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诸葛亮的历史地位有多大?
作者:晓莹姐姐   直播:我的手机被古人窥屏了最新章节     
    中午,周筱点了外卖,放下了游戏,开始刷视频,放松放松。
    天幕上,弹幕清一色的都是:
    <主播,是不是该看孙悟空了啊!>
    <是啊是啊,游戏我们玩不了,但是孙悟空最后怎么样了?我很想知道。>
    但周筱并未转头看弹幕,而是打开了短视频app。
    【诸葛亮的历史地位有多大?】
    看到这一标题,历朝历代古人纷纷侧目。
    诸葛亮?
    有多大?
    能比我大?
    不少古人发出疑惑。
    特别是,一众帝皇,都想知道自己与诸葛亮比,谁知名度更高。
    虽然前面有说过诸葛亮乃是三国第一谋臣,但,臣子能和帝皇比吗?
    三国。
    几道身影围坐一团。
    仔细一看,正是刘关张三兄弟,而第四人,却是诸葛亮,没错,自从上次天幕之后,刘备等人就去请诸葛出山,而现在,诸葛亮已经加入了刘备一伙。
    此刻,刘备看着天幕上的标题,很是开怀。
    “孔明啊,又说到你了。”
    “主公,这些都是次要的,当务之急还是统筹兵马,先取荆州,站稳脚跟,谋划北上啊!”
    他一出山,就开始了各种谋划,此刻,几人正在商议接下来的战略。
    看着这一标题,都流露出好奇,但,孔明却并不是很在意。
    名声都是打出来的,与其在意后世的名声,还不如此刻多做点实事。
    其他三国势力也是纷纷抬头,都想知道这号称三国第一谋士的卧龙诸葛亮,到底有多大的名气。
    而三国之后的朝代,则大多都是佩服居多。
    【诸葛孔明,以一己之力,抬高一个姓氏智商的人,君不疑臣,臣不负君的典范。
    为了报答知遇之恩,一辈子殚精竭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更是同时进入文武两庙的两人之一。】
    天幕上,各种版本的诸葛孔明映照诸天,使得历朝历代看清诸葛武侯的形象。
    “哦?这就是诸葛亮嘛?”
    “很符合孔明的形象啊!”
    “我心中的孔明,大概就是如此了吧。”
    “不过,这个抬高一个姓氏的智商,怎么个抬高法?”
    还有,不知这文武两庙都有哪些人。
    似乎能进这个庙,很是流啤啊!
    大唐。
    李隆基也是一脸懵。
    “有这回事?”
    他明明只让丞相进武庙啊!
    “诸葛孔明当得起这个殊荣。”雍正肯定道。
    文庙就是他叫进去的。
    【甚至可以说, 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如果到了诸葛亮那个地位,会选择做王莽,再次也会当霍光,而他始终当他的诸葛亮,他是忠心,清廉的代名词,与司马懿对比……】
    这话一出,大汉君臣瞬间就知道诸葛亮的地位。
    霍光更是咧了咧嘴,他虽是忠臣,但他知道自己家里人都是什么德行。
    王莽更是一脸的无所谓。
    篡位怎么了?
    要不要问问赵匡胤为何黄袍加身?
    身不由己得嘛。
    三国。
    司马懿撇撇嘴,人各有志,有必要踩一捧一嘛?
    <人妻曹:说得我都想认识认识了。>
    作为同时代人,谁不想见一见当世第一人呢。
    若能为我所用就更好了。
    <草鞋供应商:相信你很快就能知道了。>
    刘备现在就是很高兴,有此助手,何愁天下不平?
    就连关张二人,这一世都没有对孔明小瞧半分,年轻怎么了?
    年轻不是更能证明实力嘛?
