眼镜,将其贴心地放好在上衣外口袋,看向林知熠,他低声感慨。
    “我过去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来证明霍奇猜想,但你却只用了不到一个小时研究......”
    说罢,格雷厄姆叹口气,他勉强勾起嘴角,“林,我可不是在怪你,不过我想我大概是不适合数学研究了。”
    格雷厄姆打算转型了,在他76岁这年。
    “不,我这次想在大会上提出新的理论猜想,这些是我也不能解决的,我想也许你们能证明出。”林知熠出言笑着说。
    方才格雷厄姆说完这番话,林知熠看到周围的其他科学家都有些莫名的伤感。
    她虽然不能体会这种感受,但却不想看到这些与数学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学者放弃。
    即便是在科技高度发达的星际时代,未知的事物有很多,人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900年的第二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当时的希尔伯特提出了23个未来的数学问题,其中第八个就是难度最高的黎曼猜想,如今过了百年才解决。
    那么她如果将在星际时代遇到的问题摆出来,是不是某种意义上,人类在提前思考解决星际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