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是什么良策呢,房玄龄直接就懵了。
“武士彟,这可是陛下的口谕啊,你好好说。”
武士彟也是气不打一处来,合着工匠的地位低下,人家跑路了,到其他地方谋生了,你还得把人抓回来不成?
交州那个地方好啊,竟然给工匠前途,一看就是懂的人啊。
武士彟乃是商贾出身,这辈子最成功的生意,自然就是对李唐的投资。
当然,他听到房玄龄说起工匠迁徙的事情之后,看到那交州招纳工匠的告示之后,心里面也是颇有感慨的。
要知道,工匠越多的地方,越是容易赚钱。
官员越多的地方,那钱都跑官员手里了。
“陛下一生壮志凌云,从未有过悲伤之色,这一点从他的诗文之中可看出端倪。”
李世民这辈子,要么就是在赢,要么就是在赢别人的路上。
他想做的事情,大部分都能做成,他想打的人,大部分已经被打的跪地唱征服了。
武士彟跟随李唐多年,最清楚这一点。
“如今工匠短缺,是鲜有的让陛下受挫之事,房相,你我就不必插手了。”
房玄龄脑门上的问号如同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快把脑仁儿给冲走了。
“武士彟,你说清楚,这可是抗旨啊。”
“老房,这哪里是抗旨,这工匠往哪里跑,咱们管不住啊,该招纳就招纳,能不能招纳来,你心里还不清楚么?”
房玄龄错愕,是啊,交州那边给安家费,给路费,还给前途,这条件,天下工匠,但凡有得选,那一定会去交州啊。
别说工匠了,就是他房玄龄,若是生在工匠之家,怕是也要这么干。
半个月后,交州城外寒山寺里,李愔手持三炷香,插在面前的香炉里,随后抬头看向了头顶的佛像。
“明日开船,若是不顺,我就让你下去跟龙王好好聊聊,看看你俩到底谁管事。”
麒麟和尚站在一旁哆嗦着,大殿里就李愔和麒麟和尚两人,这虎狼之词,听的他是心惊胆战。
殿下恐怖如斯,竟然对佛像发号施令,难不成,这佛像真的能听懂?
难道说,海里真的有龙王?
李愔背着手,头也不回,上了高头大马,一路朝着海边而去。
一路上,路边的椰子树时不时摇晃着脑袋,海风吹过,像是在欢迎李愔检阅。
海边,上千名工匠,三千名护卫,此时严阵以待。
红绸铺路,鞭炮齐鸣。
骆宾王和魏征站在海岸边,身后巨大的船,宛如巨兽伏在海上。
“造船之事,老师已经全部交给我了,本不应该打扰老师,可今日上龙骨,按照海上习俗,必须要请老师过来观看盛景。”
骆宾王神色激动,胡子已经长的像是野人一般。
魏征没好到哪里去,哪里还有先前那站在朝堂上和李世民铿锵对峙的时候,那份风采。
两人都因多日连续在暴晒之下的缘故,肤色从之前那种地窖里的白皙,不健康的惨白,到如今,黝黑之中带着光泽,一张嘴,笑出来,那跟昆仑奴已经不相上下了。
“殿下,这些日子,我也跟观光一起做了不少事情,这么说吧,这条大船,观光是负责指挥大伙干活的,我魏征,就是带着大家伙干的那个。”
魏征摸着胡子,满眼都是从李世民那里得不到的那种满足。
人世间的最大欣喜莫过于在某个领域,毫无顾忌,肆无忌惮的发挥自己的才智。
魏征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快乐,每天啥也不干,就带着人琢磨怎么造船,哪怕他连造船也不干,就这么坐在大海边,那都是一种幸福。
这不比在朝堂上富贵险中求来的自然?
这不比出谋划策,锦囊妙计,被嗤之以鼻,眼睁睁看着天翻地覆来的有意思?
“魏征,你看看,我就说你肯定能在交州这个地方找到自己的事情的,你看怎么着,这不就来了么。”
李愔当即就拉着魏征胳膊,亲切的开始洗脑……不,慰问。
“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也曾知道你过去的事情,那时候我李愔虽然小,可我其实很明白,不是你魏征不行,而是你魏征跟的人不行啊。”
“殿下,这是不是就是你提到过警醒我们的那个,三家姓奴?”
人群里,张象探着大脑壳一脸智慧的模样,眼神也带着智慧。
李愔听到这个“三家姓奴”,心里面咯噔一下。
不是,张象太鲁莽了,魏征还是要回长安的。
“肤浅,粗鄙,张统领,你读点书吧,那叫三姓家奴!讲的三国之时吕布吕奉先的事情,切,就你这点墨水,也想嘲讽于我,你是不是想吵架?”
至于为什么不是想打架,那魏征肯定不能直截了当说自己打不过张象。
张象嘿嘿笑着:“魏刺史果然有见地,不俗不俗。”
小插曲过后,李愔则是走上船架,然后就注意到了不同的地方。
这船只在建造的时候,骆宾王竟然动用了铁皮。
浑然的铁皮,包裹着巨大的橼木,就这么形成了一头隐约散发着杀意的巨兽,在阳光之下,闪耀着寒光。
随着李愔下令装龙骨,身后的工匠们欢呼起来,光着膀子,抬着龙骨上船。
不远处,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当然,这鞭炮动静是不小的。
这一幕,就连老黄都有些感慨。
“今日只是一个雏形,便已经如此巍峨,他日这船建造完成,那不得直接飞上九天啊,不会飞到玉皇大帝那里去吧。”
老黄说这话的原因是,民间有传闻,但凡造好大船,乘船入海,月圆之夜,便可以直通九霄之上。
虽然只是唐朝这时候的志怪小说里面的东西,但架不住真有人相信。
每年海边的人都会在月圆之夜看到不少人站在海面上,陈哲小船,嘴里发出嗷呜嗷呜的叫声,仿佛在孤狼啸月,又像是在那发癫。
交州这个地方,最不缺的就是颠佬。
突然,李愔钻进马车的时候,想起来一件事。
“老黄,我问你,长安那边的工匠,是不是该到了?”
老黄心头一震:“是啊是啊,第一批,应该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