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裴七夜的分析,女帝的震惊
作者:言外有意   女帝宠臣?不,我乃国家柱石最新章节     
    “东厂是什么?”
    李长歌闻言,顿时来了兴趣。
    “东厂就是由太监组成的监察机构……”
    裴七夜想了想,接着道:“当然东厂并非真正跟内阁同等的机构,它只是司礼监的基础,所谓司礼监可设秉笔和掌忍太监……”
    作为一个黑心网红,想忽悠人,自然得有点知识储备。
    裴七夜倒没少看有关历史方面的书籍,对司礼监制度还算了解。
    现在娓娓道来,听得李长歌双眼越来越亮。
    “这个机构好啊!如此一来,内阁就再也不能私自票拟旨意了!”
    听完裴七夜的述说,李长歌一拍案几,兴奋的说道。
    所谓“票拟”,就是内阁下达的命令。
    以如今大周的行政结构,内阁出的拟票,比李长歌这个女帝的圣旨还好使。
    如果,给内阁加了一层监督枷锁,内阁的权限将受到极大限制。
    到时,圣旨的作用将超过内阁。
    “可想要建立司礼监和东厂,需要大笔的银钱,朕该从哪出这笔银子呢?”
    兴奋过后,李长歌又为难起来。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做什么都需要钱。
    筹办司礼监和东厂这么大的势力,没钱怎么成。
    “这好办啊!”
    裴七夜不慌不忙笑道:“让东厂自负盈亏,朝中的贪官污吏数不胜数,陛下可先将机构框架搭起来,然后让东厂去抄家,不就有钱了嘛!”
    “啊?”
    李长歌闻言有些怔愣:“如此一来,朝臣还不得发疯。”
    “发疯好啊!反正又不是对你疯,他们只会怨恨东厂和司礼监。”
    “陛下你成立这两个机构的目的,不就是吸引文官火力吗?”
    裴七夜摊摊手,一副无辜的表情说道。
    “这,好像也是。”
    李长歌点点头,而后又皱起眉:“不过抄没犯官的银子并非长久之计,而且东厂权限上跟悬镜司也有所冲突。”
    贪官虽多,但总有抄完的时候。
    况且,也不能将文官全砍了,否则谁还为朝堂干活了?
    此外,东厂的出现,无疑抢夺了悬镜司南堂权力。
    这岂不是会让裴七夜处境很尴尬。
    “陛下,这就更好解决了,只要将东厂建立起来,你可以趁机将盐铁糖等重要战略物资纳入手中。”
    “再派遣得力之人,去收取这些物资的交易税,当成东厂的开销。”
    “至于臣的职务无关紧要,到时悬镜司南堂可并入东厂,臣老实做明威将军挺好。”
    裴七夜马上建议道。
    “不成,盐铁糖等属于战略物资,且占了国库税收的十分之一,户部和兵部不会放权的。”
    李长歌闻言,立即摇头。
    虽然很感动,裴七夜愿意舍弃权力,但这个方法还是不靠谱。
    以文官的尿性,一旦收了盐铁糖的赋税,他们肯定会集体死谏。
    李长歌还是比较顾忌名声,怕被指责成昏君暴君。
    因此,她立即否决了裴七夜的提议。
    “那就先从商税入手,让东厂去收增值税。”
    裴七夜想了想,觉得一开始就打高端局,内阁确实可能拼命,不如先从商税入手。
    为筹办工厂,他查了大周商税方面的律法。
    发现,大周的商税特别低。
    有这样的税收政策,主要的原因出自大周重农仰商国策。
    由于想把官僚集团绑在土地上面,因此在太祖开国后,就积极打压商户。
    这种政策,对刚建立王朝的大周适用。
    但,对现在的大周就比较落后了!
    穷困老百姓才能交几个税钱,远远不如商人交税多。
    只有薅商人的羊毛,才能获得更充裕的钱财。
    “加收商税,这岂不是要给商人更高的地位?”
    李长歌闻言,顿时皱起秀眉:“如此一来,可就违背了祖训,我怕文官们不会答应。”
    “他们会答应的,只要陛下一开始,向要他们索要其他税务权。”
    “他们不想交,就得同意从商人入手,这样才不会动了现有利益。”
    “这就叫漫天要价,落地还钱。”
    “至于给商人高的地位,这更没什么问题,以大周如今糜烂的官场,还不如扶持新的利益团体,来打破旧势力……”
    “呃……陛下,你这是没听懂?”
    裴七夜滔滔不绝解释时,见李长歌露出清澈而愚蠢的表情,顿时反应过来。
    对方这是啥也没听懂。
    “胡说,朕懂!”
    李长歌十分倔强的反驳道。
    裴七夜见她这副表情,顿时笑了!
    “陛下,你年纪还小,有不懂的事情很正常,不用强装着什么都明白。”
    “圣人有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不懂,臣可以给你解释……”
    裴七夜跟女帝单独相处时,总是放的很开。
    这源于他的灵魂中,没有什么阶级观念。
    生在人人平等的年代,他不会因为对方是皇帝就放低身段。
    因此,现在他就像个老师般,解释起来……
    “前朝软弱无能,对外军事上屡屡受挫,甚至要靠缴纳保护费,才能避免挨打。”
    “归根结底,原因就出在前朝过于轻农重商,导致手工业和航海贸易十分发达。”
    “以至于,前朝既得利益集团,也就是官僚和功勋们,对土地没有割舍不下的感情。”
    “因此,外族打过来,他们就会退让,毕竟没碰他们的利益,什么都好说。”
    “想必,大周太祖皇帝正是看到这一点,才会将这些人的财富锁死在土地上。”
    “综上所述,才有了大周重农抑商的基本国策。”
    裴七夜穿越过来没几天,自然不可能熟读整个世界历史。
    至于前身,更加没有条件看什么历史。
    能了解这么清楚,还多亏他翻看悬镜司留存的简史,发现这个世界的历史,跟华夏重合度很高。
    只不过,有宋以后,缺少了元政权,直接过渡到大周。
    关键,大周各项制度跟明朝很像。
    所以,他现在才能侃侃而谈。
    听到裴七夜这一番高论,李长歌睁大眼睛。
    此时,她才真的信了国师之言,裴七夜当真是非常人也!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就算是金字塔顶层的皇帝,从小跟随名师学习,也不一定有这份见识。
    可,裴七夜只不过是个军户,却能一针见血分析出前朝弊端,以及本朝太祖想法。
    这份智慧,堪称逆天!
    “按你的说法,如果现在咱们重新给商人机会,我大周岂非又跟前朝一样,面对外族将变得软弱无比。”
    佩服归佩服,李长歌还没忘正事,立即提出裴七夜建议中的不足。
    “不会!”
    裴七夜摇头笑道:“只要咱们培养职业化军人,并将军人的利益绑定到土地上,再制定完善的法律平衡各方势力关系,一切就都在陛下掌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