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出生地
田中群院士,1955年出生于福建厦门。
厦门市位于台湾海峡西岸中部、闽南金三角的中心。
厦门陆地与泉州南安市、泉州安溪县、漳州长泰区、漳州龙海区接壤。
厦门东与大小金门岛、南与漳州龙海区隔海相望。
厦门历史悠久,早在约三千年前新石器时期晚期,厦门岛就有人类生活的痕迹。
夏商时代,厦门岛为扬州属地;西周属七闽地;东周为越国地。秦属闽中郡东冶县,汉代属侯官县地。
西晋太康三年(282年),析晋安县置同安县,厦门岛为其属地,这是厦门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设立行政机构,但之后建置经历多次撤并。
近代以来,厦门在鸦片战争后成为《南京条约》中规定的5个通商口岸之一,鼓浪屿还曾成为“万国租界”。
新中国成立后,厦门经过多次行政区划调整,逐渐形成了如今下辖思明、湖里、集美、海沧、同安和翔安6个区的格局。
厦门是闽南文化的中心,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闽南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如南音、高甲戏、歌仔戏等闽南传统艺术形式在厦门广泛流传。
厦门南普陀寺是闽南乃至全国闻名的佛教寺院,始建于唐朝,供奉观世音菩萨,因与浙江普陀山观音道场类似又在普陀山的南面,因此得名“南普陀寺”。
出生地解码
田中群院士的出生地福建厦门,对他后来成为院士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厦门教育水平较高,为田中群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教育。
在成长过程中,他能够接受到系统且高质量的知识传授,为日后的学术发展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厦门的学校注重学术氛围的营造,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望。
这种氛围对于田中群自幼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钻研精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使他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追求卓越,为日后从事科研工作奠定了兴趣基础。
福建人具有拼搏进取的精神传统,这种精神在厦门地区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田中群在成长过程中受到这种文化的熏陶,培养了坚韧不拔、勇于探索的品质。
在科研道路上,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他能够坚持不懈地进行研究,不断突破学术难题。
厦门作为沿海城市,具有开放包容的文化特质,对外交流频繁。
这种文化环境使田中群能够接触到不同的思想和学术观点,拓宽了他的学术视野。
在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中,他不断吸收先进的学术理念和研究方法,提升了自己的科研水平。
田中群的父亲田昭武也是厦门大学的教授和中科院院士,在电化学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父亲的科研精神和学术成就对田中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他学习的榜样和追求的目标。
在父亲的影响下,他更加坚定了从事科研工作的信念,并不断努力奋斗。
院士求学之路
1978年,田中群考入厦门大学化学系本科,1982年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83年,田中群考取国家教委公派留学生,前往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化学系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1987年,田中群获得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化学系博士学位。
求学之路解码
田中群院士的求学之路,对他后来成为院士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田中群在厦门大学化学系的本科学习阶段,为他的学术生涯奠定了坚实基础。
厦门大学化学系拥有优秀的师资队伍和丰富的教学资源,使田中群系统地学习了化学专业知识,为后续的深造和科研工作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储备。
在本科阶段,他可能接触到一些初步的科研项目或实验课程,激发了对化学研究的兴趣和好奇心,为日后走上科研道路埋下了种子。
厦门大学浓厚的学术氛围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对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了他的科学精神和学术追求。
作为国家教委公派留学生,田中群前往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化学系直接攻读博士学位,使他有机会接触到世界前沿的化学研究。
南安普敦大学在化学领域具有卓越的研究水平和先进的实验设备,为田中群提供了广阔的学术平台。
留学期间,田中群与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和同学交流合作,拓宽了他的国际视野,使他了解了不同的学术文化和研究方法。
这种多元文化的交流碰撞有助于他开拓思维,提升创新能力。
英国的博士教育注重独立研究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在南安普敦大学的学习过程中,田中群接受了严格的学术训练,学会了如何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和撰写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为他日后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方法基础。
田中群获得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化学系博士学位,标志着他在学术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田中群博士阶段的深入研究,使他在特定的化学领域取得了专业深度,成为该领域的专家。
这种专业深度为他日后在科研领域的突出贡献奠定了基础。
田中群获得博士学位后,他在国际化学界开始崭露头角,为他赢得了一定的学术声誉。
这有助于田中群在后续的科研工作中获得更多的资源和合作机会,进一步推动了他的学术发展。
博士学位的获得,给予了田中群极大的自信和动力,激励他在科研道路上不断追求卓越,为解决科学难题和推动学科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院士从业之路
1987年,田中群博士毕业回国后,在厦门大学从事博士后。
1989年,田中群博士后期满出站后被聘为厦门大学副教授,并成为厦门大学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专职研究人员。
1991年,田中群被破格提升为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
1994年,田中群被聘为厦门大学化学系博士生导师。
1996年,田中群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2003年,田中群担任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5年,田中群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从业之路解码
