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代人写诗词不如古代了?】
刷到这个视频的一瞬间,周筱的好奇心就被牢牢抓住了。
“是哦,为什么呢?”
要说诗词吧,每一次看到唐诗宋词,周筱都感觉好厉害,好有感觉,好有内涵。
一种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感觉油然而生,但你要说自己写吧,那简直就是灾难。
说不好听点,比之乾隆张宗昌还不如。
“嗯,至少我还是很会欣赏的。”周筱大言不惭道。
与此同时,历朝历代老祖宗们抬起头来。
“哦,后世人写诗词很差吗?不会吧!”
按理来说,一代一代积累发展,写诗应该很简单才对啊。
更何况,后世教育水平那么发达,一众古人纷纷表示不应该啊!
然后就看到天幕之上,一个老师在给学生讲课。
【如果我们的语文从小这么训练的话,到现在为止,同学们,你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诗集。
为什么骆宾王七岁就能作诗?我们现在十多岁还不能写诗呢?
因为我们很少有人掌握基本韵律,比如说用“书”组词,我们会写读书,看书,书桌,然后老师给我们一个满分,你们觉得有问题吗?同学们……】
“啊!有什么问题?”周筱不解的说道。
历朝历代。
一众古人看着天幕,挠挠头。
“后世人都是这般读书的嘛?”
“是啊,为何要这般组词?有点呆瓜了。”
天幕。
【“那你们知道古人是怎么做的嘛?
看着啊,为什么我们写不出来好的东西,就拿山为例,我们来看看古人的私塾是怎么教的。
山,如果你组词是大山小山泰山那你就错了,我们先要弄清楚,山是平声,对不对,那么如果山在前面,我的要求是平平,或者我要求山在前面的平仄……”
山 ___ , 山 ___。
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个山,后面画了个横线,等待新的字来组成词语,然后又写了个山,再画了个横线。
___ 山,___ 山。
“那么如果山在后面,我再要求平平,山在后面我要求仄平,怎么组词?”
老师指着第一个山在前面的平平道:
“山川可以,山水可不可以?不可以对不对,因为它不是平声,是吧,你看在这个过程中,你是在动脑子的,那我们平时有这样动脑子嘛?没有,对吧。
但若我们用古人的方式,你看是不是每个词都在动脑子。”
说着,老师指着山在前,要求组平仄的横线道:
“所以你看这个是不是就可以用水了,对不对。”
说着又指着山在后的平平组词横线,道:“同理,这个我们是不是可以组青山,那后面这个仄平,是不是可以组泰山?可以对吧。”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大脑是在搜索这些词汇的,从认识字开始,长此以往的练习,所谓熟能生巧对不对。”
“好,那么接下来,不要眨眼啊!我们刚刚是不是组了个“青山”,是平平对吧,那么水是不是个仄声啊,那么组合一下,是不是再填一个仄声,就变成四个字了?”
青山___水。
“填什么?可以填绿对吧,那青山绿水就出来了对不对,这是什么?是不是平平仄仄,那还可以加一个什么声就变成律句了?”
青山绿水___。
“比如加个平声,那么加什么?加前可不可以?可以的,对吧,你看,是不是就得到一个律句了。”
“如此,再来三句,压个韵,一首律诗是不是就出来了?”】
“好有道理哦!”看了看这个视频,周筱颇为认可道。
“啊这!”
历朝历代,一众古人傻眼了。
“这后世人是如何学的音律的?感觉弱爆了啊!这不是轻轻松松简简单单嘛?”
一众古人纷纷鄙视。
就在这时,周筱不知是不是对写诗来了感觉,直接搜索起拼音来。
然后一众老祖宗们就看到天幕上,出现了一大啪啦符号。
【声母共23个,b、p、m、f、d、t、n、l、g、k、h、j、q、x、zh、ch、sh、r、z、c、s、y、w。
单韵母:a、o、e、i、u、u
复韵母:ai、ei、ui、ao、ou、iu、ie、ue
特殊元音韵母:er
前鼻韵母:an、en、in、un、un
后鼻韵母:ang、eng、ing、ong】
“这是?”
一众古人纷纷好奇。
“声母?韵母?”
然后就看到天幕上,一个女声开始讲解。
【将声母和韵母组合起来拼读,就可以拼读各种字词了,同时要注意声调……】
随着天幕上不断的讲解,一众古人瞬间炸开了锅。
大唐。
李世民指着天幕,对着长孙无忌等人,激动道:
“诸位爱卿,这拼音真是造福万民之福利啊!”
“确实,若能普及,将会大大提升百姓识字率,对科举更是一大阻力。”
房玄龄等人纷纷点头,都看出了这拼音带来的便利。
这比之直音法和反切法要更容易掌握,也很容易拼读,简直就是启蒙必备之物。
大明。
朱元璋下令道:“这将这拼音抄录下来,朕要好好研究研究。”
明太祖很是兴奋。
咱从小没读过什么书,既然有这等便利之物,一定要让天下百姓好好学习。
大清。
康熙砸吧砸吧嘴,一个一个的跟着拼读这天幕上的字母,兴致越来越高昂。
“这帮后世人有点意思,竟将这西方字母做成了拼音,不错不错,若能与真的字典结合,那简直就是再完美不过了。”
康熙这一刻,被拼音歌牢牢的吸引住了。
大秦。
始皇帝看着天幕,念念有词。
“一迎嬴,只嗯政,得啊大,妻一银秦,乐一李,丝,李斯,哈哈哈,有趣有趣,太有趣了,朕一统天下,正需要这个东西来稳固六国语言,甚好甚好!”
“李斯,将这拼音抄录下来,仔细推敲推敲,然后制作成统一,传遍天下。”
虽然天下人已经知道了,但,国家推行起来,那可就不一样了。
于是乎,历朝历代古人纷纷抄录,推行统一标准。
三国时期。
曹操嘴唇上下蠕动,上嘴皮打下嘴皮,跟着天幕念。
“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哎呀呀,真好!”
“确实好,这下子,世家贵族怕是要大受打击咯。”
以后读书写字不再是士族专属啊。
大唐。
李白拉着杜甫,一脸疑惑道:“鸡七夕真淘气,见到鱼眼就挖去,哈哈哈,有趣有趣,子美啊,你说这后世人拼音如此便捷,为啥不会作诗呢?”
杜甫:“可能学废了吧。”
“啧,这不就是家常便饭嘛,端起碗,拿起筷子,张开嘴,咀嚼,吞下去,多简单,那些个字眼也一样啊,一一对应,组合在一起不就是一首诗了,简简单单嘛!”
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