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说什么?”卢氏死死攥着手。
“我想说,任何一家人,都不该把女儿当做筹码养大。更不该把自家的女儿分出三六九等,哪一个贵一些,哪一个便宜一些。你问陛下为什么不怀疑我,因为我从来不对我的孩子待价而沽,裴家也不对我待价而沽。因为我也相信陛下,十皇子是陛下的亲生儿子,他日后前途如何,陛下这个做爹的不会坐视不理。”
“你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从始至终得宠,说什么都可以了。”卢氏冷笑:“假如有一天,你儿子距离太子之位就只有一步之遥,你会不心动?你不下手?”
“那你儿子距离太子之位有几步?”裴时沅问:“你卢家野心勃勃,想要把皇后和我都拉下来,废掉七皇子十皇子,甚至不惜糟蹋皇家的名声,成功了,那以后十一皇子就有机会,可这就够了?陛下还有很多儿子呢。你要走几步?冒险几次?”
卢氏一滞。
“你想问的我告诉你,假如有一天,需要我动手,我也会动手的。但我是爹养娘生的,裴家疼我,我舍不得拉着一家老小去死。你知道因为你卢家这一念之差,死了多少人吗?你知道有多少人被牵连入狱吗?你想过有多少姑娘们会因为与她们无关的事,改变一生的命运吗?如果,只是把一个嫔妃弄死就能叫我儿子做太子,我当然会做。但是如果,要我不顾娘家几十口人,那我做不到。”
“不过真庆幸,我娘家从来不会不把我当人。”
卢氏愣怔着,许久后猛然看李意寻:“陛下!陛下听到了吗?这就是您宠爱的人?她就是什么好人了?”
李意寻啧了一声,皱眉看裴时沅:“你废话这么多,她听懂了吗?”
裴时沅耸肩:“没关系,我只是要看看她,提醒我自己,毕竟这宫里多少女人盯着我呢。”
李意寻嗤笑:“老子护不住你了?”
“每次护着我,都要死这么多人的话,我心不安。”裴时沅道。
“你不是一般人。”李意寻道。
“陛下!”卢氏站起来:“原来陛下是这般偏心的?都是陛下的嫔妃,就算陛下宠爱的是德妃,难道我们这些人,就不是陛下的女人吗?要不是陛下太偏心德妃,我们至于如此吗?”
“老子宠着谁轮到你们过问了?”李意寻冷笑一声,跟一个死人不需要说太多,于是他拉着裴时沅就要走。
裴时沅看卢氏:“不管你是不是相信,我都想跟你说,如果你能有来生,我希望你能做个强大独立的人,不必从小就被算计着要博取富贵。我是真心的。但是为你卢氏的私心,害死了那么多人,他们可能不会这样想。永别了。”
听了这几句话,卢氏到了嘴边的话戛然而止。
卢氏没有再说话,她站在那,看着陛下和德妃走出去。
她有些恍惚,也没听见陛下说了什么,只是看见陛下拉起了德妃的手。
这一刻,她只觉得好笑。
到了临死,她好像才恍惚的明白,陛下对德妃的宠爱到底是到了什么地步。
德妃真的好狠心。
她来看自己,只为诛心。
卢氏怎么不怕死呢?她只是没法子。
卢家全家已经遭难,可她还有两个孩子,到了这一步,她不能不担心他们。
她本想求陛下善待他们,可她被德妃一激,根本没机会提起。
此时她想,不提起也好,就叫陛下不要记得也好,好歹他们还能顺利长大。
没了她,没了卢家,他们就变得不重要了。
杨忠和梁安亲自来送她一程。
既然是赐死,那就不是叫她自己选怎么死。
一般后宫嫔妃们获罪,赐自尽就是那几样东西,毒酒,白绫,匕首。
但是赐死,就是勒死。
卢氏把自己打理了一下,没有再挣扎,就算陛下肯放她,她也活不下去了。
只是不得不说,德妃真的是个狠人。她此刻好像没有多悲伤了,反倒生出了怨恨。
她也不是天生就想要野心勃勃的。
此刻,就是长枪断了,枪尖碎了,红缨……也就丢了。
卢氏死去的消息传开,宫中是一刻也不能停留的,立马就把她送去埋了。
她这样获罪,自然进不了发妃陵了,随便找一块地方就给她埋进去。
卢家也一样,主家留下的十岁以下孩子全部重做奴仆,奴仆是不配有祖坟的。
所以卢家人死后,也都是随便埋了。
不被牵连的卢氏旁支那都是很远的,谁敢随便沾手?
何况卢家的家产都被抄没了,谁也不会来管他们。
北苑里,郑太妃哭的肝肠寸断,可没人会救她。
她选了白绫,几个内侍盯着她赴死。
她这一辈子就是个悲剧,比起卢氏在闺中还受宠,她小时候也就普普通通的长大。
那时候的郑家还不如后来,家中兄弟姊妹多,住的也不宽敞。
进了宫,先帝老了,后宫有贵妃。
年轻的小嫔妃们好几个住一个地方,俸禄少,没赏赐,见不着陛下,吃的差,住的差。
病了也不能及时见到太医。
等成了太妃,搬来北苑,更是像与世隔绝了一般。
前朝后宫确实不禁止通信,可住在北苑的太妃想要跟娘家人说话见面,那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就算是传话传信,没有钱,谁替你跑腿呢?
何况,郑家早已放弃了她,一个不得宠的女儿,一个没用了的女儿罢了。
到了此时,即将要死了,其实她还是不太清楚这件事到底多大了,甚至她也不清楚她的母族如何了。
没有人替她传话,她甚至还没搞清楚事情呢。
她只知道要死了,她就要死了。
不过盯着她去死的内侍们也不会去同情她,因为远有人比她更惨。
比如伺候她的那几个人,比如那两个被威胁的老内侍,比如宫中那些稍微听到传言说了几句的奴婢。
又比如,他们三家家中伺候的奴仆们。
这一次的清理足够惨痛,至少不会再有人敢提起这件事了。
只是到了后头,史书语焉不详,终究把贞裕帝的死写的精彩纷呈,那何尝不是他自己的罪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