田中群院士的从业之路,对其成为院士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田中群博士毕业回国后,在厦门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这段经历让他进一步深入了解国内科研环境和需求,同时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拓展,为后续的独立科研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田中群成为厦门大学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专职研究人员,为他提供了稳定的科研平台和资源。
在这个专业的环境中,田中群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不断积累研究成果。
田中群被破格提升为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这充分体现了他在科研领域的卓越表现和突出贡献。
这种快速晋升不仅是对他个人能力的认可,也为他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资源,激励他在科研道路上不断前进。
田中群被聘为厦门大学化学系博士生导师,这使他肩负起培养下一代科研人才的重任。
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他不断深化自己的学术理解,同时也从学生的创新思维中获得启发,形成了良好的学术传承和创新氛围。
田中群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资助,这笔资金为他的科研项目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使他能够开展更深入、更前沿的研究。
同时,田中群获得杰出青年基金,也提升了他在国内科研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他后续的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
田中群担任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这使他能够整合实验室的资源,引领科研团队开展重大科研项目。
在他的领导下,实验室在固体表面物理化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为我国相关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院士科研之路
田中群院士是我国着名的物理化学家,主要从事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和谱学电化学研究工作。
田中群院士率领研究团队,对过渡金属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进行了深入探索,为该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验基础,拓展了sers技术的应用范围。
田中群院士创造性地提出了壳层隔离纳米粒子增强拉曼光谱法概念,这是拉曼光谱领域一项里程碑式的工作。
该方法有效地克服了传统sers技术在某些方面的局限性,提高了拉曼光谱的检测灵敏度和稳定性,为拉曼光谱技术在更多领域的应用开辟了新途径。
田中群院士发展了电化学拉曼光谱的实验及理论研究方法,并建立了相关联用技术和产品。
田中群院士团队,通过这些研究揭示了各类界面电化学结构问题,为电化学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田中群院士团队还报道了一种热冲击退火(tsa)方法,可在sic表面实现对高质量少层石墨烯的动力学可控的外延生长。
该方法生长时间短、能耗低,且能有效抑制传统热处理过程中存在的sic表面台阶集聚难题,提高了sic外延石墨烯的平整度。
这一成果为sic外延石墨烯在下一代电子学、光子学和量子计量学等多个技术领域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田中群院士团队发现利用二甲基甲酰胺(dmf)在高温下合成的钯氢化物(pdhx)与传统方法合成的pdhx在热稳定性和抗氧化性方面存在显着差异。
他们通过精妙的实验设计和先进的表征技术,首次揭示了在dmf中合成的pdhx晶格中实际掺入的是碳(c)和氮(n)元素,而非传统的氢(h)。
这一发现对于认识轻元素掺杂的pd基纳米催化剂的结构和组成至关重要,为此类材料在催化等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田中群院士将合成中广泛应用的催化概念拓展至分子组装的研究中,并提出用于调控和加速组装过程的催组装(catassembly)新思路。
所谓的催组装,是指通过加入一类称为“催组剂”(catassembler)的物质,加速组装过程或者协助组装基元选择合适的组装路径而获得目标组装体。
相较于自组装和其他助组装手段,催组装具有更高效和高度可控的特点。
田中群院士团队,将带电微液滴用作微电化学反应池,在气液界面上实现了独特的电化学反应。
例如,他们利用电喷雾产生的微液滴,在分子催化剂的作用下实现了co2还原和c-c偶联合成乙醇。
同时,他们的研究还揭示了微液滴电化学池的尺寸和电荷密度与其反应选择性之间的内在关系,为微液滴化学的研究和开发新的电化学反应体系提供了新的思路。
科研之路解码
田中群院士的科研之路,对他后来成为院士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领域,田中群院士对于过渡金属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研究以及提出的壳层隔离纳米粒子增强拉曼光谱法,不仅拓展了拉曼光谱技术的应用范围,还在国际上引起了重大反响,提升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学术地位。
这显示了田中群院士在科研创新方面的卓越能力和前瞻性思维。
在电化学研究中,田中群院士发展的实验及理论研究方法和建立的联用技术,为电化学领域带来新突破,解决了各类界面电化学结构问题,展现出他深厚的专业功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材料科学领域,田中群院士从sic外延石墨烯制备,到“钯氢”结构研究以及低压碳热冲击还原制备难熔碳化物等成果,推动了材料科学的发展,为相关产业应用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体现了他在跨学科研究中的卓越领导才能。
此外,田中群院士还提出的催组装新概念和在微液滴化学领域的探索,开拓了新的研究方向,彰显了他的创新精神和对科学前沿的敏锐洞察力。
这些研究成果共同铸就了他在科学界的崇高声誉,为他成功当选院士奠定了坚实基础。
后记
田中群院士的出生地福建厦门,赋予他拼搏进取、开放包容的精神特质。
福建厦门良好的教育资源和氛围,为田中群院士奠定了启蒙教育的基础。
求学之路上,厦门大学的本科教育,为田中群院士积累了专业知识、激发了他的科研兴趣,公派留学拓宽他的国际视野。
从业之路中,田中群院士在厦大快速晋升并且获得项目资助,提升了他的领导能力。
科研之路上,田中群院士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等领域取得重大成果,奠定了他的学术地位。
上述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田中群院士具备了扎实的专业能力、创新思维和领导才能,最终成为院士,为我国科学事业做出卓越贡献。
温馨提示:下一位院士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