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沙漠上空的星斗
作者:酉悦沐   弘未来人生最新章节     
    阿拉善与收养的孤儿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被称为“国家的孩子”。
    20世纪60年代初,新中国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江南地区尤其是上海、江苏、安徽等地出现了大量弃婴,孤儿院里的孩子们面临着营养不良的严重威胁。为了拯救这些孩子,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和政府主动请缨,决定将这些孤儿接到内蒙古大草原上生活,承诺“接一个活一个、养一个壮一个”。从1958年到1963年,共有3000多名孤儿被送到内蒙古,其中一部分被阿拉善家庭收养。
    “阿拉善”在蒙古语中意为“五彩斑斓之地”,寓意着色彩缤纷、多样化的景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阿拉善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地区。它东、东北与乌海、巴彦淖尔、鄂尔多斯三市相连,南、东南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毗邻,西、西南与甘肃省接壤,北与蒙古国交界。其名称源自古代蒙古语,有着丰富的含义和象征,表达了这片土地的自然和文化多样性。
    在阿拉善,朋友说,这里的额吉讷旗,和酒泉很有渊源。额济纳旗与酒泉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特别是在铁路建设、航天发射和历史联系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具体如下:
    铁路建设的渊源
    清绿铁路的建设:为了支持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建设和运输需要,1958年开始在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建设清绿铁路,这条军用铁路从兰新线的清水站引出,穿越戈壁滩,直到额济纳旗的东风基地。
    酒额铁路的发展:2017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中,酒泉至额济纳旗铁路被纳入其中。2021年年底,酒额铁路东风段正式开通运营,成为连接酒泉市与额济纳旗的重要交通通道。
    航天发射的渊源
    导弹试验基地的建立:1958年,为了加强国防建设,我国决定在额济纳旗建立首个综合性导弹试验靶场,即后来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这个基地不仅用于导弹试验,还成功承担了“东方红一号”和“神舟”系列飞船的发射任务。
    东风着陆场的作用:额济纳旗的东风着陆场依托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建设,自神舟十二号任务以来便成为载人飞船的着陆地。这种设计既降低了着陆场建设和维持费用,又保持了强大的搜救能力。
    历史联系的渊源
    行政区划的变迁:额济纳旗在民国时期曾归属宁夏省管辖,1949年后一度划归酒泉专署,后因行政调整多次变动归属,最终于1979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这种行政上的变迁使两地在历史上有着紧密的联系。
    经济补偿的机制:额济纳旗在航天发射基地建设初期做出了巨大牺牲,牧民们搬迁为导弹试验场地腾出地方。作为补偿,整个发射中心的税收都交给了阿拉善盟。
    综上所述,额济纳旗与酒泉之间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还在现代交通和航天事业中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这不仅是两地友好往来的结果,也是国家发展大战略的一部分。在未来,这段渊源有望继续深化,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利用休息之余,我们还去了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这是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内的一个世界级地质公园,于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地质公园,成为全球唯一一座以沙漠为主体的地质公园。具体如下:
    公园概况
    位置构成: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的阿拉善盟境内,由巴丹吉林、腾格里和居延三个园区及其所属的10个景区组成。
    景观特色:公园以其独特的沙漠、戈壁地质景观而闻名,全面反映了中国西北地区风力地质作用形成的各种典型地质遗迹。这里不仅有高大的沙山、鸣沙、沙漠湖泊,还保存了丰富的风蚀地貌、古生物化石等。
    建立时间:公园于2005年被正式命名为国家级地质公园,2009年加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
    主要园区
    巴丹吉林园区:包含巴丹吉林沙漠、曼德拉岩画、红墩子峡谷、海森楚鲁风蚀地貌等四个景区。此园区以其高大的沙山、鸣沙和沙漠湖泊为主要特色,是世界最高的沙峰必鲁图峰所在地。
    腾格里园区:包括腾格里沙漠、吉兰泰盐湖、敖伦布拉格峡谷等景区。多样的沙丘、沙漠湖泊和峡谷景观是其主要特色。
    居延园区:涵盖胡杨林、居延海和黑城文化遗存等景区。以戈壁景观、胡杨林和古城遗址为主,展示了丰富的生态资源和人文历史。
    地质研究与环境教育
    科普教育:公园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宝库,也是地质研究和环境教育的重要基地。管理局定期开展科普活动和专题讲座,出版科普丛书,增强公众对地质遗迹保护的意识。
    地质遗迹调查:近年来,公园完成了巴丹吉林园区地质遗迹调查项目,详细记录和分析各类地质遗迹,为科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旅游观光与设施
    游客体验:公园设有多个景区,供游客观赏沙漠美景、探索岩画群、游览胡杨林等。建议游玩时间为4~5小时,适宜全年游览。
