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从重庆万州区走出来的中科院院士、着名物理化学家孙世刚
作者:钩藤草   院士之路最新章节     
    院士出生地
    孙世刚院士,1954年7月出生于重庆市万州区。
    万州区地处重庆市东北部、三峡库区腹心。
    万州区东与云阳县相连,南与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和湖北省利川市接壤,西与忠县、梁平区毗邻,北与开州区和四川省开江县交界。
    万州区境内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遗址。
    夏朝人类活动遗址,商周时期为庸国境域。
    秦昭王三十年(公元前277年),秦夺取楚国西部地区后,置巴郡朐忍县(治万户驿,今云阳县双江镇建民村)管辖。
    东汉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刘备分朐忍西南地界置羊渠县,治今万州区长滩镇,为区境行政建置之始。
    此后历经多个朝代的变迁,行政建置不断调整。如隋唐时期属信州、夔州。
    五代十国时期,万州境域先后为前蜀、后唐、后蜀占据;宋元时期也有相应的行政区划变化。
    近代以来,万县在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清末,万县成为川、鄂、陕、湘、黔边区30余县的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9月5日),增辟万县为通商口岸。
    1949年12月8日,万县解放。之后经过一系列的行政区划调整,1998年6月,万县移民开发区和万县区更名为万州移民开发区和万州区。
    万州区是三峡工程的重要区域,累计搬迁安置三峡移民26.3万人,是重庆市移民任务最重、管理单元最多的区县。
    万州区域拥有1800多年建城历史,巴渝文化、三峡文化、抗战文化、移民文化交融互鉴,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
    这里是三峡文明大通道的重要节点,各种文化在这里相互影响、相互融合,为万州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李白、杜甫、黄庭坚等历史名人曾在万州区驻足流连,留下了众多文化遗迹和诗词佳作。
    出生地解码
    孙世刚院士出生地重庆市万州区,对他后来成为院士可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尽管孙世刚院士在求学过程中经历了一些波折,如学业曾因特殊时期被打断,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学习。
    万州当时的教育资源和学习环境,为他在知识储备相对薄弱的情况下,提供了一定的学习条件和积累知识的机会,让他能够在恢复高考后,凭借自身的努力考入厦门大学,开启科研之路。
    万州有着1800多年的建城历史,历史人文厚重,文化交融。这里孕育出的坚韧、拼搏的精神文化特质,对孙世刚院士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科研道路上,他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如实验条件的艰苦、科研难题的攻克等,但万州文化中所蕴含的坚韧精神,使他能够坚持不懈地进行研究,不断突破自我。
    巴渝文化、三峡文化等多元文化的交融,培养了人们开放的思维和创新的意识。
    这种文化氛围可能在孙世刚院士的成长过程中,激发了他的创新思维,使他在电化学和表面科学研究中,敢于突破传统观念,不断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
    院士求学之路
    1969年,孙世刚从万州高级中学毕业。
    1977年,孙世刚考入厦门大学化学系。
    1982年,孙世刚从厦门大学毕业,随即考取国家教委出国研究生,赴法国巴黎居里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1986年,孙世刚获得法国巴黎居里大学授予的国家博士学位,之后在法国科学院界面电化学研究所做一年博士后研究。
    求学之路解码
    孙世刚院士的求学之路,对他后来成为院士产生了多方面的重大影响。
    1977年高考恢复,这对于孙世刚来说是一个改变命运的机遇。
    然而,由于此前学业曾因特殊时期被打断,他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和挑战。
    但他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对知识的渴望,成功考入厦门大学。
    这个过程锻炼了他的抗压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使他在面对困难时不轻易放弃,为他日后在科研道路上克服各种艰难险阻树立了榜样。
    厦门大学作为国内知名学府,拥有优秀的师资队伍和良好的教学资源。
    孙世刚在厦门大学本科学习阶段,系统地接受了化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训练,为他日后在化学领域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这个时期的学习培养了他严谨的科学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使他学会如何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为后续的学术发展做好了准备。
    法国在化学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成就,巴黎居里大学更是世界着名的高等学府。
