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要钱来了
作者:平安的平平   赵氏发家记最新章节     
    喜乐安康四字常出现在春联里,大家伙就算不认识,听旁边的人一说,也鼓起掌来。
    又有一个汉子,在地上翻了几下,最后利落的站直身子,双手一划。
    左右两边分别是,万事如意,心想事成。
    这还只是小年,到了过年的花样估计更多。
    蓉宝和嘉宝用力拍手,等闹过一场,也丢了几个钱。
    场上小女孩看着只比蓉宝嘉宝大两岁,就已经踢花毽、蹬坛子样样都会,大冬天的衣裳单薄,手背看着十分纤细苍白,杨氏一个当娘看一眼就觉得心软,又从身上拿了十几文丢进去。
    讨生活的,谁都不容易。
    旁边还有耍猴,空手变物的,蓉宝嘉宝看的尽兴而归。
    中午在老屋吃的饭,大福媳妇晚上才炖了那一只老母鸡,吃饱喝足摊在软榻上,蓉宝就忍不住想赵六郎,“爹,六哥什么时候回家啊?”
    赵老四把她挤成一小坨,自己躺了上去,“这我哪知道。”
    “五哥又不回来过年吗?舅舅呢?大表哥二表哥三表哥呢?”
    “哪有这么多话,京城远的很,一来一回好几个月,自然没时间回来,不过你舅舅写了信。”
    蓉宝艰难翻身,“我要看。”
    赵老四吩咐坐在小凳子上的嘉宝,“嘉宝,柜子里面有一个大盒子,里面有你六哥和你舅舅的信。”
    嘉宝慢吞吞把手里的松子吃完,才去把盒子捧过来,蓉宝没法起身,只得在赵老四身后费力伸出一只小手,“嘉宝,我要看。”
    嘉宝站在她旁边,质疑道:“你看的到?”
    连脑袋都伸不出来,只能是把眼珠子抠出来看,蓉宝生气的推了推赵老四,“爹,你快把我压扁了。”
    “扁了还能说话啊?你够厉害的。”
    “起……开……”她伸手推赵老四,费力的挤出话,“爹,你走开。”
    赵老四硬要挤着她,直到蓉宝真的发飙了,才高抬贵臀,“傻闺女,急啥啊。”
    蓉宝冷哼一声,拉着嘉宝坐在对面,两人盘着腿读信,杨文礼除了问家里的情况,就是说赵五郎几人的学业,其中还提到了赵六郎,说让杨氏别过多拘束他,最后还问到了蓉宝嘉宝。
    两人开心的不得了,又继续往下看,赵五郎的书信已经给赵老三了,但杨章成三兄弟的书信全在一起,章成年纪最大,也最沉稳,开头跟家里长辈问好,又说了自己的近况,最后说鸭梨树种,要明春才能到。
    杨章和也差不多,说话一眼一板,好像从信里就能看出拔高沉稳的少年,至于杨章义,那可就多了,洋洋洒洒足足五张纸,从学堂先生写到市井小吃,还问蓉宝,家里有没有什么有趣的事?有没有下大雪?老杨头有没有钓鱼?打了年糕没?
    刚开始盘腿坐着看,最后两人嫌累,就趴着看。
    京城里面六十七万人,更别说外边的村落小镇,要是挤在一起,估计有百来万人。
    天子脚下,年节如景。
    端午、中秋、过年繁华热闹的很,外城没有宵禁,就算卯时都有卖吃食的小摊贩,游船画舫随处可见,还有蓝眼睛黄头发的外邦人。
    蓉宝嘉宝看的津津有味,话本里面的吃食美景都是经过修辞的,辞藻堆砌、镶金嵌玉。好彰显学问高深,文采不俗,初读惊艳,但多看两眼就觉得无味。
    反而是杨章义一封小小的家书,平铺直叙,更能引人入胜。
    ……
    小年刚过,村里好似就有一种风雨欲来的趋势。
    钱老大吃了两碗麦粥就去村里敲锣。
    刚钻出被窝的众人心里纳闷,这大过年的村长把大家伙聚起来干啥。
    不过想归想,妇人还是掀开了自家男人的被窝,催他去看看。
    王二埋怨个不停,“大冷天的,好不容易歇两天,啥事这么急。”
    王二媳妇帮他整理衣裳,“嘴里嘀咕着啥呢,去看一眼不就晓得了吗?”
    老杨头在村里不太爱摆架子,村里人看到他基本都是“杨叔”、“老杨头”的叫,还能说几句玩笑话。
    “杨叔,啥事啊?请我们大家伙拜年啊。”
    老杨头瞥了他一眼,难看的面色稍霁,“要不要大年初一给你磕一个?”
    王在尬笑两声,“哎呦,这说的,该是我来给你磕才对。”
    老杨头没跟他耍嘴皮子,等人稀稀拉拉来的差不多了,就沉声道:“澄州那边前些日子发大水了。”
    一听到最后几个字,众人瞬间清醒,“咱这边有没有事啊?”
    “澄州是哪啊?”
    “大过年发大水,明年日子也不好过。”
    “上个月那么大的雨,没落咱们这里就好。”
    钱老大沉声问道:“杨叔,是衙门又有啥事吗?”
    这才是大家伙最关心的问题,会不会影响到自己。
    “衙门贴了告示,年前加收人丁税和年田税,大人一百二十文一个人头,娃娃三十文,家里没钱的可以用粮食抵。”
    村里人就像被掐住脖子的鸡,腿都软了起来,眉眼间不见任何喜气,只有绝望和愁苦。
    钱老大抖着声音再问,“那年田税是啥?”
    “一亩永业田一百文钱。”
    这可要了老命了,就连钱老大也呐呐的说不出话,他家里八十多亩永业田,一交就是八两银子,虽不至于倾家荡产,但伤筋动骨是肯定的。
    雪下的寂寥,村子格外安静,不知是谁先呜咽出声,随即就是沉痛悲苦的哭嚎。
    十月拿出钱代役的几户人家悔的肠子都青了,男人铁青着脸,绷着身子坐在屋里想法子凑钱,媳妇儿媳哭成一团。
    小孩看奶奶和娘哭的伤心,也跟着扁了嘴巴。
    什么叫祸不单行,这就是。
    夏役熬过来了,又是冬役,如今冬役一过,还要加税。
    南阳府这一带还好,靠近澄州那边的富庶之地,除了人口税和年田税,还有桑税、林税……反正是想尽法子要钱。
    有钱人家吃糠野菜也能熬到明年夏收,一些穷人家走投无路只得卖田卖子。
    一场大水,把澄州打的七零八落,民不聊生,如今这场祸蔓延开来。
    这个年,不好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