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熊章入郑
作者:法师小面包   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最新章节     
    由于弥兵之会的召开,晋、卫、齐三国联军已从宋国定陶撤军。其中,齐军渡过济水向鲁国逼近;赵氏军队撤回朝歌;卫军则退守卫国煮枣。
    楚王熊章进入宋国后,随即在宋国商丘会见了宋公启和陈侯旭。
    宋公启是前任宋景公的养子,担任宋公已有三年。他虽未满三十岁,但已基本掌控了宋国的权力。如今,宋国戴氏家族在面对宋公启时表现得非常顺从。
    陈侯旭继位陈侯之位已有六年,现年仅十四岁。然而,他却显得少年老成。
    当初,陈愍公妫越在宋楚两国交战期间立场摇摆不定。于是,在楚国黑衣卫的策划下,陈国内部发生动乱,陈愍公和陈国太子不幸身亡。此后,年幼的公子旭在楚国的支持下登上君位。
    陈侯旭继位后,紧紧跟随楚国的脚步,积极参与各项行动。
    首先,他毫不犹豫地加入了楚盟,表明了与楚国紧密合作的决心。接着,当楚国发起攻晋之战时,陈侯旭迅速响应号召,展现出对楚国的忠诚。
    由于陈侯旭的识趣和配合,楚国对他非常满意,并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楚国强大势力的庇护下,陈国成功地压制了内部的混乱和不稳定因素,使得国内局势得以安定下来。
    如今,陈国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经济繁荣发展。
    陈侯旭的威望也因此日益稳固,得到了广大民众的认可和拥护。
    在这个背景下,楚王熊章决定召见宋公启和陈侯旭。这次召见的目的不仅仅是商讨国家大事,更重要的是,楚王熊章希望亲自会见这两位楚国的忠实盟友,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对于楚王熊章来说,这次召见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可以亲眼目睹陈国和宋国的现状,评估两国对楚国的忠诚度以及未来的合作潜力。
    同时,通过与他们的会面,楚王可以更好地掌握两国的情况,为楚国的战略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在见面时,宋公启和陈侯旭都对楚王熊章表示出极高的敬意。
    他们深知自己的地位和权力来自于楚国的支持,因此对楚王熊章充满感激之情。这种尊重不仅体现在言语上,还体现在行动上。
    他们以恭敬的态度向楚王熊章行礼,表示愿意听从他的指示并全力支持楚国的事业。
    “寡人今日请宋公和陈侯前来,主要是有一件事情想要跟你们商量一下”,楚王熊章看着宋公启和陈侯旭说道。
    陈侯旭与宋公启两人对视一眼,彼此交换着疑惑的目光。
    他们心中暗自猜测着楚王的意图,但又不敢轻易表露出来。随后,他们齐声说道:“还请楚王吩咐!”声音洪亮而坚定,仿佛在向楚王表明他们的忠诚和决心。
    “不知道你们二位对杞国有没有想法?”楚王熊章微笑着问道。
    “杞国?”宋公启的声调不由自主地提高了一度,他的眉头微皱,似乎对这个国家有所了解。
    “不错,杞国国君不仁,被国人所厌恶。”楚王熊章点了点头,继续说道:“你们二国可以吊民伐罪,拯救杞人于水火之中。”他的语气充满了煽动性,仿佛在给他们一个机会去展现自己的正义和勇气。
    宋公启闻言,脸上立刻浮现出喜悦之色。
    然而,他很快便将这份喜悦收敛起来,小心翼翼地看着楚王熊章,谨慎地问道:“拯救杞人于水火自然是极好,只是若楚国不参与,就凭宋国和陈国,恐怕要与郑国生出事端来。”
    宋楚之战发生之前,宋国完全不会担心郑国,但经历过宋楚之战后的宋国在人口和兵力方面已经比不上郑国,这些年虽然有所恢复,但距离郑国还有差距。
    他深知郑国的强大,如果楚国不支持,他们两国很难与之抗衡。
    “楚王,陈国也有此顾虑”,陈侯旭附和道。
    楚王熊章目光扫过宋公启和陈侯旭,突然说道:“寡人即将前往郑国,与郑伯胜一叙”
    楚王熊章的话语让宋公启和陈侯旭两人不禁感到疑惑和惊讶。他们互相对视一眼,心中充满了疑问,不明白楚王为何会突然做出这样的决定。
    “楚王此去郑国,所为何事?”宋公启忍不住开口问道,他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楚王熊章微微一笑,说道:“楚国欲灭许国,寡人思索再三,觉得还是应该向郑伯胜知会一声。毕竟,郑国与楚国乃是姻亲盟友,此事不可不慎重。”
    听到楚王熊章的解释,宋公启和陈侯旭两人的脸色微微一变,露出惊讶之色。
    他们终于明白过来,原来楚国与郑国之间已经产生了嫌隙,此次攻打许国和杞国,就是对郑国的一次敲打和警告。
    此刻,他们也彻底放下心来,既然楚国与郑国已经心生间隙,那么他们便无需再担心郑国的反应,可以放心大胆地参与瓜分杞国。
    他们深知背后有楚国作为后盾,自然无所畏惧。想到这里,他们对视一笑,心中已然有了决断。
    楚王熊章在商丘待了两天后,便离开商丘,转道前往郑国。
    与此同时,陈宋两国的五万联军正气势汹汹地攻打杞国,而另一边,楚国将领孙明则率领着三万大军,向许国发起了进攻。
    陈宋楚突然对许国和杞国出兵,给郑国造成了震动。
    然而很快就传来一个更劲爆的消息:就在弭兵之会结束后的短短一个月内,齐国的大军突然对鲁国发动了攻击。这一消息迅速传遍天下各国,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和惊讶。
    毕竟,齐国作为盟主,不久前才召集各国举行了弭兵之会,但现在却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入侵了弭兵之会的参与者之一——鲁国,这种行为让天下诸国对齐国的看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原本对齐国有一定信任和尊重的国家,如今纷纷对齐国表示不满和质疑。他们认为齐国违背了弭兵之会的承诺,破坏了刚刚建立起来的和平局面。
    在这个关键时刻,各国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与齐国的关系,并思考如何应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局势。
    与齐国接壤的一些国家都在会加强自身的防御力量,以防止齐国的日后的侵略;
    另一些国家则可能寻求联盟或合作,共同对抗齐国的威胁。
    而对于齐国来说,这次事件无疑给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它需要面对其他国家的谴责和质疑。
    面对诸国的指责,齐国宣告鲁国不尊天子,不朝奉周王室,齐国以诸侯伯长的身份进行尊王攘夷,攻打不臣。
    齐国的宣告还是起了几分作用,毕竟鲁国的确有好多年没有朝奉天子了,其他诸侯国基本也是这种情况,但可以做,不能说。
    齐国以鲁国不奉天子为由攻打鲁国的举动也给其他诸侯国敲响了警钟,所以有不少诸侯国向洛邑派使者并献上朝奉之礼,周天子的府库也充盈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