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郑玄出仕
作者:邙山之北   三国:征战汉末最新章节     
    王弋的格局让郑玄感到震惊,但王弋的决定却让郑玄觉得愚蠢无比。
    像郑玄这种等级的人很清楚,思想的大一统才是统治者需要的,王弋这么做无疑是在玩火自焚,殃及的很有可能是整个天下,很多士人都会站起来反抗他。
    王弋其实比郑玄更清楚里面的门道,后世的无数经验告诉他,只有继续曲解儒学思想,加深“君君、臣臣……”那套理论才是维护独裁统治的最佳方法。
    可是王弋没有选择,摆在他面前的不是如何加强自己的统治,而是如何对抗人类生理上最基本的欲望!
    这种欲望说出来非常简单,那就是懒惰、惰性。
    王弋见郑玄惊得有些不知所措,便解释道:“康成公,你可知如今邺城有多少酒肆?多少茶馆?多少青楼?多少勾栏?多少赌坊?多少狗场?平日里世家的公子小姐们去何处游玩儿?都玩儿些什么?你是经学大家,可你知道如今年轻人中流传的是哪些风格的诗句?又有什么样的文章受到吹捧?话本的内容是什么走向?
    这些你都不知道,但是这些我都知道……
    我执掌幽冀也有六七年了,头两年话本流传的都是子龙那样英武的猛将,后来是我这样的人主和郭嘉那样的谋士,最近一两年风花雪月开始受到吹捧,文章不求学识如何,辞藻必须极尽华丽。
    曾经我好白色狐裘,那时在高显白色狐裘都千金难求;
    后来我好白瓷,不瞒康成公,白瓷便是内人在经营,单单这一项便够我府邸所有开销。
    如今我都不敢喜欢些什么。
    东观的书籍是康城供在管,你应该最清楚不过。
    我喜欢兵法却没人愿意去阅读;
    我喜欢战将却没人愿意将自己变得五大三粗;
    我喜欢天文星象他们却只愿意修行道术来糊弄我;
    我喜欢格物之理学子却觉得那是低贱的学问!
    学问也有高贵低贱之分吗?
    怎么?
    山川看不起河流?
    群星看不起大地?
    文人高贵在何处?武将只能泯于尘埃?
    哼!
    乱世当然都愿意当武将,因为封妻荫子足够迅速。可到了和平之世,文臣才是为官的道路啊……
    康成公,现在我只有河北。
    等我有了天下,河北会糜烂成什么样子?
    我敢有喜好吗?
    我敢。
    但是我能有喜好吗?
    我不能!
    我出身寒微,“君子六艺”礼,《周礼》、《礼记》我烂熟于胸;乐,笛箫我也算纯熟;驭,我可轻松驾驭驷马之车;数,整个河北没有比我更强之人;书,我师乃是卢师,经学自不必多说;射,我练成了杀人之箭,天下前十!
    我不求他们和我一样,你去古今学堂看看,能拉出来几个六艺俱全的?你再看看我的臣子们,他们的身手如何?
    他们是前辈我就不说了,我只拿出三个同辈之人:周公瑾、诸葛孔明、司马仲达,他们才多大?他们的六艺学没学全?
    大汉都还没断气,学子们就开始享受了?现在可是乱世!
    康成公,你是教育大家,你来告诉我,你的弟子是不是这样?
    若我没记错,康成公的武艺也相当不错吧?”
    王弋说的这些和郑玄一点儿关系也没有,郑玄的弟子都是和王弋同辈的,而且六艺俱全。
    这些弟子没有出仕完全是因为郑玄觉得时机还没到,这些弟子的道德水准还没达到郑玄的要求。
    也正是因为郑玄的道德水准比较高,王弋越说,郑玄的脸色才会越青。
    古今学堂这哪是教育啊,完全就是在误人子弟!
    郑玄不明白这世道怎么变成这样了,求学难道不是一件神圣的事情吗?为什么短短两年人的精神就可以腐化成这个样子?
    其实王弋这算是道德绑架,抛开他自身这个bug不谈,他举出来的那三个人都是什么人?可以说这三位聚集了当今天下所有的精华,未来注定是震古烁今的存在。
    可郑玄哪知道这些?他现在除了自责也只剩下自责了。
    郑玄觉得他没能辅佐好师兄的弟子,有些对不住师兄当年的付出,甚至认为自己罪孽深重。
    沉默了良久,郑玄终于开口问道:“主公,我能做些什么?”
