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3天(2019年8月22日,星期四)——专注度训练
好久没复习乐理知识了,今天晚上爸爸决定带我做一个“节拍练习”。
我对这个建议非常支持,我觉得节拍练习可比写字练习轻松多了,而且还挺有意思的,所以非常开心地去拿了纸笔来让爸爸给“出题”。
爸爸练乐器已经三年多了,他对于乐谱、节拍、“节奏型”这一类的乐理知识已经十分熟悉了,要想辅导我完全不在话下。
爸爸很快在纸下写了一条节奏型,只有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和全音符。
这个非常简单,只是为了让我复习一下拍型、各种音符的时值还有节拍的打法,我很顺利地完成了这条练习。
第二条,爸爸稍微增加了难度,加入了八分音符。
这个已经有点儿“超纲”了——之前乐队老师发的教程视频里没有包含八分音符的节拍打法。
但是在爸爸的简单指导之下,我很快掌握了这个新知识,又完成了练习。
接下来爸爸就有点儿“为难”我了,他又增加了“切分音”的知识点。
这个半拍起、后半拍进的节奏型,对于我这个“纯粹的新手”来说确实有些过于复杂了,爸爸自己也是练了好久乐器之后才学到这个知识点的呢。
果然,我被难住了,即使爸爸反复讲解,又示范了好几遍,我还是练得“磕磕绊绊”。
爸爸让我自己好好练练,然后他就开始看电视。
电视里在说相声,我一边练习一边跟着笑,爸爸很不满意,让我“向后转”背对着电视不要看。
可是爸爸用余光发现,我虽然背对电视,可偶尔还是忍不住会转过头“偷瞄”电视,看来还是控制不住自己。
爸爸很严肃地问我:“是不是一定要把电视关上才能不会影响到你?”
我没说话,不过心里确实是这么想的。
每回我写作业的时候奶奶都得把电视关上,也不能用手机看视频,否则我就一定控制不住自己,注意力一定会被分散掉。
可是爸爸说,自己要集中注意力,总不能依赖外界不发出任何声音吧?
现在家里人都能为了不影响我而“禁声”,以后在学校、在办公室、在公共场合,不可能所有人都这么“照顾”我的!
爸爸说得有点儿严厉,我又有点儿要掉眼泪,爸爸一看赶紧缓和了语气,开始给我“讲道理”。
爸爸说,有些人在参加考试之前,专门要去车水马龙、人流熙攘的大街上去看书复习。
这让我听得很惊讶,难道复习不应该是最需要安静的吗?
爸爸解释道,人家就是专门为了训练自己的“专注度”。
就是要练习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里,都能集中注意力专心完成自己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不轻易受到外界的干扰。
我明白了,原来在我做练习的时候,爸爸反而要打开电视听相声,这是专门为了帮我锻炼淡化外界影响、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呀!
今晚我不光做了节拍练习,还进行了一次“专注度训练”,收获真大!
--------------------
第2964天(2019年8月23日,星期五)——明天去香港
等了这么久,终于要去香港了,明天就出发!
