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赵挺之与李格非
作者:土着与土猪   铁血西军:大宋杨家将后传最新章节     
    朝堂以权吏部侍郎赵挺之为使节,李格非作为副使,一起与辽朝耶律大石商讨宋夏之事。
    朝堂这个任命实际等于拒绝了辽朝对宋夏之争的斡旋,一来权吏部侍郎为正使,一个从四品的官员,上次宋夏和谈派出的是政事堂官员。二来赵挺之本身主张对外强硬,让他去谈结果可想而知。
    双方沟通交流也是如此,赵挺之的态度很明确,宋夏和议宋廷可以认,就按原和议执行,不过以当前边境线为合约执行线。这基本上就是没得谈,西夏最根本的要求就是拆掉西夏城,甚至为此西夏都准备了其他让步。
    要让西夏相信双方那纸协议能完全熄战,显然不可能。平夏城不拆掉,这会牵制西夏大半军力国力,把整个西夏拖垮。
    两方第一次会谈,结果不过是李格非和耶律南仙叙了下旧。
    ……
    赵挺之和李格非有些争执,他们熟识,很多事情上有共同点,更多事情所持观点不同。
    赵挺之称不上完全意义新党,但对旧党特别元佑朝臣非常反感。当年他作为监察御史,年轻气盛,认为旧党把持的御史台不过是党同伐异所在。他被罢外出更是如此,不过是说了一句公道话。实际,御史台的职责就是监控各级官员,党争一起本就是党同伐异之处,他要求太高了。
    李格非倒不是认为和谈中他提的要求有问题,他是认为一个赵挺之作为正使,应该提前和他通气,一个是谈的的确是宋夏战争,但宋是和辽来谈,辽为了自身利益谈西夏事,却也是来从中说合,作为宋朝使臣应表现更大的尊重。
    赵挺之对李格非这个观点是不以为然的,在他眼里,李格非也是当年参与宋夏和谈的人,他的观点显然是希望和谈成议,辽朝来人,他可能更想把事情回到当年的轨道上去。
    不得不说赵挺之这个判断有些接近事实,李格非不是认为要达到原来的合约,李格非内心还是希望宋夏平息战争。
    赵挺之和李格非的争执中,赵挺之最后做了让步,表示下次会注意,和耶律大石的交谈会以更坦承合理的语气,实际,赵挺之也达到自己的要求,他需要李格非支持他的诉求,关于边境线。李格非不能不同意,赵挺之说到了平夏城,那是西北将士死命所得,也是几十万民夫不顾生死的成果,平夏城必须是大宋的,不会拆除退走。
    赵挺之非常高兴的说:“李大人,有个事本来是家里夫人商量最好,这次既然碰上,我们又是熟识,倒想问问你,家中犬子赵明诚和你家大娘子的事,大家都无婚约,倒是可以看看。他们两个也是总角之交,虽然我家儿子没你家大娘子才气斐然,那有她那个文采也没几个啊。”
    李格非一听,寻思李清照的亲事是要谈了,也就一年多就及笄,到她这个年纪没有意向的不多。只是上次李清照回到麟州,关于亲事她就来直接求了他和王夫人,说上次在杨家,杨家夫人陈氏和她一见如故,开玩笑帮她寻个人家,这事还得到陈氏书信确认。不是说这事就管陈氏的事或者要听她的,只是要是杨家真帮忙问了,那就两头说合,这才是麻烦。
    李格非回道:“他们两个人我看着倒也适合,清照也还没人家,就是上次有朋友家说过她的事,倒不是求亲,是说帮忙问问。我回去回封函件我们两家再来商谈。”
    李格非打算回去就写封信回绝杨家的好意,信一送到这边就好谈。杨元奇真得敬谢他的人品,其实,哪怕他落定李清照的婚事,最后再修书给杨家一样可行。杨家帮忙谈也不过是先问到人再来李家说合,李家女儿嫁给谁别家都不会说什么。李格非这么想只是现在两家通家之好,这更多出于礼貌。也是出于对陈氏的敬意,虽然他和杨兴武陈三娘同辈,却年轻了十多岁,他把自己位置摆低了些,当年和杨垣紫杨元奇论交本来就有些说辞。
    ……
    耶律南仙非常恼怒,宋廷对这次和谈并不友好,宋使赵挺之态度也非常强硬,对比她上次代表西夏来,差距明显。
    耶律大石笑着对女儿道:“战场上拿不到,谈判桌上也很难拿到。你这有什么好生气。”
    耶律南仙回:“宋廷就不怕我大辽军事介入。”
    这话让耶律大石深深叹了一口气,对比他过来宋廷谈判,辽朝不如在南京道集兵一次有用。
    耶律大石的这个要求辽朝最高层并未答应,这点上他考虑也不够周全。南京道集兵不说花费,那里事实兵备松弛。也是给宋朝找到借口加强河南河北的防御状态。澶渊之盟,宋辽达成不改变边境态势,也包括兴修军事设施,这点上双方基本还是遵守,小心翼翼的。
    耶律南仙问:“那西京道呢?那里父亲做过牧守,能不能请一些州府有个动作。”
    耶律大石拍了拍自己的女儿:“你太心急,远不是时候。”
    西京道处于辽朝西夏大宋交接地方,更是当年大辽威胁西夏所在,对宋朝则是侧翼。那里集兵你说就是威胁大宋?这都很难采信,那里对上的是大宋的河东路,因为宋夏战争,那里有大宋的既时战力,远不是河南河北禁军可比。那里匆匆集兵,指不准西夏也以为辽朝要趁它病也来打秋风呢。
    耶律南仙道:“那怎么办?”
    耶律大石笑笑:“我们有多大损失?!所谓损失不过是我们自己着眼将来,所谓瞬息万变,将来如何我们现在争取,越多越好。一切在于未雨绸缪的努力,不在于某件事一定的得失。起码,这件事没成不好,但不是决定性因素。”
    耶律南仙啊的说:“那我们千里迢迢而来,就听宋使耍威风的啊。”
    耶律大石道:“我也想见识下这个南朝,再说不来怎么知道他们的想法,现在一定要沉住气。不能着急。我给你说这些也是要你淡定。”
    耶律南仙谢过父亲教诲,她的确太想成事,当她有过当西夏皇后的想法,那这种心态就难以抑制,那始终是一个国家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