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萧钦言,一半贤明一半狡诈,早已经被杨昭彻彻底底降服,端坐在厅堂之中,默不作声。
这些大佬们的这次来访意图十分明显。
他们来这儿,直指杨昭。
萧钦言绝不相信,杨昭那种骨子里都带着霸道的性格,会对这群倚老卖老的人有所容忍。
果然不出所料。
当那些所谓的文人雅士们的争吵声音越发激烈的时候。
杨昭和赵师容这对夫妻,像寻常恩爱伴侣般携手相伴,步入了大厅中央。
杨昭甫一踏入大厅,一股浩瀚雄浑的气息犹如山海般压在了那些文臣贤相的头顶。
刹那间,整个大厅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片刻之后,赵师容和杨昭并肩坐在首席位置,他们的目光如同尖刀一般,逐一扫过这些文人贤相的脸庞。
此刻的杨昭,发动了他的光明普照秘术,元神幻化为大日金乌。
当接触到杨昭目光的那一刹那,那些所谓的文臣贤相,藏匿于角落的阴暗心思全都暴露无遗。
这是一种心灵层面上的压迫,无法凭借任何力量予以抵抗,只有内心足够坚韧、纯净、光明的人,才能毫无畏惧地与杨昭对视。
不论是范仲淹还是王安石,这些名臣贤相虽各自有着赫赫功绩和不凡才干,但他们也都有着自己的小心思。
对此,杨昭并不在意,但他绝不会允许这些人贪图功劳、僭越职权、无视尊卑。
直到大家都安静下来后,杨昭的目光迅速锁定在人群中一位面相忠厚刚毅之人身上,说道:“司马君实,我和师容百步之外就听到你在这里大声喧哗,要治我夫妻二人的罪?”
司马光这个人,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为人谦恭、节俭、温和善良,满身的优点。
然而,他同时也是典型的士大夫保守思想的代表人物。
这样的人,要求每个人做事都要遵循法规,言谈举止都必须符合礼教规范。
而这些行为准则和礼教规范,则是由世代相传的士大夫阶层制定的。
在神宗时期,司马光因与王安石之间的意气之争和权力争斗,置国家大事和军事于不顾,甚至将士兵们用生命换来的土地无偿赠予西夏。
正因为如此,在神宗之后,司马光被罢官免职,沦落为隐居之士。
此次赵师容高举太祖一脉的大旗进入朝廷,化身顶天立地的白玉柱,与朝中的梁师成、蔡京等人对抗。
司马光在赵师容身上看到了东山再起的希望,因此投靠赵师容。
但在过去的三天里,杨昭从赵师容那里了解到,他对司马光这个跳来跳去的老夫子已经烦透了。
于是,在重新开放帝姬府大门之后,杨昭便选择司马光作为突破口,以此向眼前的这群老头子们展示一下何谓杀鸡儆猴。
面对杨昭的质询,司马光的嘴巴几次张合,却根本不知该如何回答。
在杨昭那光明心神的照耀之下,司马光那些为士大夫阶级鼓吹的思想,就像阴沟里的臭虫一样,既见不得人,也见不得光。
文章写得再好,口齿说得再伶俐,这种骨子里的龌龊思想终究难以掩盖。
尤其是在杨昭这样的心灵力量照射下,司马光深知,一旦开口说话,就必须坦诚,半点虚假都无法掺杂。
看着司马光脸色变换不定,杨昭冷哼一声,问道:“怎么,司马相公说不出话来了?还是不敢说?”
“哼,司马相公不敢说,那就让我来替你说。”
“我想,司马相公一开始谈论什么忠诚礼道、为君之道、臣子之道,其实是想用这些东西来束缚我们夫妻二人吧?”
“为了什么呢?恐怕不是为了司马相公一家,那么……”
杨昭并没有把话说完,但在场的人们都清楚,他指的是司马光及其背后士大夫家族。
利用礼道来约束他人,从根本上限制皇权。
这也是士族阶级乃至整个文人士大夫阶层最为擅长的手段之一。
第169章 名臣猛将纷纷归附
自杨昭和赵师容出现在帝姬府后,司马光一句话都没说,灰溜溜地离开了。
司马光年轻时确是做人做官的楷模,无奈年岁渐长反成了老糊涂,越老越与那些蝇营狗苟之徒同流合污。
同时,司马光的立场也成为杨昭用来杀鸡儆猴的例子。
对付这些名臣贤相,不宜采取过于激烈的手段,诸如暴力镇压等,反倒会激起他们骨子里的傲气和傲骨。
经过司马光这一课后,在场的众人都收敛了不少。
杨昭来到这里的目的就是这样,警告他人。
无论是要权力、财富、功劳、名声都可以,唯独不能欺辱皇权。
这场集会,也可称得上是一场治理政务的会议。
从清晨直至傍晚,一直是赵师容与众位糟老头子们不断商量、讨论,甚至争论不休。
并且,在杨昭的威慑下,整个大宋朝以南方新政为基础的改革事宜终于敲定。
诸如范仲淹、王安石、韩琦、寇准这样的杰出人物,在剔除了自身的那些小问题之后,每个人都展现出极高的才能和远见卓识,自然能够认识到南方新政的优势所在。
然而在此之前,这些人既要争夺权力地位,又要顾及背后的集团利益,才会出现种种党争、攻讦。
有了杨昭这个定海神针之后,所有的权力之争都在源头上被终结,这帮人的合力所能发挥的能量也令人刮目相看。
不过,这只是针对朝堂内部的争议和斗争,尚不足以压缩梁师成、蔡京等人手中的权柄。
对此,杨昭并不太感兴趣。
待这些人离去后,杨昭才从那种如同木头人的状态中回过神来。
随后,他转向显得有些疲倦的赵师容,并输送过去一道纯阳紫气,将她揽入怀中,柔声道:“娘子,每天与这些糟老头子拌嘴共事,真是委屈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