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吴县令的难题2
作者:清茶淡语   老祖宗她不好惹最新章节     
    这绝对不是他能承受的后果 ,也是知州大人不愿意见到的局面。
    所以他已经顾不上什么官商勾结的闲言碎语了,亲自带着本县的茶商协会会长前往郓城寻找解决办法。
    也许是老天爷于心不忍,让到达郓城的第一天就遇到了乔欣!
    要知道乔欣平日里行踪不定,跟其他老封君窝在一个地方安心养老的情况不同,乔欣喜欢往返各个地方 ,巡查不同的产业,一路上游山玩水,顺便把事办了,钱也赚了,铺子里的蛀虫也挖了。
    就她这番做派,导致乔家铺子里的掌柜的各个极为敬业,生怕哪个不好,就被突然出现的老夫人给捋了下去。
    在乔家当管事,待遇不是一般的优厚,有一定的经营自主权不说, 小房子住着,高薪拿着,年底还有丰厚的分红。若是这样还不尽职,把手伸到不该伸的地方,那就真的不能怨恨东家赶人了。
    吴县令一边庆幸自己遇到乔欣,一边嘴巴利索的把自己遇到的问题跟乔欣讲述了一遍。
    大老爷们的,说到最后,眼泪都快出来了!
    他是真的着急呀,那么多张嘴等着吃饭呢!这个问题若是不解决,下半年会有多少人家里断炊了。
    安化县本就是多田地少,丘陵多。土壤偏红色,这样的土地种粮食不咋行,可拿来种茶叶,那就在合适不过了。
    自秦人取蜀之后,就开始种茶,采茶。往后几百年的时间里种茶,采茶成了安华县老百姓主要的谋生手段。
    安华茶一直以来都是以大叶,发酵压制成团为主
    只因茶叶肥大,成品外观多黑褐色,一直进入不了中原贵族的饮食圈子。可它又耐贮存,解油腻,营养成分丰富,含有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氨基酸、茶多糖等物质,可以很好补充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及膳食纤维。恰恰弥补了便民那种常吃牛羊肉,少吃蔬果的饮食不足所在。
    作为边茶销往安南,北部大漠和吐蕃等地区,往往供不应求,极为珍贵。内地的茶商翻山越岭一旦带过去,就会销售一空。
    来回一趟,获利颇丰。内地,边境无数的大小大家族在这兵荒马乱的年岁都参与了一脚。
    本朝立国以来,为了筹备征南大军的粮草,也是为了更好的控制少数民族,强化对他们的统治,朝廷实施以茶治边的政策。
    在西南重要的城市 设置了茶盐司 。以前还只是收收税。 交换边军需要的 的马匹 ,药材,牛羊和粮食等等缺少的货品。
    拿下西蜀之后,朝廷尝到了甜头,看出里面的巨大利润和作用,更是制定了“边境茶马法”。
    开通专场的卖马场和卖茶场,不再允许本朝茶商私自到边境贩卖茶叶,更不允许将茶籽,茶苗带到边境。
    一旦发现,不仅茶商会被处死,全家充军三千里,就连失察 的官员也会被治罪。
    茶马古道的繁荣的开始崭露头角。
    往年朝廷,商贾,百姓三方的维持着微妙的平衡。
    可惜今年出现了例外,安华县茶叶协会会长收上来的茶叶,但凡集中在本县制作的,陈放一年以上的茶团,无一例外的出现了霉变。
    这可不是一斤两斤,是上万斤的茶叶 都出了问题,就是活剐了他,他也赔不起这起损失。
    上面的茶税尚未交,下面茶农的部分工钱还未给全 。一旦出了纰漏,这前前后后影响多少人的生计。
    他实在是走投无路了,不得不求助宋县令帮忙。
    好在宋县令并未落井下石,而是积极地帮其奔走,唯一的要求居然是千万别克扣茶农的工钱。
    想起宋县令刚上任时,自己还因为听信谗言给其暗中使过绊子,不由的老脸一红。
    经此一遭,不管成与不成,他都宋县令马首是瞻。
    宋县令答应帮忙还真不是有多大度,可作为本县的父母官,出 了这么大的事 ,他可以看着茶商倾家荡产 ,可却不能不顾成千上万个茶农的死活。
    一旦安华茶的声誉完蛋了, 接下来可是彻底绝了本地人的生计。茶这东西,卖的就是那个名声,品种好坏还在其次。
    没看乔欣那个时代,某顿那种国人日常煮茶叶蛋都嫌弃的下角料,被老外打碎了包装一下,摇身一变就成了国际知名品牌的茶包,年销售上亿包。
    足见一个好的品牌所带来的经济价值。名茶想维护声誉不容易, 可想坏了口碑还不简单?
    一次简单的质量问题,就足以毁了当地人多年的心血。
    他这个县令可以不当了,可若是在自己任职期间,毁了安华边茶的名誉,饿死那么多人, 他有何颜面回去见家乡父老呀,就是死了也没脸面对列祖列宗的。
    乔欣听完事情的始末,虽然心里有了猜测,但也没有急于下定论,
    “可带有样品, 拿来我瞧瞧!”
    “有,有,有!”
    孟会长赶紧找小厮回他们暂住的庭院去拿样品。两地各得不远。
    乔欣本以为看到的是一团团茶饼, 没想到小厮直接拉来了一头骡子。
    骡子的背上各背着两个花格篾篓,里面的东西 用棕片、蓼叶包裹的十分严密。
    孟会长见乔欣站在那儿,只看着不说话,以为对方嫌弃他们的包装,不由的尴尬。他们也想用时下流行的瓷瓶和油纸包装。 可当地穷,根本买不起呀!
    大活人总不能被尿憋死,大家只能开动脑筋,就地取材。
    他们安华人不仅善于制茶,平日里也狩猎捕鱼。大伙就是从捕鱼工具花格篾篓中得到启发。
    为了在运茶途中防雨防晒而且茶叶不外漏,大家利用安华 山里资源———棕片、蓼叶作为里衬;从山里娃放牛时为防牛在沿途不啃吃农作物用的篾笼套嘴,作为茶篾篓收口套帽。
    为了每个篾篓装得更多的茶叶,茶农们又了将干茶蒸软灌装,滚绞棒压成型。
    才得了如今这副模样。
    不好看,但是特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