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晨曦微露,金色的阳光透过厚重的云层,渐渐洒向大地。很快,新的一天就到来了。
李令月在自己的寝宫之中,宫女们忙碌地穿梭着,为她精心准备着。这些年的谋算与布局,让她早已具备了在朝堂上陪同上朝的资格。
她端坐在梳妆台前,神色庄重而沉静。宫女们为她梳理着如瀑的长发,插上精致的发饰。李令月望着镜中的自己,眼神坚定而自信。
不多时,她站起身来,华丽的公主朝服加身,那绣着精美图案的裙摆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她的不凡。她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袖,便准备随同唐高宗李治一起去上朝。
走出寝宫,微风轻拂,带来丝丝凉意。李令月抬头望向天空,心中暗暗道:“今日,便是关键的时刻。”
果然,一切就如同前一天李令月和上官婉儿所商量的那样。朝堂之上,气氛凝重,群臣肃穆。
户部侍郎李大仁迫不及待地出列,他神色急切,语气直接了当,朝着唐高宗李治拱手禀告道:“陛下!这些年天下大旱,百姓颗粒无收,国库空虚,我们大唐早就经不起与匈奴的大战了。太平公主享一国之荣,想来是愿意为了天下牺牲自己的。求陛下成全太平公主!”说完,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挺直了脊梁,长跪不起,脸上满是“大义凛然”之色,口口声声说是要为民请愿。
李大仁的额头青筋暴起,眼神中却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狡黠和得意。唐高宗李治听闻此言,脸色瞬间变得阴沉无比,他怒目而视,大声呵斥道:“大胆!竟敢说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话!”
李令月站在一旁,冷冷地看着李大仁,心中冷笑:“果然是你先跳了出来。”但她表面上却不动声色,只是静静地观察着局势的发展。
其实,对于李大仁此番的举动,李令月心中也早有猜想。这朝堂之上,风云变幻,人心难测。
想那户部,本就是诸多部门中油水最多的一个。但是,因着自己早些年的提议,对户部的诸多事务进行了整顿和改革,使得户部这油水便不那么好捞了。如此一来,自己自然是遭人嫉恨的。
此刻,李令月站在朝堂之中,神色平静,目光却深邃如潭。她微微仰头,看着那金碧辉煌的宫殿穹顶,心中暗自思忖:“他们终究是按捺不住了。”
微风从殿门外悄然吹入,掀起她的衣角。李令月轻抿嘴唇,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那笑容中带着几分嘲讽与不屑。
李令月神色冷然,目光如炬,她微微侧身,对着身旁的内侍文崇说道:“文崇,将东西都呈上来,让户部侍郎李大仁好好看看,这户部到底是有没有钱。”
文崇恭敬地应了一声,双手捧着一叠厚厚的账册,稳步走上前。此时,朝堂上的气氛愈发紧张,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文崇手中的账册上。
李令月挺直了腰背,声音清冷且坚定:“他李大仁究竟是何居心,要让匈奴那等蛮族如此折辱本宫。”她的眼神中燃烧着愤怒的火焰,那精致的面容此刻因着愤怒而显得更加威严。
李大仁见状,脸色瞬间变得煞白,额头上冷汗直冒,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慌乱。李令月紧紧盯着他,仿佛要用目光将他洞穿。
朝堂外,阳光耀眼,却照不进这充满权谋争斗的殿堂。
文崇双手稳稳地将账册呈了上来,那一本本册子仿佛承载着千斤之重。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过来,紧紧地盯着文崇手中的册子,眼神中充满了好奇与紧张。
当册子被翻开,展现在众人面前的便是这些年户部详细的库存记录。那一行行清晰的字迹,一组组精确的数字,如同锐利的剑刃,刺痛了李大仁的双眼。
“诸位请看,从五年前与东归阁的皇商合作以后,国库早就日进斗金,根本不会出现户部侍郎李大仁所说的国库空虚,不适合打仗。”李令月的声音在寂静的朝堂上响起,坚定而有力。
李大仁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他的眼神充满了惊恐和绝望,仿佛末日来临。
朝堂外,微风轻轻吹过,树叶沙沙作响,却无法缓解这紧张到极点的气氛。唐高宗李治的脸色阴沉得可怕,目光如电般射向李大仁。
群臣们交头接耳,低声议论着,看向李大仁的眼神中充满了鄙夷和愤怒。
李大仁呆呆地站在原地,满脸的不可置信,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太平公主李令月当年说要做册子记录收支,竟有如此深意。
此刻,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慌乱与懊悔,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断滚落,嘴唇微微颤抖着,喃喃自语道:“我怎就没想到,她不仅是在防我,还有以备她随时查验国库的情况,此女心机深沉,实在是可怕!”
他的身体不受控制地摇晃了几下,仿佛随时都会瘫倒在地。周围的大臣们纷纷投来鄙夷和谴责的目光,让他更加无地自容。
朝堂上的气氛压抑至极,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来,却无法驱散这弥漫的阴霾。李大仁望着李令月那威严而冷冽的面容,心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悲惨的结局。
最后的结果已经昭然若揭,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太平公主李令月最后会做出那样令人震惊的决断。
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李令月向前一步,身姿挺拔,目光坚定地望向唐高宗李治,声音清脆而有力:“父皇!此事是因我而起,儿臣想自己去解决。这匈奴常居我国西北方,便是天干年间,也时常南下劫掠我国。儿臣想借此机会,铲除匈奴,收复西北。”
她的脸上洋溢着决然与勇气,那明亮的双眸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让人无法忽视。李治微微一怔,看着眼前这个英姿飒爽的女儿,心中既欣慰又担忧。
群臣们交头接耳,低声议论着,对李令月的决定感到既意外又佩服。此时,阳光透过窗格洒在李令月的身上,为她勾勒出一道金色的轮廓,仿佛她是从天而降的战神,即将奔赴战场,扞卫大唐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