    【甚至,诸葛丞相还与佤族的祖先有着一个古老的约定,即为汉朝看守南大门。
    这一约定起源于诸葛亮南征时期,当时佤族的祖先为了感恩诸葛亮的恩德,承诺将世代守护中国的南大门。
    于是,千年之后,英国殖民者入侵我国云南,企图夺取银矿时,佤族人民在胡玉山等首领的领导下,牢记与诸葛亮的约定,坚决抵抗,最终迫使英国人撤回缅甸。
    在这场抗英斗争中,佤族人民展现了深厚的爱国精神和勇敢无畏的民族气概……
    甚至于,曾经四川规划路线要经过昭烈庙时,昭烈庙被迫需要搬迁,而市里领导不想,但是压力很大,于是开会讨论该怎么办,有个人冒了句“能怎么办,武侯祠还在里面呢,不能搬”。
    结果就因为这样,市政规划改道了,千年后诸葛亮还在保护自己的主公刘备,真的,我哭死……】
    天幕上,播放着诸葛亮七擒孟获的场面。
    天幕下,历朝历代佤族百姓看着天幕,对诸葛亮鞠躬,以表敬意。
    三国时期。
    刘备拉着孔明的手,泛着泪花。
    “主公,不必多言,这些都是作为臣子该做的……”
    看着刘备感动的眼神,诸葛孔明一个头两个大,咱感动归感动,能不能别动不动就哭啊!
    <痞子皇帝:真乃我大汉之福。>
    刘邦也被这一幕感动了。
    这简直就是萧何加张良的结合啊!
    <天策上将二凤:诸葛武侯虽无魏武之勇,但武侯之谋,举世无双!>
    李世民给了极大的肯定。
    <诗圣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孔明千古名相也!>
    杜甫也是给予了高度评价。
    <大唐谪仙人: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
    李白排好了队形。
    <李商隐:管乐有才真不恭,梁父吟成恨有余。>
    <杜 牧:子夜星才落,鸿毛鼎便移。>
    李杜发了感想,小李杜也不落后。
    <元才子:那我也不能落后,英才过管乐,妙策胜孙吴。>
    元稹这诗句一出,历朝历代古人坐不住了。
    三国。
    曹操暗暗皱眉。
    “有没有这么夸张啊!”
    同为丞相,敢说比管仲还厉害?
    还有妙策胜孙吴?
    是孙膑和吴起?
    够狂妄的啊!
    春秋战国时期。
    管仲乐毅等人无奈一笑,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没办法的事。
    孙膑吴起也是无所谓。
    “只能说,这孔明深得民心啊!”
    【这么说吧,中国通史100集,三国占3集,其中诸葛丞相独占一集,这就是丞相的分量……】
    “霍,这个确实流啤!”
    这不就是说他一人占了三国的三分之一嘛?
    这一句话直观的看出了诸葛亮的历史地位。
    <开局一个碗:诸葛武侯虽未北伐成功,但其乃文武兼资的奇才,难以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
    朱元璋可谓是非常推崇孔明的。
    若孔明是自己的丞相,自己绝不会对其有疑心,更不会对其动手。
    <诗王白二十二: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襟。诸葛武侯之功绩,难以言表。>
    白居易发表了看法。
    大宋,范仲淹也是一脸佩服:“留侯武侯者,将相俱能任。”
    苏轼:“诸葛来西国,千年爱未衰啊。”
    不谈现世,在古代,诸葛孔明可谓是得到了历朝历代古人的认可。
    【可惜啊,那个鞠躬尽瘁,出师一表真名世的丞相,在北伐的路上逝去了……】
    天幕上,播放着唐老师扮演的诸葛丞相,抬头望天,绝望地高呼:“悠悠苍天,何薄于我!”
    天幕下。
    诸葛亮难得的沉默了。
    “这一次,能成功吗?”
    历朝历代对他越是赞扬,他越是感到压力如山啊!
    “孔明莫要多心,都说功成名就,你没有功成都有如此身后名,这一世我们仔细谋划,定能翻盘。”
    刘备开导道。
    大不了,换太子。
    “军师,关某不善谋略,但为大汉计,为国事计,以后,军师但凡有所吩咐,关某万死不辞。”
    一向骄傲的关二爷也做出决定。
    “俺也一样!”张飞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