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慰问
作者:三十六楼看风景   猪肉西施她,干活比杀猪还丝滑!最新章节     
    甘露川只有先锋营和亲兵,没有一个是外人。
    故而。
    这个小卫所分到的粮食份额,甘将军决定以年终奖的方式直接发给到每一户。
    她是带着古千夫长他们这些首领们,亲自去发的。
    最先走访的,就是那些壮烈了亲人的军属们。
    她对死了男人的遗孀道:
    “嫂子一定要让家里的小子和闺女都进学堂上学,明年甘露川就会建起一座城郭,城里会开很多的商铺,还会有织造坊和绣房。
    嫂子要是愿意,制造坊和绣房都可以进去做工。也别愁养大孩子后,孩子们找不到事情做。家里只要有解决不了的困难,一定要让人知会我......”
    遗孀用手擦着眼睛,只一个劲点头:
    “昂家的日子好过着呢,孩子他爹虽然去了,但留给昂们娘仨的钱财足够花销几代人的,老大过几年成丁就能接他爹的军籍,两个小的现在每天都在学堂里上半天课。”
    “好!孩子想要在行伍里有一番作为,还得有一副好身体!回头我就让人,把我那些一百个亲兵小子们每日的食谱给你送来,照着上面的吃,养得壮壮的。”
    “哎,都听您的......”
    对那些死了儿子的老人,甘将军又是另一番说辞:
    “您的儿子是为了收复故土壮烈了的,我已经给侯爷写信,请他帮忙找位风水大师,来年会为先锋营的烈士们在甘露川附近择一片风水宝地。今后,但凡葬入这片烈士陵园的烈士们,将永享后世香火......”
    烈士。
    永享后世人的香火!
    对所有的军户来说,这是何等的荣耀。
    老人们听到这里怎能不动容?
    老妇人拉着她的手就不放,絮絮叨叨要说上好半天。
    向来清冷的甘将军,对上这些年长的老人,很是和煦且有耐心。
    甘露川因为家主的回归,提前进入了过年状态。
    关西的其它卫所,也很快热闹了起来。
    就在大年二十九的这天夜里。
    瓜州卫官兵们,大半夜就在移民那片地窝子附近吆喝。
    “猫冬的都出来个人听信咯,明早辰时,卫所的粮铺里就有粮食卖了哎!可千万别睡过头了!”
    当即就有不少脑袋从地窝子里钻出来,高声问:“军爷,真有粮呀?都是个什么价?”
    官兵们朗声回道:
    “上好的小麦一斤八文钱,大麦七文,黍、粟、青稞六文,豆类五文、枣干二十文、新鲜胡葱和胡萝卜三文......”
    地窝子里的移民们都以为自己听错了,连忙掏了掏耳朵。
    有人疑惑,也有人直接问出了声。
    关军叉着腰,豪迈回话:
    “昂今年才十九岁,怎能记不住这些物价?别瞎猜了,这些粮食都是罗刹将军从西域外的番商手里买回来的,卖你们的价钱都是原价!
    价是这个价,但也不是没条件的!
    粮食类的,六口包括六口以上的人家一次限购一百二十斤,六口以下的限购一百斤。豆类和枣干每户限购十斤。胡葱和胡萝卜每户限购二十斤。往后,每个月可以买一次。”
    有男人激动的大叫:
    “这个量也不少!”
    “军爷,我家没钱买粮,能不能赊账啊?我和我儿子明年继续去哈密新城搬砖去。”
    “当然可以赊账了!不过,千夫长说了,每户只能赊五百文钱的量!”
    移民们顿时都兴奋了起来。
    地窝子里,有人家点了油灯。
    男人大声嚷嚷:
    “老大、老二,你们明早卯时就起床,跟着老子去粮铺里排队。我们全家八口人,可以买一百二十斤小麦、十斤黄豆、十斤枣干、二十斤胡萝卜和二十斤胡葱哩!
    让我算算,让我算算,唉哟,得要一千三百三十文!”
    妇人赶紧扯了扯男人的衣袖:
    “不是能赊五百文的帐么?先赊满,余下的八百三十文咱再用自己的钱付账!反正粮食和菜都是耐放的,能买多少就买多少!”
    主要是真便宜。
    关内好几年都没有这么便宜的粮价了。
    遇到这样的好事,大伙儿多多少少都犯了囤物癖。
    唯有小孩子关心:“娘,明儿就是除夕夜了,能不能用枣干和葡萄干给我们做一个糕糕吃?”
    当娘的这会儿心情美滋滋,大手一挥:
    “做,做!明早爹和哥哥们买了麦子回来,就让他们赶紧给磨成白面去,晚上就给我家幺儿晚上蒸一盆甜甜的红枣糕糕吃!今年的年夜饭,娘给包羊肉饺子,再用胡萝卜和恰玛古炖一个羊肉汤好不好?”
    又是糕点、饺子,又是肉汤的,再没有比这更好的除夕夜了。
    乐得光着屁股在大坑上蹦蹦跳跳。
    睡什么睡。
    全家都动了起来。
    当家男人,赶紧找了家里来关西后领到的户籍册子,小心的把册子揣在里衣兜里。
    就怕去排队半晌,临到跟前忘记带这个了。
    妇人则翻着家里的麻布袋子仔细检查,有那口子大些的,就急着布来缝补上。
    上了年纪的,这一晚根本就没眨过眼。
    他们觉少且浅。
    生怕一睡就睡过头,错过了排队的好时机。
    一旦听到地窝子外头有脚步声,就催着自家儿子赶紧爬起来跟着排队去。
    真的是。
    天寒地冻的。
    早起,地窝子门口还堆满了雪,昨晚又下了一场大的。
    真的。
    就这样的天气,出地窝子都需要勇气。
    好些人家除了大人早起倒屎尿盆的,老人和孩子已经有好些半个月没出地窝子的了。
    且猫着呢。
    值夜的关军一看移民和军属们的架势,赶紧派人去知会了粮铺的管事。
    “别睡了,反正粮食都是照着人口结构给的。早点卖完,早点收摊。”
    气得管事吹胡子瞪眼:
    “看看现在是什么时辰?外头天都还是黑的呢。谁家粮铺这个点开门的?”
    “不然怎么办?这么冷的天在外头等上一两个时辰,真能把人给冻坏的。风寒可是传染病!”
    是啊,他们能传给谁?
    军属们的地窝子离这些移民的也不远。
    谁家没有孩子和老人?
    得!
    管事闭了闭眼,起来的干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