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大明皇家海军,边境军队,以及新增地域省份的建设恢复,还有对海外领域的掌控,都需要大把的银子。
毕竟大明这些年新增的省份,大都因为战乱需要重建,能提供最多的,还是矿物银子。
可是银子又不能盖房子,不能吃用,无形之中,大明的还是增加了大明的负担。
要不是有着诸南行省三熟之地,只怕大明早就无法维持这些地方的建设发展了。
而藩王们在当初大明成立东征计划之初,老朱便从当时的东征份额之中,为各位藩王提前准备好了份子。
再加上后来老朱杀掉了不少的大臣,份额也是被老朱赏赐给了一众藩王。
现在每年各地的藩王,光是每年都要从日出行省东征认购份额之中获得分红,小到十几万两,大到几十万两不等。
而且每年还从朝廷领取俸禄,粮食,可谓旱涝保丰收。
不止如此,不少藩王以王府组建了大型的或者联合商会。
在大明境内乃至周边进行资本垄断,
多年过去,大明虽然富强了。
但是财富更多的还是集中在大明藩王勋贵之手,而百姓的生活,却并没有见到多少好转。
反倒是时不时有暴乱发生。
尤其是在那些新征服的省份里,那些商人远比大明镇压的军队还要狠。
为了利益和银子,肆意榨取当地百姓的血汗。
尤其是一些采矿之类的危险却又盈利巨大的行业,更是几乎全年无休地压榨着当地民众劳作。
老朱在位之时,对于这些地方一直实行高压政策。
稍有反动,无论缘由,直接镇压。
凭着铁血镇压,也是镇住了不少的人。
不过朱雄英上台之后,
他的思想理念更偏重于天下大同。
有意将所有新征服地区的人民,同化于大明之中。
因此在登基之后,实行了不少仁政。
对于不少地方的反叛百姓,除了头领之外,该赦免的也是予以赦免帮扶。
可是如此一来,国库中的银子越来越不经花。
今日朝堂之上,户部尚书为他略微一算。
但是去年一年,
大明国库因登基、海陆三军、各地平叛、天灾赈济等支出,竟是达到了骇人的近一万万三千多万两白银。
与国库预存算下来,入不敷出不说,还要有着静银三百多万两的财政赤字。
要不是有着老朱在自洪武八年之后,打下的坚实底子,国库存银丰厚。
只怕就这么一个赤字,就会让朝局不稳。
但这样的赤字,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还是太过危险。
若不及时改善,坐吃山空之下,
国家很快就会到达举步维艰的地步。
再加上当前时局,朝中削藩之议鼎沸。
朱雄英心中已经暗下了不少的心思。
不过毕竟太上皇还在,
虽然暂时不在应天。
但他也准备请教一下老朱,
关于此事究竟该如何去做?
大明又将何去何从?
躺在龙榻上的朱雄英,辗转反侧,久久无法入眠。
……
数万里外的英格兰王城里。
老朱与徐达两人相坐在偏殿里,
围坐在一幅世界地图面前,交流了一下午。
直到玉儿带着马皇后的命令,前来请两人去用饭。
老朱依旧是一副意犹未尽的模样。
先是从马皇后口中得知了一些信息,如今在与徐达详谈。
了解了杨鸣的种种打算之后,老朱便是越发觉得杨鸣的心志高远。
再想起当年之事来,若是自己能够信任杨鸣。
恐怕如今见到的这些让他直流口水的战舰大炮,就该属于大明。
而盛产矿物的黑州都该是大明的了吧?
老朱一边起身一遍感慨地看着徐达问道,
“天德,你说,当年要是咱……”
“现在大明会不会更好呢?”
徐达明白老朱的意思,想了想宽慰道,
“上皇无需如今,毕竟大明与杨鸣这小子的地盘儿不一样。”
老朱闻言微微一怔,旋即重重叹息了一声。
徐达虽未说明,但是他话里的意思,他又怎会不知道?
大明传承汉家天下,帝王与士绅统治万民。
虽然大明号称与百姓共天下,但实际上掌握着大明大部分资源的,还是各地的士绅豪族。
这一点,哪怕是如今在经历了洪武十五年,江南血案之后的如今,依然是的。
而杨鸣在这里,除了给他自己制定了无上的神权统治外,对待治下的贵族平民一视同仁。
以法治天下,真正做到了天子犯法与民同罪。
一路上,老朱也了解过杨鸣的治理手段,
在杨鸣到达欧洲后,这里不少不顺从杨鸣统治,或者作恶多端的国家的国王,
就是被他们的子民送上了断头台。
可以说,杨鸣神权延展到基层民众,用的就是诸多国家国王贵族的鲜血来达成的。
而大明,只有皇权,若采用了杨鸣这一套,
莫说以前,只怕就是现在,也立即就会天下大乱,
使得无数野心家骤起,战火不断。
说白了,这不是技术与能力的差距。
而是两种不同统治制度的碰撞与不同。
纵然是当初老朱与杨鸣坦诚以待,万分信任。
在大明的环境下,杨鸣想要施展一番作为,
也是没有任何可能得。
轻轻叹息了一声,老朱转头对徐达道,
“好了,不说这些,咱妹子说是晚上好了,咱们先过去吃饭!”
徐达笑着点头。
就在这时,杨鸣走进店里,手里拿着一份密报上前。
“岳父,有你的信到了,要不要先看看?”
老朱不解的看着杨明手里的密报问道,
“咱的信?咱才到大明,谁给咱写信了?”
“难道是咱们得行踪泄露了?”
说着,还不解地看着徐达。
徐达也是皱眉道,
“是啊!当初大头沿途护送,上皇的行程都是严格保密的,随行之人也无人下船,行踪怎么可能泄露呢?”
说罢,徐达不解地看着杨鸣。
而老朱也是狐疑地看着他。
杨鸣笑着摇了摇头。
“两位岳父无需多想,小婿的人还是能靠得住几分的。”
“这封信,乃是雄英给岳父大人的回信。”
“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