    孙世刚赴法国巴黎居里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使他接触到了国际前沿的化学研究理念和先进的实验技术。
    孙世刚获得法国巴黎居里大学授予的国家博士学位后,又在法国科学院界面电化学研究所做一年博士后研究。这段经历进一步拓宽了他的学术视野,让他了解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科研方法和创新思维,为他日后在电化学领域的创新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借鉴和启示。
    在法国求学期间,语言障碍、文化差异以及科研竞争等都是他面临的挑战。
    但孙世刚积极适应新环境,努力学习法语,融入当地的学术氛围。他克服了重重困难,在国际顶尖的学术机构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这段经历培养了他的创新精神和国际合作能力,使他学会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为他日后在国际化学领域的影响力奠定了基础。
    总之,从万州高级中学到厦门大学,再到法国的深造,孙世刚始终保持着对知识的强烈渴望和不懈追求。
    他不断挑战自我,从一个阶段迈向另一个更高的阶段,这种持续学习的精神成为他科研生涯的动力源泉。
    他的求学之路体现了对学术的执着和热爱,激励着他在电化学领域不断探索和创新,为推动该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出国深造后,孙世刚毅然回国投身于科研和教育事业。他的求学经历使他深刻认识到国家在科技领域的需求和发展潜力。
    他带着为国家科研事业贡献力量的使命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国内的科研实践。
    这种使命感促使他在科研工作中不断努力,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科研人才,为我国化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院士从业之路
    1987年,孙世刚回国后进入厦门大学化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后历任厦门大学物理化学研究所副所长、化学系系主任、校长助理。
    1995年,孙世刚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00年,孙世刚出任厦门大学副校长。
    2005年,孙世刚当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
    2007年,孙世刚当选国际电化学会会士。
    2015年12月7日,孙世刚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从业之路解码
    孙世刚院士的从业之路,对他后来成为院士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孙世刚回国后进入厦门大学化学博士后流动站。
    厦门大学为孙世刚提供了优越的科研平台和学术资源。
    学校在化学领域有着深厚的底蕴和强大的师资力量,为他的科研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这样的平台上,他能够与国内外优秀的学者交流合作,接触到前沿的科研项目和先进的实验设备,加速了他在电化学领域的研究进程。
    孙世刚历任物理化学研究所副所长、化学系系主任、校长助理、副校长等职务。
    这些领导岗位不仅赋予了他更多的责任,也为他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和资源整合能力。
    在领导岗位上,孙世刚需要带领团队开展科研工作、培养人才、推动学科发展。
    这种责任担当促使他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和管理能力,为成为院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孙世刚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这是对他科研能力的高度认可。该资助为他的科研项目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使他能够更加深入地开展电化学研究。
    孙世刚获得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也提升了他在国内科研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他吸引了更多的优秀人才和合作机会。
    2005年,孙世刚当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007 年当选国际电化学会会士。
    这些国际荣誉表明他在电化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
    孙世刚的国际会士身份,使他能够更广泛地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了解国际前沿的科研动态,进一步提升了他的国际影响力和学术地位。
    孙世刚回国后一直致力于电化学领域的研究,长期的专注和坚持,使他在该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学术造诣。
