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纲被太上皇与皇帝联手给气病了,但他在家中休息了一天,就又挣扎着起来,忙碌起了守卫京师的任务。
不管怎么说,东京城内还是有一些官员愿意做些事情的,孙傅就是其中一个。
孙傅是海州人,大宋正经的进士出身,历任秘书省正字、礼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给事中。
可以说做官以来,孙傅一直干得都是秘书、谏官之类的工作,但赵佶退为太上皇、在百官相逼下,不得不交出权力给儿子赵桓后,赵桓发现,自己缺个信得过的兵部尚书。
大宋朝的制度,三省六部对比前朝,实际权力基本都大大缩减,被皇帝们设立的其他官衙分走了大部分权力。
兵部尚书也没有多少实权,但新旧两任皇帝权力交接,而且赵佶退位为太上皇,枢密院这个掌管军权的部门,赵桓还来不及正式接管,那么最好的办法,是将兵部的权力增加。
孙傅就这样莫名其妙地被升为兵部尚书,成为了李纲的上司。他之所以被赵桓选中,仅仅是因为此前反对过蔡京和他的两个儿子。
一个从未有过任何领兵经验、对军事一窍不通的文官,就这么成为了兵部尚书。
孙傅也很支持李纲的工作,但他的支持总是不对路,李纲至少还熟悉了一番东京城内驻扎的禁军将领,孙傅连东京城有多少禁军都不清楚。
该怎么应对不断逼近的梁山大军呢?
孙傅偶然间重读了仁宗皇帝时期的殿中丞丘濬所写《感事诗》,其中有“郭京杨式刘无忌,皆在东南卧白云”一句,顿时上了心。
丘濬在仁宗皇帝一朝,官做得不大,还被皇帝斥为“狂生”,但他做过江宁府句容知县,据说还曾在茅山寻仙问道。
丘濬这一句诗,本意是说他在句容县遇到一位名叫郭京杨的隐士,效仿另一名文人隐士刘无忌,都在茅山之间隐居。
从真宗皇帝时,大宋皇帝就多崇信道教,尤其是太上皇赵佶,简直是将道教推到了近似于国教的地位。
皇帝亲自做示范,便带动了官员、文人士大夫阶层也开始推崇道教,一些玄学、谶纬之言也开始流传。
孙傅盯着“郭京杨式刘无忌”这一句诗研究了许久,一番脑补之后,就认定丘濬一定是得道,故而对大宋朝做了预言,是说将来会有三个人拯救大宋,因为这实在太像是三个人名了。
至于“东南卧白云”,孙傅的理解是,白云者,扶摇上青天也。扶摇子,那可是曾经预言太祖皇帝平定天下的陈抟老祖啊!
兵部尚书要寻人,那自然是很容易的,于是很快地,一个名叫刘无忌的小商贩被找到,孙傅再接再厉,又在龙卫禁军中找到了一个名叫郭京的小兵。
至于杨式,孙傅一直找寻不到,便亲自接见了郭京与刘无忌二人。
刘无忌唯唯诺诺,郭京却是见到朝廷六部高官,丝毫不惧,侃侃而谈,说自己曾得一老道传授法术,能施展“六甲法”,用七千七百七十七人为兵将布阵,便可以生擒王伦,击破梁山贼军。
若是张三李四见到郭京,只怕第一时间就能认出这厮是个只会吹嘘的同类人,似郭京这样会耍嘴皮子的,东京城里挑一挑、选一选,怕是能找出上万人来。
孙傅便问什么是“六甲法”,郭京大言不惭,说只要是甲年出生的人,受他秘术,便可以刀枪不入。
孙傅大喜,当即将郭京引荐给了皇帝,赵桓久在深宫,何曾遇到过郭京这样的江湖骗子一般的人物,顿时也信以为真,授予他六甲神军都指挥使,赐金帛数万。
于是在赵桓以及孙傅的推动下,东京城内开始了大规模的统计,凡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年出生的男子,皆被选入六甲神军当中。
甲子年出生的人,已经四十三岁,甲辰年出生的才两岁,甲寅年还没到,上一个甲寅年的男子,都已经五十三岁了。
最终挑挑拣拣,只有五六百人被郭京看中,人数不够怎么办?孙傅又来请教,郭京装作为难地说:“我这秘术,非甲年之人不可。若用甲月,威力顿减;若用甲日,威力全无!”
孙傅热切地问:“甲月神兵,能击退贼寇否?”
“须我布阵施法,只恐擒不得王伦,擒一二贼将却也可以!”
孙傅顿时欢喜了起来:“若能胜得一二场,逼得梁山贼军北撤,将军就立大功!”
于是甲月出生的百姓青壮,很快被挑选齐全,郭京倒也不傻,这七千余人,都是壮年,各自披甲,开始接受军事操练。
刘无忌也终于被人点醒,便来寻孙傅,自称也会法术,什么法术呢?郭京会“六甲法”,能练就“六甲神兵”,他刘无忌自然就会“六丁术”,能练“六丁力士”!
郭京要七千七百七十七人,那么他刘无忌要六千六百六十六人,不过分吧?
皇帝赵桓表示不过分,于是刘无忌成为六丁力军都指挥使,也开始练兵。
很快地,京西北路蔡州出生的一名士兵,被上级军官推了出来,表示这位这就是孙大司马要找的杨式。
杨式会什么法术呢?他曾经梦遇太上老君点化,授他天书,能练“天关大将”二百人,以及“北斗神兵”七千人!
于是杨式被授予天关军都指挥使一职,可以从东京城内禁军挑选官兵点化!
李纲只是在家中休养了一天,等到他正式开始筹备京师防务时,突然发现,这东京城的禁军,怎么变得跟前几日完全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