    交通住宿:各园区交通便利,公路、铁路和航空多种方式可选。附近有各类住宿设施,满足不同游客需求。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保护:公园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实施多项生态保护和恢复项目,确保地质遗迹和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社区参与:公园管理局积极与当地社区合作,推动社区参与生态保护和旅游发展,助力地方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不仅以其独特和丰富的地质景观而着称,还在科研、教育、旅游和生态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公园将继续发挥其在全球地质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示范作用。对游客而言,这里不仅能体验沙漠的壮丽风光,还能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知道我们到来,巴特的姐姐家特意用一只羊来迎接,为何古代叫:一头羊,一头牛,一匹马?古代祭祀的动物包括牛、羊、猪,这些动物被认为具有重要的祭祀价值,并在不同的祭祀等级中使用。
    在最高级别的祭祀中,使用“太牢”,包括牛、羊、猪三牲全备。次一级的祭祀则使用“少牢”,包括羊和猪。这些祭祀用的动物被称为“牺牲”,并且对它们的头角、肢体完整,身体健康肥硕有严格要求。
    这种选用特定动物进行祭祀的做法,不仅体现了这些动物在古人生活中的经济和社会价值,还反映了古人对祭祀活动的重视和敬畏之心。例如,牛因其能干活(如拉车耕地)并提供肉、皮革及筋角而被重视;羊作为祭祀用品也具备一定的代表性,尤其在其毛色的讲究上。
    蒙古包是蒙古族特有的民居样式,其形状外观呈圆形,带有圆锥形的顶部。
    蒙古包的结构包括门、天窗(蒙语“套脑”)、网状支架(蒙语“哈那”)和椽子(蒙语“乌尼”)。这种结构不仅便于搭建和拆卸,还能在游牧生活中快速迁移。蒙古包的材料主要取自当地,包括木材、毛毡和绳索等,这些材料易于获取且适应高原环境。
    蒙古包不仅是蒙古族游牧生活的实用居所,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内部空间以火炉为核心,象征着家族的传承与温暖。蒙古包的各部分连接精巧,外形圆润柔和,可以减少风沙的侵蚀,同时具备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条件。
    “方主静,圆主动”是中国古代哲学中对几何形状特性的一种象征性描述,其中“方”代表静止和稳定,“圆”则象征运动和变化。
    这个观念可能与古代宇宙观有关,认为天圆地方,天代表时间、变化和运动,地代表空间、静止和稳定。这种哲学思想也体现在建筑和文化中,如中国传统建筑喜用方形布局,而园林设计则偏好圆形和曲线,以表现自然之美。
    蒙古铁骑统一中原的历史事件是在13世纪,成吉思汗及其后代通过出色的军事战术和强大的骑兵力量,最终推翻了宋朝,建立了元朝。这一历史变革不仅改变了中国的政治格局,也对后世的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巴特的父亲,虽然88岁,但是能喝能吃,也很高兴,晚上还唱起了歌。巴特说,父亲很久没有来这里了,特殊的兴奋。
    这里的羊肉,一点也不膻气,纪中石是第一次来到沙漠中的蒙古包,蒙古草原上的饮食习惯深受其独特的自然和文化环境影响,其中羊肉、酒精饮品和茶的食用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交意义。
    在蒙古草原上,羊肉是主要的肉类食品,因其营养丰富且易于在当地环境中获取。蒙古人通常采用烤全羊或手扒肉等方式烹饪羊肉,这些烹饪方法不仅能保留肉的原始风味,也适合在户外游牧生活中施行。喝酒在蒙古文化中同样占据重要地位,传统的酒精饮品如马奶酒(kumis)和伏特加,常在节庆、仪式或欢迎宾客时饮用。这种饮酒习惯不仅是享受,也是社交和庆祝的重要部分。
    喝茶则是蒙古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奶茶。蒙古奶茶通常用羊奶或马奶制成,加入茶叶和有时盐或其他调味品。喝茶的时间往往是家人和朋友聚会交流的时段,具有深厚的社会文化意义。
    总的来说,蒙古草原上的饮食文化不仅仅是营养的供给,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展现和文化传承的方式。这些饮食习惯与蒙古族的历史传统紧密相连,体现了蒙古族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对社会关系的维护。
    席间,有两样食品,纪中石很感兴趣,锁阳和沙葱。锁阳(也称为沙漠人参)和沙葱是两种在蒙古草原及西北地区常见的特色食材,它们不仅具有独特的风味,还被视为具有药用价值的健康食品。
    锁阳是一种寄生植物,常在沙地或荒漠地区发现,因其具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的功效,被誉为“不老药”。它的药用价值使得锁阳成为许多传统菜肴和药材汤的独特成分。
    沙葱则是草原上的一种野生蔬菜,因其生长在沙地环境中而得名。沙葱的口感脆嫩,常被用来做凉拌菜或作为烹饪时的调味料,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对健康有益。
    在蒙古草原的饮食文化中,锁阳和沙葱不仅因其独特口味和健康益处受到欢迎,也体现了蒙古族利用当地自然资源的生活方式。这两种食材的使用,显示了蒙古族对自然赋予的资源珍视及其在传统医学和饮食中的实际应用。在一些特别的宴会或集体活动中,这些食材会作为代表当地特色的美食,展现蒙古族的饮食文化和待客之道。
    还有意思的是,在这里,没有厕所,在广袤的草原上,传统的蒙古包(游牧帐篷)周围可能不会设有常规的厕所设施,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
    游牧生活特性:传统的蒙古族游牧生活需要频繁移动,这使得建造固定的厕所设施变得不实际。因此,蒙古包周围通常不会设有固定的厕所。
    环保与自然:蒙古族生活在自然环境中,他们倾向于以一种尊重和保护环境的方式生活。在草原上,人们可能会选择更自然的方式解决生理需求,例如使用大自然提供的隐蔽地点。
    卫生处理方式:在没有传统厕所的情况下,蒙古族人会采用其他方法来处理人类废物。例如,他们可能会挖坑作为简易的旱厕,或者将废物作为肥料处理后用于土地。
    文化习俗:在一些文化中,与大自然直接接触被视为一种纯朴的生活方式。在草原上,这种生活方式帮助保持了土地和水源的清洁。
    现代变迁:随着现代化的影响,许多蒙古包所在地现在可能已经有了更为现代化的设施,包括为游客设立的厕所。但这在传统和偏远的草原地区仍然不太常见。
    尽管在外界看来没有厕所可能带来不便,但蒙古族的传统生活方式是适应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典范。对于游客而言,了解这些习俗是体验和尊重当地文化的重要部分。
    巴特和纪中石酒足饭饱之后,已经是夜间了,二人来到蒙古包外,要看星象,决定明天的穴位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