    呼……
    王弋在心中长长舒了一口气,嘚嘚了这么久,郑玄这个老家伙终于愿意出来干活了。
    王弋立即向郑玄阐述了自己建立太学院的想法,并且邀请郑玄成为院长。
    王弋也没有为难郑玄,解释说院长就是主持大局,制定教育方针,决定他教育经费拨款的方向。
    听到这里郑玄一愣,疑惑的问:“主公,太学院为何需要拨款?你为几位出任老师的人任命个官职,发些俸禄就好……”
    “几位?不不不……康成公,可不止是几位!”王弋的神色十分诡异,嘴角勾起,开始详解太学院的真正构成,“儒学、道学、法学、兵学、农学、杂学、医学、算学……”
    “不可!”郑玄立即打断王弋,毫不客气的否定,“主公不可如此,百家争鸣,思想必定混乱,于统御大为不利!主公愿意尊崇法家便尊崇法家,愿意尊崇儒家便尊崇儒家,切不可再现春秋之境况!”
    “可以的……”
    “不可以!”
    “真的可以的……”
    “绝对不可以!”
    “可以,康成公且听我说。”王弋安抚住激动的郑玄,将自己的想法缓缓道来,“康成公,如今距离百家争鸣不过四百余年,很多东西还都存在。若继续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很多东西就要失传了……”
    “失传便失传!有些不需要的东西,不要也罢。”郑玄这话只能说给王弋听,但凡换个人听到都能当场将郑玄活活打死。
    王弋却和郑玄辨起了经学:“康成公,我等需要儒家的思想是什么?忠君爱国!可是百家的思想中都有忠君爱国,这并不冲突。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无非是思想的冲击会导致国家混乱,可是这种混乱真的没意义吗?
    天下不可能存在万世的皇朝,兴衰更迭是必然之势,符合自然规律,我等无法改变。
    我没有办法保证自己的后代是否贤名,甚至都无法保证自己未来会不会昏聩。
    若是我的后代当真不堪一用,那我创建的这个王朝存在只会给世间带来痛苦。
    既然如此,灭亡也罢!
    康成公,我不在乎士人学子们有什么思想,我只在意他们有没有忠君爱国的意识。
    若他们都有这种意识,且朝堂足够贤明,那么百花齐放的思想只会让这个国度越来越强大。
    我从不追求思想的一统,我追求的是汉族不灭,民族融合!
    康成公应该知道,我杀了很多胡人,未来应该还会杀更多。
    但杀死他们不是我的本意,磨灭了他们骨子里的骄傲,让他们臣服于我们,愿意融入我们才是我的目的。
    我允许他们保留自己民族的名号,代价就是他们不能成为汉族的附庸,必须成为汉族的一份子才行。
    这便是我的志向。
    天下一统只是个开始,万国臣服也不是最终。
    国度的统一、民族的融合、文化的交互只是手段,只有在统御之内皆为汉民的时候,我们的国度才会无论如何更迭朝代,文明都能传承下去!”
    这是王弋第一次如此深层次的谈及自己的理想,哪怕将近古稀的郑玄也听得热血沸腾。
    郑玄很清楚王弋这是诡辩,和经学没有任何瓜葛,只是在为他描绘一副宏伟的蓝图。
    但是这并不妨碍郑玄大受震撼,不妨碍他想要为之拼搏,不妨碍他为之拜服。
    延续文明……
    这种事情摆在任何一个读书人面前都是无法抗拒的诱惑,郑玄敢肯定,只要说出去,天下人才都会趋之若鹜,不远万里前来为王弋效力。
    可惜这种事情不能说……
    郑玄感觉非常遗憾,因为他知道,一旦说出去,绝对有些自命不凡的人会嗤之以鼻,会嘲讽贬斥。
    王弋身边绝对不能有这样的苍蝇,他还没有做到,他还只是个诸侯,还不是君临天下的皇帝,不能给所有人带来希望。
    不过郑玄真的很难压抑住心中那呼之欲出的豪迈,立即从王弋案前拿过纸笔,认认真真将两人的对话一字不差的记录了下来。
    郑玄发誓,这篇问对哪怕不会出现在史册中,也要出现在王弋的《起居注》里。
    不能只有他们两人知道,绝对不能!
    王弋没有打断郑玄,只是等他忙完后才和他继续讨论起太学院的事。
    有了郑玄无条件的支持,太学院设立起来会方便很多,王弋极为大胆的设计了很多学院。
    天文地理、医卜星象、车船制造、经学算学等等……
    王弋准备从辽队选拔一些优秀的理科人才过来任教,黄承彦就会是其中之一。
    不过在兵法军阵上王弋却很是犹豫,他不是没考虑过设立军事学院。
    但是一来经费真的有些扛不住了,前面的那些学院都只能逐年递增,慢慢建设。
    二来则是该如何让士兵变成百姓不害怕的样子,怎么才能让百姓愿意当兵。
    要知道现在王弋麾下唯二遵守军纪的部队只有驻扎在兖州的幽州老兵和建制残缺的青州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