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嘉琪曾经想过,等她长大些后可以去山里转转,看看有没有药材可采摘。
毕竟,在上辈子学习炼丹之前,她可是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熟读了各种药草的书籍。
可是这会听到二姐姐说到山里有蛇,一下子打乱了她采摘药草卖钱的所有想法。
上辈子她炼丹所需的草药可以通过药草堂购买,也有专门帮种植灵田的外门弟子供应。
她根本不需要自己亲力亲为的去寻找。
沈嘉琪发现自己带着前世的记忆重生后,好像百无一用。
【算了算了,还是继续躺平,过我无忧无虑的生活吧!】
爹娘从城里回来后,阿娘天天煲那种闻着味儿就苦苦的中药喝。
说是能助女子受孕。
小嘉琪也翻看过那些药材,有当归、熟地、白芍、川芎等。
这些都是常见的中药材,有助于调节女性的身体机能。
还有一些形如枯枝的草药,应该是杜仲,有着补肾安胎的功效。
杏花村里的村民们每日忙碌着田地里的活计,家里还有几亩地,阿爹和阿娘负责耕种。
往年大伯娘也下地一起忙活,今年大伯娘又怀上小宝宝了,还孕吐的厉害,到了几乎喝水都会吐的地步。
阿奶说过了三个月就好了。
来杏花村赏花的游客依旧络绎不绝。
小嘉琪却没再去过,阿奶说那边陌生人多,怕有拍花子蒙混其中。
姐妹几个只得带着两个小弟弟在村子里玩耍,一会去大爷爷家,一会去阿公家。
大爷爷家有两个哥哥,每次他们去了,两个哥哥也会陪着他们玩。
阿公家也有三个哥哥,还有两个姐姐,他们都很喜欢小嘉琪,顺带着对沈甜甜他们也会照顾。
小嘉琪聪明伶俐又活泼可爱,加上她是地主家的女儿,不知不觉间就成了村里的孩子王。
无忧无虑的日子总是自由自在,小嘉琪乐在其中,并不觉得有何不妥之处。
自己现在就是一个六岁的女童,就该享受这过了就不再来的童年时光。
只是这两天阿奶似乎有了心事,经常一个人坐在廊檐下发呆,不像小嘉琪几个月大时。
那时阿奶以为她什么都不懂,就什么话都对她说。
自从小嘉琪开始学习说话后,阿奶就不在小嘉琪面前说那些见不得光的隐私,也包括她的心事。
今日大爷爷家的大爹送来做好的兔笼子。
笼子是用竹片做的,四四方方,分上下两层 ,有个可以开合的小门,方便给兔子喂草。
小嘉琪他们五个孩子喂完兔子,在院子里嬉笑玩闹好不快哉!
李婆子挎着一个包袱从后院出来。
与平日的舒适简朴的穿戴不同,李婆子特意收拾了一下,换上了崭新的衣服,头上还插着一根银簪。
小嘉琪一眼看到,就跑过来拉着李婆子的手,“阿奶,您这是要出门吗?”
李婆子弯腰摸摸小嘉琪的脸,“嗯,阿奶要进城一趟,琪琪在家和姐姐们玩,不要乱跑哦!”
“好的!阿奶,您早些回来哦!”小嘉琪乖巧的回答。
这时院子外沈青山已经赶着牛车到了门外,李婆子吩咐沈甜甜道:
“甜甜,阿奶有事要出门一趟,你关上大门,带弟弟妹妹到后院去玩。”
“好的,阿奶!”
看着阿奶脚步匆匆出了院门,沈甜甜听命关上了大门,带着弟弟妹妹们来到了后院。
后院的花坛里种着不少花草,这个时节花儿正开的灿烂,引来一些蝴蝶翩翩起舞。
小嘉琪好奇地问沈甜甜:“大姐姐,阿奶为什么要进城啊?”
沈甜甜摇了摇头,她也不知道奶奶进城的原因,但她安慰小嘉琪说:
“可能阿奶有重要的事情要办吧,我们在家里等她回来就好了。”
“哦。”
小嘉琪应了一声,看到几只蝴蝶在花丛飞舞,提议道:“我们来抓蝴蝶吧!”
“好呀!”沈盼盼和沈万山连连点头答应。
于是,孩子们在后院里尽情地玩耍着,他们追逐着蝴蝶,还将好看的鲜花插在头上。
李婆子坐在牛车上和沈青山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村里有两头牛,都是原地主家的,顺理成章也成了新地主沈青山的产业。
供村民耕种时使用,有固定的牛棚,由村子里放牛娃轮流放养和看护,农闲之余也可以架着牛车进城。
沈青山原本就是性情纯朴的庄稼汉,接手杏花村后,他一直尽心尽力地维护着这个三十来户人的小村庄。
他听从母亲李婆子的指导,不仅关注村民们的农业生产,偶尔还要关注一下村民们的生活。
毕竟杏花村出了什么大事,他这个地主也难辞其咎。
这几年年景不错,风调雨顺的,庄稼种下地后,沈青山还鼓励村民们发展副业,比如养殖家禽、种植蔬菜等。
村里的气氛渐渐变得热闹起来,村民们的生活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天更比一天好。
沈青山的努力得到了村民们的认可和感激,他也成为了大家心目中的好地主。
“青山,到了城里,娘先去拜访一会故人,你去骡马市场买头温顺的小毛驴,咱们牵回家给几个孩子骑着玩。完事后到娘下车的地方等着我。”
李婆子说着从随身携带的包袱里拿出一个钱袋子递给沈青山。
“咱们这不是有牛吗?娘您咋想起来要买小毛驴了?”沈青山问他娘。
李婆子笑着道:“香丫家都是毛驴拉着车进城去卖菜,琪琪看到那毛驴,回来跟我说她想骑小毛驴呢!”
沈青山接过钱袋子,笑着对李婆子说:“好嘞,娘,我等下就去骡马市场看看。您拜访故人的时候也别太着急,好好聊聊。”
牛车不急不缓的走着,用了一个多时辰就到了南城门,进城需要登记,还交了一人一文钱的入城费。
等到了李婆子指定的地方,沈青山停下牛车,李婆子就和沈青山分道扬镳。
沈青山赶着牛车去了骡马市场。
李婆子四下张望,六年了,这里的大街小巷似乎没多大变化,还是一如从前的热闹非凡。
钻进巷子,又拐到另一条街,一盏茶后李婆子来到了魏国公府的后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