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人据此断定,华夏的文明,是一个不愿意冒险的文明,其基因里缺少那种开拓进取的精神。
这就很搞笑了。
试想一下,如果有这么一个民族,她有足够的能力和实力使可以在陆地上称霸。
并且这个民族还占领了足够满足她一切生存所需的土地。
那么,她又怎么还会有,将身家性命置于那凶险万分的海洋之上的动力呢?
对人类来说,海洋之所以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还是一个变幻莫测的存在。从某种程度来说,恰恰是因为华夏的文明,未曾更早的涉足到海洋之中的原因。
否则的话,凭借华夏民族的智慧,海洋早就如同其它物象那般,被我们握于股掌之中了。
在成风那边乘龟船出海,为即将到来的华族之主准备“鲨鱼宴”的时间里。
迹天涯这边已经重新启程半月有余。
因为留下了一半的精锐在未来的牛城,处理驯化耕牛之事。
所以剩余的巡海队成员,便不再像起先那般分出一队先锋,改为重新合在一处共同行进。
虽然在初遇野牛群时,为了自保的巡海队,亲手烧毁了几乎所有的物资。
可也同样因为野牛群的出现,当巡海队重新出发时,他们所要承载的物资反而比一开始变得更多了。
在辎重变多,人数又少了一半的情况下,行进速度难免就会慢上了许多。
临近秋晚,天气转凉,昼夜温差也已逐渐变大。
好在华族的这些赶路者们,皮毛资源丰富,各个是牛皮护体。且不要说只是这款款秋风,就是要阻挡那剔骨寒流,亦是不在话下。
再加上经过了野牛事件的洗礼,巡海队的思想重新得到了统一。大家紧紧围绕在迹天涯的身边,悠然行路。没有人去担心那未知的前路,亦或是那即将到来的冬天。
一路上饥餐渴饮,晓行夜宿。不觉间又行进了约有十万步时,巡海队意外的发现了一处大规模的,人类活动过的痕迹。
那是药寻在采药时,发现了一大片早已被荒草掩盖的,被砍伐过的树木,留下的树墩子。
后经呼噜粗略测量,这片树墩子的面积竟有三千步见方,用现在的面积单位去表述的话,就是约有十平方公里那么大!
听过呼噜的汇报,在心中估算了面积的迹天涯,忍不住感慨道:“能砍伐这么一大片树林,这个部落的规模可是不小啊!”
已经聚集在这片树墩领域的巡海队众人,一时也是无言。事实就摆在眼前,不用迹天涯说,他们也能做出个简单的判断。
众人沉默间,河理率先开口道:“会不会是我们已经离目的地不远了?”
听有此问,迹天涯先是一愣,旋即恍然。他先是在心中算了算,从出发到现在队伍走出的距离,又自脑海中调出了那个'地球仪'比划了一番。好半晌,他才摇着头自言自语道:“虽说过了一万年那么久,难免沧海桑田,地理上有些偏差实属正常,可这差的也太多了!”
但他转念一想,华族只有百十来人时,都可以在太行山脉往来迁徙的。何况是那个人口有十多万人的海洋民族呢?就算这里不是船长所在的位置,但那个被船长等人吸收的海洋群落,或许会到达过这里也说不定。
见迹天涯也不答话,河理接着说道:“我们要不要调整一下方向?”
通常情况下,决定行走的方向,是迹天涯的职责。而河理要做的,只是根据水文选择最佳的行进路线而已。
突然从河理的口中,听到了关于方向的建议,迹天涯不免饶有兴致地问道:“说说看,怎么个调整法?”
“近期,我观所遇这些河流的水文,都是径直向东而流。可知东方定是大海所在,这也与我们族内的传说相符。”河理顿了顿,终于问出了困扰她许久的疑惑:“可你却一直让我们朝东北方向而行,不知为何呢?”
听有此问,迹天涯不得不在心中盘算着要怎么组织语言,才能跟河理解释清楚,那船长所在的方向就是东北。毕竟在河理的脑子里,可是没有“地球仪”的概念的。
在呼噜的背上,与呼噜一起丈量过这片树墩的范围后,便围着一个大号树墩静心研究的女娲,突然开口问道:“天涯,你口中的那个,我们华族的稻城,会使用金属器具吗?”
比起河理的问题,女娲的疑问显然更好回答。“当然会了,怎么啦?”
“那稻城离我们要去的地方,远吗?”
“从高飞带回的情报来看,应该不会太远。”
“也就是说,稻城一定会将金属器物,运送给我们要去的位置的族人们使用咯。”
“那是自然!彼此分享、互通有无,一直就是咱们华族的传统。”
“那砍伐这些树的人,就一定不是我们华族的人咯。”
听到女娲的判断,与自己脑海中那个'地球仪'所指的事实相符。同时这个判断又否定了自己基于猜测的臆想,迹天涯认真地问道:“为什么呢?”
“你看这些大树的'伤口呀'!”
迹天涯顺着女娲的小手所指,定睛一看,瞬间便明白了这个小'大神'的判断依据。
从那些树墩上留下的,参差不齐的切口上来看,显然不会是铁器所为。
那些有过石斧伐木经验的族人们,结合刚刚迹天涯与女娲之间的对话,也从这些切口处得到了一个更为明确的答案。
这个仅凭石器就砍伐了这么一大片树林的部落,其规模仅用“不小”两个字去形容,恐怕还是有点太过于保守了!
(第十三卷完)
(《周易·序卦》: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
(《周易·谦卦》:谦,亨,君子有终。
彖曰: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
象曰: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