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红梅对这个侄子很是无奈,婆婆表面上看不出来什么,不过分热情,也不过分冷淡。
就把侄子当个亲戚家的孩子来住几天,客气礼貌有余,亲近不足。
小华这孩子,来了这么几天,没讨到婆婆和老左的喜欢就算了,吃喝拉撒费用一大堆,钱一点儿都没少花。
又是新衣服,又是新玩具的。于红梅本来就没了工作,身体又出了问题。在家里一点话语权都没有,恨不得夹着尾巴做人。
于红梅之前的存款已经在手术中花的差不多了。
她不敢主动和家里要钱,老左还算有心,每个月给她一些零花钱,她这段时间倒是攒了一些钱。
不过本来就不多的存款,这几天花钱如流水,很快花出去大半了。
于红梅觉得这个侄子再这么待下去,她都不知道怎么开口和老左要钱花!
可一不如小华这孩子的意,他就大吵大闹的,在家里,在婆婆和丈夫面前,于红梅觉得十分丢脸,只能赶紧哄着他,满足他的要求了。
于红梅都不知道当初千方百计的让小华过来,是对是错了,这熊孩子能养的熟吗?
于红梅陷入深深地怀疑中。
可还没等于红梅想明白,就又出了一件大事。
小李同志的母亲李老太太突然给部队来了电话。电话是他们村里的村干部代替老太太打的。
李老太太是个要强的人,自己独立拉扯大两个孩子,女儿难产去世,儿子救人牺牲。她在人前都没有露出过一丝软弱。
老太太能吃苦受累,也从没有求过人,上次来部队除了应得的抚恤金,其他多余的要求一个也没提。
即使知道自己这么大年纪带着个三岁的孩子,以后的日子肯定不好过,肯定很艰难。
老太太也没有向部队开口提什么要求,不想给部队添麻烦。
可现在1个月过去了,老太太竟然主动联系了部队,电话竟然是还是别人代打的。
村干部的意思是老太太在医院,情况很不好,醒过来以后就一直要求联系部队领导,要见部队领导一面。
村干部在电话里说的含糊不清,听那意思是老太太住院,和她女婿一家有关系。
部队领导很是重视,小李同志这么年轻就牺牲了,留下老母亲和小外甥相依为命,现在他们有求于部队,部队绝对不能坐视不管。
当天部队决定让左营长和刘班长一起去一趟小李同志的老家,看老太太有什么需求,尽量帮助老人家解决。
刘班长是小李的班长,年纪也不大,和小李关系一直不错。
第二天左营长就和刘班长一起出发去了小李同志的老家。
左营长和刘班长是七天之后才回来的,回来的时候还带回来了一个人,3岁的李新泽。
很快消息就传遍了大院,左营长决定要收养李新泽!
原来左营长和刘班长赶到小李老家的时候,直接去的医院看望李老太太。
这才一个多月,之前见李老太太只是苍老一些,现在却是形容枯槁,看着命不久矣的样子。
旁边的村干部这才说起了最近发生的事情。
李老太太带着李新泽回了老家,村里人都看到他们大包小包的拎着东西回来。
好心人都知道孤儿寡母可怜不容易,不多说什么。
偏偏有那些心思不正的,看人家拎着大包小包的,心里酸溜溜的,说了一些风凉话。
什么老李家死了个儿子,却发了财,除了抚恤金,拿回来大包小包的东西就值不少钱,他们普通老百姓辛苦一辈子也挣不到那些钱!
这些话很快传到了李新泽亲爹朱家人那里,那个后妈是个有心机的,都不用做什么,只是把在外面听到的风言风语在朱家一说。
朱家人自己就动了心思,朱老爷子和朱老太太这时候想起来李新泽是他们的亲孙子了。
这亲孙子当然得养在自己家里才好,李家那个老太太年纪不小了,还能活几年!
能照顾到他家大孙子长大,娶媳妇儿嘛!说不定哪天就两腿一蹬,人就走了!
孩子还是得跟着自己亲爹才行,孩子一接过来,李老太太半只脚入土的人了,要那么多钱有什么用!
那钱,还有那好东西不都得留给她外甥,留给他们老朱家吗?
朱家人兴致勃勃的计划着,很快就找上了李家,找上了李老太太。
朱家人难得下了血本,还带上了两瓶罐头登门。
话里话外都是李新泽无论如何都是他们老朱家的孩子,打断骨头连着筋,之前有些误会才弄成这样的局面。
以后迟早还是认祖归宗,回他们老朱家的。
老李太太哪里不知道朱家人的心思,可想着李新泽才三岁,自己这一辈子,丈夫早死,女儿难产去世,儿子也为了救人牺牲。
现在身边只有这么一个3岁的孙子,也不知道自己能陪他多久,万一自己哪天走了,留下这个孩子孤苦伶仃,实在是可怜。
老朱家毕竟是这孩子的亲爹家,也是他在这世上有血缘关系,最亲近的人了。
李老太太不想和朱家人闹僵,想着自己走后,朱家人能看在骨肉至亲的份上,多照拂一下新泽。
想到这里,李老太太只能笑脸相迎,拿了部队嫂子们给准备的吃的出来招待朱家人。
朱家人看李老太太拿出来的苹果,袋子里的红糖,还有糕点,其他的一些东西,他们家里人有些都没见过,一看就很珍贵。
看起来村里人传的不错,老李太太虽然死了个儿子,但是却发了笔财,去了部队这一趟,可是得了不少好东西!
朱家人开始话里话外打听李老太太抚恤金有多少,那个被救的知青有没有给些赔偿。
当听到李老太太说人家赔偿200块钱,她没要的时候,朱家人都在心里暗骂老太太太死板,太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