    孙世刚不断探索创新,在电催化、谱学电化学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为推动我国电化学学科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成就积累,孙世刚在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这是对他科研成就的最高认可,也是他从业之路的辉煌顶点。
    孙世刚的从业之路见证了他从一名普通的科研人员逐步成长为国际知名的科学家和院士的历程,激励着更多的科研工作者为追求科学真理而不懈努力。
    院士科研之路
    孙世刚院士是我国着名的物理化学家,长期从事电化学和表界面科学研究工作。
    2023年,孙世刚院士团队与廖洪钢教授团队合作,自主开发高时空分辨电化学原位液相透射电镜技术,对锂硫电池界面及其反应过程进行动态实时观测和研究。
    孙世刚院士团队发现了锂硫电池界面电荷存储聚集反应新机制,即在具有电池活性中心的材料表面,多硫化锂分子在活性中心处聚集成为分子团进行反应,转移的电荷首先存储在聚集分子团中,分子团得到电子并不立即发生转化,直到获得足够电子后瞬时结晶转化为非晶态硫化锂,而在没有活性中心的材料表面遵循经典的单分子反应途径。
    这一发现为下一代锂硫电池设计提供了指导。
    孙世刚院士团队受自然界中生物异化还原硝酸根的启发,设计制备了cuco合金纳米片催化剂,将电催化还原硝酸根的电流密度提高到1 a cm?2级别,最高法拉第效率接近100%,产氨速率达到960 mmol g?1 cat?1 h?1,显着高于工业哈伯法合成氨的产率。同时,对高浓度硝酸根废液处理效果好,为电催化还原硝酸根合成氨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可能,也为阐明该反应的途径和机理做出了重要贡献。
    1990年,孙世刚成功建立了国内第一套电化学原位红外反射光谱系统,获得1992年度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随后孙世刚院士团队又创建了电化学原位显微红外反射光谱、步进扫描时间分辨红外反射光谱等一系列居国际先进水平的原位红外反射光谱方法,把电化学原位红外反射光谱的时间分辨率提高到国际上迄今最快的10μs。
    2018年,孙世刚因在开发和推动光谱技术发展方面的杰出贡献,荣获“中国光谱成就奖”。
    2007年,孙世刚团队首次制备出高催化活性的二十四面体铂纳米晶,取得纳米催化剂合成的重大突破。
    该研究结果发表于《science》,被《science》专文评价为“纳米催化剂合成的重大突破”,被美国《c&en》评为2007年度化学24项重大研究进展之一,被英国皇家化学会《chemistry world》评为2007年度化学40项最前沿研究之一。
    孙世刚团队也在2013年凭此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24年,孙世刚教授团队通过在热解过程中引入nh?cl和nh?br,调控碳载体的微观结构和活性位点的化学环境,成功开发出一种高效的 fe-nc 催化剂。
    该催化剂的性能超越了美国能源部2025年的指标,为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取代铂基催化剂、克服成本障碍提供了可能。
    科研之路解码
    孙世刚院士的科研之路,对他后来成为院士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孙世刚院士团队发现锂硫电池界面电荷存储聚集反应新机制,为下一代电池设计提供了指导方向,展现了其在前沿科技领域的卓越洞察力和创新能力。
    这一成果不仅在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也凸显了孙世刚在电化学领域的深厚学术造诣和引领地位。
    孙世刚院士团队在电催化还原硝酸根合成氨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大规模应用提供了可能,解决了重要的实际问题,体现了他将科研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的能力,对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孙世刚院士发展了电化学原位红外反射光谱技术,使我国在该技术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电化学研究提供了强大工具,彰显了他在技术创新和方法开拓方面的突出贡献。
    孙世刚院士团队在高指数晶面\/高表面能金属纳米晶的合成及催化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并且被国际高度认可,提升了我国在纳米催化剂合成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总之,孙世刚院士的科研之路,共同塑造了他在电化学领域的权威形象,充分证明了他的科研实力、创新精神和对学科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为他成功当选院士奠定了坚实基础。
    后记
    孙世刚院士的出生地重庆万州区,赋予他坚韧与拼搏的精神。
    在求学之路中,厦门大学的教育奠定了孙世刚院士的深厚学术基础,法国的深造,拓宽他的国际视野。
    孙世刚院士的从业之路,起步于厦门大学的平台上,领导岗位促使他提升管理能力,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荣誉激励他前行。
    孙世刚院士科研成果丰硕,从原位红外光谱技术到纳米晶合成及新型电池研究等,不断创新突破。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培养了他的科学思维、创新精神、责任担当和国际视野,为其成为院士奠定了坚实基础。
    温馨提示:下一位院士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