爸爸说香港和澳门虽然也是中国,但由于“历史原因”,它们曾经分别被“租借”给英国和葡萄牙,后来又回归了中国。
现在都属于“特别行政区”,因此去这两个地方旅游也是很“特别”的。
比如说,去国内其它地方旅行,带上身份证就完全够用了。
可是去这种“特别行政区”就不行,还要先办“港澳通行证”并且做好“签注”,买机票、订酒店都要用到这个“通行证”的。
再比如,香港和澳门都有各自的货币,香港的叫“港币”、澳门的叫“澳门元”,不过这两个地方可以通用港币,所以要提前换好。
直接用人民币也不是不行,但是会比较亏,因为一块钱港币只值九毛钱人民币。
还有,爸爸妈妈的手机到了香港和澳门要打电话、上网就必须先“开通漫游”,否则是不能用的。
而且最好提前办个“套餐”,否则就会产生高额的费用。
最后,就是“语言问题”了,香港人和澳门人主要说粤语和英语,澳门人还说葡萄牙语。
可是我和爸爸妈妈就只会说普通话,粤语和葡萄牙语完全不懂,英语水平也不高,所以语言就成了一个最大的问题。
正是因为这次港澳之行如此“特别”,所以爸爸非常重视。
提前好几个月就做好了各项行程安排,办好了通行证、订好了机票和酒店、换好了港币、还下载了手机翻译软件。
可是又出现了“突发状况”,这一个多月以来一直有“坏人”在香港捣乱,把香港搞得乌七八糟。
妈妈吓得都不敢去了,爸爸也一直在密切观察香港局势。
还好最近国家“出手”、香港市民“觉醒”,坏人的“手段”越来越不好使,香港也在逐渐恢复稳定。
爸爸说坏人终归不会有“好报”,他们早晚有完蛋的那一天。
即便如此,对于马上就要开始的行程,爸爸还是十分“紧张”,毕竟带着我和妈妈,他得绝对小心。
爸爸嘱咐我和妈妈在香港的时候一定要“听指挥”、“一路跟紧”。
不过我却并不是太担心,我相信爸爸一定能保护好我和妈妈的。
--------------------
第2965天(2019年8月24日,星期六)——右舵驾驶
终于来到了香港,航班很准时,机场也很有秩序,之前妈妈关于安全的担心被打消了不少。
出了机场,爸爸安排好来接机的车就已经到了,一辆七座的车,又宽敞又气派,很酷。
坐在车里欣赏沿途风景,香港跟内地的景物还是有很多区别,新鲜东西不少,就连平时上车就睡觉的妈妈都一直在看窗外。
爸爸想“考考”我,就给我出了个“题”,让我观察一下现在在香港坐的车跟在北京爸爸开的车有什么不同。
我看了半天,也没想到,只好“乱猜”。
“这个车比爸爸的车大?”
“不对。”
“这个车座位多?”
“也不对。”
“这个车里空间大?”
“还是不对。”
看到我猜不出,妈妈忍不住帮忙:“你想想爸爸开车都是坐哪边?”
顺着妈妈的提示仔细一看,我这才发现,这个车里司机是坐在前排右侧的,方向盘在右边。
这个跟在北京正相反,爸爸开车从来都是坐在前排左侧的。
爸爸说香港这叫“右舵驾驶”,就是说驾驶位在右侧。
那内地自然就是叫“左舵驾驶”喽,方向盘在左侧嘛!
至于为什么要分“右舵驾驶”和“左舵驾驶”,我和妈妈都很好奇,爸爸“问过”百度之后给出了答案——
“右舵”还是“左舵”取决于法律规定车辆是靠右行驶还是靠左行驶。
靠右行驶的驾驶位就会安排在左侧,靠左行驶的驾驶位就会安排在右侧。
因为这样司机可以获得更好的视野角度,有利于行车安全。
目前中国内地、美国等国家都是“左舵驾驶”,而中国香港和欧洲国家普遍都是“右舵驾驶”。
据说在世界上“右舵”的地方比“左舵”的地方要多一些。
其实这种不统一的规则会造成一些麻烦,比如一个中国内地人要在中国香港开车就比较麻烦。
因为他得适应靠左行驶的交通法规,还得习惯“右舵驾驶”的驾车方式。
这下我又长见识了,正所谓“见多识广”,就得经常出来旅行。
多多接触新鲜事物,才能学到更多、懂得更多呀!
--------------------
第2966天(2019年8月25日,星期日)——小费
爸爸说,在香港,有给“小费”的规矩和习惯。
就是说,接受了别人的服务,要额外给人家一些零钱表示感谢。
“小费”有两种,一种是直接计入账单里,加收一定比例的“服务费”,这个是必须付的,金额也是固定的。
另一种是直接给一点额外的钱,这个给不给全凭自愿,给多少也是自己看着办。
这两天我看到爸爸付过几次小费,比如吃完饭付餐费、坐出租车付车费的时候不用人家找零,那个找零的金额就当是小费付给人家了。
还有在酒店人家帮忙办入住、帮忙领路按电梯,爸爸掏出一张钱给了人家,那也是小费。
在“内地”到处旅行,我可是从没见过爸爸“付小费”的,看来香港跟中国其它地方确实差异挺大。
爸爸说在有些国家,付小费是一种惯例,在接受完服务以后不给小费会被认为是一种非常“失礼”的行为。
以前美国有个“总统夫人”就因为买完东西没付小费而遭到了全国舆论的广泛批评呢。
虽然额外付小费会增加旅行成本,但是既然来到这种有付小费传统的地方,那就应该“入乡随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