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苏颂的忠告
作者:土着与土猪   铁血西军:大宋杨家将后传最新章节     
    枢密院和吏部通过了杨元奇的任职,定边禁军指挥使,领两军之兵。枢密院韩忠彦要求杨元奇尽快到任,杨元奇对于和谈不甚赞同,还挂着和谈团的成员,韩忠彦顺手就把这个差使免掉。
    接到这个任职时候,杨元奇正在和李师师、张小娘一起商量城外房子的事宜,皇宫既然同意让帝姬出来,那要做的事就比大家想得要多。起码在地皮上有这个皇恩,他们能操作的事就不少。
    杨元奇道:“以前张小娘经常去那个道观,皇家收购资产过来问题不大,张小娘那个房子扩建一些也可以,不过中间那块田地,要想盘过来,杨家没这个资本,也没这个能力。这和杨家的发展并不符合。”皇宫孟皇后想要那个道观,就置于帝姬名下,为她祈福,这个宗人府都会想办法办妥。
    张小娘对于巧立名目这事有点抗拒,这不是必要的条件,只是涉及杨家,她又觉得这样也好,起码那一块更适合建设起来,李师师和陈妙常也可以住到外面去。张小娘嘟囔了一句:“你不是和陈留王甫非常熟悉,倒是可以问问他。”
    杨元奇却不是很想找到王甫,这块地胜在幽静,相对就非常偏,他实在不想因为这个欠下对方一个人情。
    李师师这时候说:“我和张小娘去趟陈留再来说吧。如果价格公道对方又舍得,左右银子的事,我去向别人举贷吧。”杨家已然确定杭州顔楼和码头事宜优先发展,这时候大家都不愿改弦易辙。
    杨元奇点头:“这事你定下来和母亲说说的。”陈氏这几天陪着陈妙常,对于开封的事宜她基本不插手。
    李师师点头。
    张小娘这时候说道:“朝廷任职已经下来,你估计就得北上。宗泽宗大人这几天没来打扰你,倒是想和你碰一面。”
    杨元奇回:“那我现在就遣人去问下他时间把。”宗泽对于《疫病》成书一事全身心投入,他比谁都忙。
    ……
    杨元奇和宗泽碰面时候只是简单聊了几句,他们得一起去见另外一位老大人,苏颂。
    宗泽说道:“这事要不是苏学士强力支持,怕是得拖个三五年。”有这个做过副相的大学士苏颂的支持,宗泽在人员和资金上才没太多掣肘。
    杨元奇回:“苏老大人对于这类事本就极其赞同,他还在这个朝堂,自然会鼎力支持。”
    两个人说着到苏府见老大人,苏颂这时候却老了不少,苏颂年龄已经七十多,本就老,但现在杨元奇却分明感觉到一种落寞,一种精气神正在抽离的无奈。
    杨元奇愕然:“老大人,这……”
    苏颂苦笑,还是这个小年轻目光如炬,说道:“小子,我自请外出了,朝堂已经同意,太后病重,未再多做挽留,是时候离开这个开封了。你们能过来一趟也好。”苏颂被外放扬州,不日任命就会过来。
    杨元奇一叹,苏颂关于新旧两党并不涉入,却是高太后最看重的一个人。事实上高太后病倒,政事正在明显向官家赵煦转移,这个身在局中的人感觉很明显。哪怕杨元奇前几天去政事堂论事,也觉得权利正在过渡,官家收放自如。苏颂作为曾经的政事堂副相,这个时候离去是最好的选择,好聚好散,要是官家想起他,拉回来就是,犯不着这么大年纪被别人赶走。这里不是说赵煦就一定不会用苏颂,而是作为苏颂而言,他现在不过一个大学士职位,有机会在这多事之秋离开更好,给别人选择的机会。
    苏颂想的不是能够回来,他这么大年纪也经不得来回折腾,他是真的想离去,属于他的时代开始落幕。
    宗泽心有戚戚道:“苏大人,《防疫》一书这一年就能定本,何不多留一些时日,没有大人后面默然支持,这部典籍没那么顺利。”
    苏颂哈哈的说:“有没有我一样的,当年我就做过这类事,朝堂没有我,一样有其他官员会明白此事的意义,他们也会给予帮助。只是我最是热心此事,我在的时候,别人倒不好多管了。”
    苏颂道:“宗泽,你性子耿直,强于做事。就这事而言你最是合适,只是未来在官场多留点心,学学你旁边这小子,滑溜的紧。”
    杨元奇回:“老大人,你对我就这个评价啊?!我是将门,最直来直去的那种。”
    苏颂笑了:“刚柔并济才能持久,能屈能伸,这个你比谁都强。”
    杨元奇怒了:“我还是想做个有原则的人。”
    苏颂摆手:“无关!”苏颂不知道杨元奇未来究竟如何,只是就将门的一些条框表现,杨家并无不妥,这不是他要担心的。
    宗泽这时候说道:“苏老大人,杨大人还是有自己的坚持。”
    苏颂叮嘱的是宗泽:“宗泽啊,他怎么样你别在意,最不担心的是他,将门只要不涉叛逆,做点什么事大家都不会另眼相看。文人士子不同,就该有自己的行事准则,不管面对什么,结局如何,该坚守的东西不能丢。这也是你的性子,千万别随波逐流丢弃了它。”
    杨元奇最得意恰恰就是这里,将门对比书香世家最大的好处,没那么多条条框框道德约束。孟皇后帝姬的事就是如此,杨家借机真去折腾点地,别人还真不会就这事多说个啥,这本来就是将门的行事做派,为皇家办事顺便拿点好处怎么了?!都不用带遮掩!所需控制的不过是度,不要把事情弄大就好。
    宗泽谢过苏颂,这毕竟是老人家对官场后进的忠告。
    ……
    ps:写到这里,高太后这一代终究得落幕,政事堂最关心的是范纯仁、苏轼、苏颂这3个人,苏颂其实最好写,他没那么多恩怨局,始终是个做事的人,也最得善终。范纯仁和苏轼却不知道如何写,特别苏轼,既符合史实又得夹杂私货。只希望大幕拉开,能把自己的一些想法都掺和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