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察怀真说这些话,当然是想趁机扣上一顶帽子,对耶律寅娘动手了。
最好是抓了耶律寅娘,逼她承认辱骂大金,对皇帝心怀怨望。只要有了口供,这娘们就要脱层皮。
中京耶律家是契丹皇族直系。大金灭辽,为了安抚契丹人,对辽国皇室没有赶尽杀绝,还算有所优待。
耶律寅娘这一支,就属于极少数被优待的契丹人。
所以,耶律寅娘这一家虽然不是女真人,却也是仅次于内族(宗室)和八大世族的高门。
世宗和当今,都曾重用耶律家的人。
可是自从她爹耶律履死后,她家官位最高的也就是四五品,已经不足为虑。
门庭虽未甚倒,权势圣眷却大不如前。
若是找个由头扳倒中京耶律家,就能打击石抹(萧)明安,将关中契丹人的势力,彻底清理出长安。
到时,受石抹氏(萧氏)节制的契丹乣军,也就不足为虑了。
那么,陕西的兵权,就能完全掌握在完颜家和蒲察家手里。
李桓听到蒲察怀真的话,不禁心中一沉,忍不住担忧起来。
耶律寅娘能顶得住么?她要是顶不住…那就麻烦了。
金是家族王朝,宗室和八大世婚贵族作为一个家族联盟集团,世代掌控金朝大权。
这个蒲察怀真虽然官小,却是这个集团中的近支,是真正的当权派高官子弟。
这一点,他和完颜歹古还不同。
完颜歹古只是远系内族(宗室),和皇室的血缘关系已很疏远,其父只是个猛安官,属于这个家族联盟集团中的边缘人物。
可是完颜歹古的权势,已经可以横行凤翔城。
那么这个蒲察怀真,当然更容易捏死自己。
又是权势!
李桓更加渴望权势。他渴求的不是权力带来的财富美人,而是尊严和安全。
耶律寅娘冷哼一声,“大金只是女真人的大金?这话,你敢直接在朝堂上,对圣主说么?”
“我大金不仅是女真之国,也是契丹人的家国,渤海人的家国,汉人的家国。”
“圣天子都说,大金虽以女真为贵,却诸民和同为一家,不分彼此也。”
“圣天子还说,他不但是女真人的皇帝,也是汉人契丹人的皇帝。”
“蒲察怀真,你说我其心可诛,那么你就是包藏祸心!”
“你说这些话,是不是故意损害天子的仁厚之道,故意挑拨诸民纷争,激发汉人不满,引发叛乱,企图谋反?”
什么?谋反?蒲察怀真吓了一跳,脸都绿了。
本郎君给你扣上心怀怨望的帽子,你就给我扣上企图谋反的帽子?
这还怎么聊?
果然不能和女人逞口舌之利。
“移剌氏!”蒲察怀真厉声喝道,“你疯了么?竟敢如此胡言乱语!”
“胡言乱语?”耶律寅娘冷笑不已,她好整以暇的撩撩秀发,“本娘子看你是做贼心虚了吧。”
“你爹是元帅右监军,陕西统军使,你们蒲察家,可是握着关中兵权啊。”
“关中乱了,对谁最有好处?”
“若是关中大乱,你们是不是有机会浑水摸鱼,割据关中?”
“怎么,今日是本娘子明察秋毫,发现了你的谋反之心,你恼羞成怒,为了灭口,想连我一起抓走,是也不是?”
这些话李桓听了都不得不服。
这也行?
大姐,你真能扯啊,应该写小说。
你要是警察,会有多少冤案?
本来担心耶律寅娘顶不住。可现在发现,这个契丹女人不是一般的彪悍啊。
耶律寅娘忽然露出一个迷人的笑容,“哦,还有。我舅父是京兆副总管,还是陕西乣军的将主。”
“你抓了我屈打成招,就能罗织罪名,拉我舅父下马。”
“如此一来,陕西军权就完全落入你们蒲察家手里,想谋反割据,那就更容易了。好算计,好算计啊。”
“还有,钦怀皇后薨逝之后,元妃娘娘掌管后宫。你们觉得,圣主疏远了你们,所以对元妃娘娘心存怨恨…”
“你是个疯女人。”蒲察怀真扔下一句话,转头就走。
再也不多说一个字。
连那被绑起来的青年和少女,他都没有带走。
蒲察怀真是个聪明人。他很清楚,不能再和耶律寅娘纠缠。
她不但胡说谋反这种极其犯忌的话,还扯出了元妃李师儿!
而那个李师儿,向来讨厌蒲察氏。
以皇帝对李元妃的宠爱,若是李元妃对蒲察家不利,蒲察家就危险了。
当今皇帝雄猜,连亲叔叔都杀了不止一个。
蒲察家当然没有割据谋反的心思。可是眼下,又的确掌握了关中的大半兵权。
若说完全没有割据关中的可能,也要皇帝坚信才行。
别忘了,同知京兆府事术虎高琪,就是李元妃一党。
耶律寅娘固然胡说八道,可是她煞有其事的渲染这些,很容易混淆视听。
人言可畏啊。黄泥巴沾到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
很多话题在很多时候,真假黑白不是最重要的,而是根本就不能谈!
眼下,最好的办法就是不理她,直接走人。
眼见蒲察怀真干脆利落的离开,全无继续纠缠的意思,耶律寅娘不禁有点失望。
可惜。
若是此人继续纠缠,她有信心打着李元妃的旗号,给蒲察家扣上怨恨元妃,图谋拥兵自重的帽子。
李元妃其实就是如今的大金皇后。以李氏外戚如今的煊赫权势,要打压蒲察家族,就是吹吃枕头风的事。
谁知蒲察怀真如此光棍,竟是直接走人。
但她救了一群人,目的也达到了。
耶律寅娘看着蒲察怀真的背影,目光凝重。她肯定蒲察怀真不会善罢甘休。
果然,蒲察怀真走出十几步,就小声叮嘱属下道:
“好生盯着他们。不但要盯着那个契丹女人,还要盯着她的奴才,尤其是那个耳珠大的少年。”
“都听明白了?”
“遵命!”几个巡捕一起领命。
他们都是老捕子,审讯过很多人,眼力养的刁毒,自然看出那少年有些不同。
可不是耳珠大的事。
也不因他长相俊朗。
而是他的通身气度,举手投足,居然像个高门贵胄。
是那少年的气度,惹恼了蒲察小郎君。
几个经验老道的巡捕回头,深深将李桓的相貌神情记在心里,准备接下来监视李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