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养子为何挥刀弑母?2004年哈市东风胡同“12·2”凶杀案
作者:九月无声   中国近代轰动案件最新章节     
    导语:2004年12月2日,哈尔滨市香坊区东风胡同的一间平房里发生了一起命案。22岁的汪浩在得知自己被抱养的身世后,目睹生父和养父两个家庭巨大的贫富差距,心理渐渐失衡,开始嫌弃贫寒的养父母。最后,因养父母无法满足他出国的愿望,他竟将含辛茹苦把自己哺育大的养母残忍地杀死在家中。
    1979年2月,黑龙江省克山县一个小院里,汪永福家的第四个儿子汪浩出生了。他的出生并未让父母有丝毫的惊喜,因为在他之前,父母已经生下了三个男孩儿。汪永福靠打零工维持生计,生活本来就很贫寒,现在家中突然又多了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汪永福一筹莫展。无奈之中,他想到了自己年已三十尚未生育的弟弟汪永禄夫妇。
    汪永禄和妻子刘秀梅与哥哥住在同一个县,夫妻俩结婚五年,因不能生育,早就想抱养一个孩子。这年11月的一天,汪永福想把小儿子过继给弟弟弟媳的想法一出口,汪永禄夫妻就高兴地答应了。
    兄弟俩达成一个口头协议:为让汪浩将来平静地生活,必须对他隐瞒身世,任何时候哥哥都不能从弟弟那里把儿子要回去。
    在爸爸、妈妈和“大伯”、“伯母”的双重宠爱下,汪浩渐渐长大了。可能是嫌自己家太冷清,没有玩伴儿,小汪浩总是喜欢往“大伯”家跑,跟哥哥们在一起开心地玩耍,常常到了晚上也不愿回家。爸爸妈妈过去叫他,他便钻到哥哥的被子里不出来,赖着不想走。
    1984年,汪永福的大儿子高中毕业后到青岛打工,他发现当地的粮油贸易挺红火,就将信息传递给了父亲,汪永福便于这年底去青岛做起了粮油生意。他将黑龙江的大豆倒腾到青岛出售,又将青岛的海产品倒腾到黑龙江。
    1987年,有了一定积蓄的汪永福注册了一家农副产品贸易公司,然后把家迁到了青岛。临行,汪永福一家抱住汪浩洒泪而别,并给弟弟留下了500元钱。说以后有什么困难就给他写信,千万不能苦了孩子。
    可是那时电话还没有普及,兄弟两家开始还通个书信,后来渐渐地,汪永禄就断了与哥哥一家的联系。
    汪永禄深知儿子毕竟不是自己亲生的,只有以加倍的爱来呵护他才能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因此,他和妻子对小汪浩是百依百顺,宠爱得近乎没有理智。儿子要去东他们不往西,儿子要月亮他们不敢给星星。夫妻俩节衣缩食,舍不得吃一口好的、穿一件新衣服,省下的钱都用来满足儿子了。
    在这个家里,儿子就像个小皇帝,汪永禄和刘秀梅则是他的忠实仆人。有时,汪浩半夜醒来想起什么好吃的东西,便哭闹着一定要吃到嘴里。汪永禄二话不说,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披星戴月地去给买来。
    1991年,见许多人都去大城市打工,从而改变了生活状况,汪永禄也动了心思,他想,儿子学习不好,不如把他带到省城去,这样自己既可以打工赚些钱,儿子也可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这年8月,汪永禄卖掉家里的两间房子把家从克山县搬到了哈尔滨市,在香坊区东风胡同租了一间窄小的平房。到了省城他才知道,大都市的日常开销比县城大多了,他们仅有的一点儿积蓄,根本无法生存。为了维持一家的生计,汪永禄和妻子四处做临时工,收入既少又不稳定,可为了儿子,夫妻俩把所有的艰难都忍下了。
    几年过去,汪永禄夫妻终于凭着他们的朴实肯干赢得了信任,他们分别被大众机械修配厂和益利红肠食品厂聘为合同工,每月有了固定的工资,虽然工资不高,但生活总算稳定下来。然而,汪浩对学习却依然没有一点儿兴趣,经常挨老师的批评,读了不到两年,便说什么都不肯上学了。看到儿子实在不是学习的料,汪永禄只得依了他。辍学后的汪浩倒也还算听话,每天到处玩玩,也不惹是生非,这已经让汪永禄夫妻很满足了。
    1993年7月,汪永禄回克山老家办事,邻居给了他一封哥哥汪永福从青岛寄来的信,信是两个多月前寄来的,因为找不到他,邻居就一直给他保管着。
    原来,经过几年的打拼,汪永福已经迈进了当地百万富翁的行列。哥哥还不知道弟弟一家已经搬到了哈尔滨,来信邀请他们一家到青岛来玩。
    汪永福在信中说,自从离开黑龙江后,他和妻子无时无刻不惦记着弟弟一家,尤其是自己的小儿子汪浩。如今自己生活富裕起来了,他想让弟弟带着儿子来青岛。
    7月下旬,汪浩和父母一起来到美丽的青岛。一望无际的大海让从未离开过家门的汪浩流连忘返,然而,比大海留给他的印象更加深刻的是“大伯”家那令他不住咋舌的富裕。“大伯”家住着10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装修豪华,摆设阔气,地板光可鉴人。每次带汪浩一家外出兜风、吃海鲜,“大伯”都亲自驾车。三个“堂哥”都是一身名牌,对汪浩更是出手阔绰,给他买了很多礼物,光名牌运动鞋就买了三双。他想到哪里去玩,三个哥哥就会放下手头的事情,轮番带他去,让他开足了眼界,过足了玩儿瘾。
    20多天过去,汪浩跟着父母恋恋不舍地离开“大伯”家。临走时,“大伯”、“大娘”非常难过,眼含热泪搂住他说:“好好听你爸妈的话,以后需要什么,就给我们打电话……”考虑到汪浩的未来,汪永福劝弟弟还是让他继续上学读书,并说,需要多少学费都由他来出。
    回到哈尔滨后,汪永禄便联系了几所中学,最后选择把汪浩送进了某重点中学读初中。青岛之行,让汪浩大开了眼界,“大伯”家的富裕,更显出自家的寒酸,他觉得自己在父母这里享受到的一切和几位“堂哥”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汪浩开始向往能过上和“大伯”家一样的生活,盼望着有机会再去青岛。他比以前更任性了,无论父母给他买什么东西,他都看不上眼,还不屑一顾地说:“什么破玩意儿,不是名牌我不要。”
    1994年春节前,汪永福的大儿子专门来到哈尔滨,要接汪浩去青岛过年。汪永禄夫妇本不想让儿子去青岛了,怎奈汪浩吵闹着非要去,汪永禄只好应允。
    汪浩到了青岛后,汪永福一家众星捧月一般整天围着他转。大年三十晚上,汪永福出手就给了汪浩1000元压岁钱,几个哥哥还带着他四处游玩,令他好不开心。
    正月初八,汪永福的大儿子和几个朋友聚会,他把汪浩也带去了。席间,一个朋友指着汪浩对汪永福的大儿子说:“你们简直就像一个妈生的,鼻子眼睛一模一样。”
    汪永福的大儿子喝多了酒,顺口说道:“他本来就是我妈亲生的嘛,从小送给我叔家了。”
    汪浩惊愕地张大了嘴巴,急忙追问大“堂哥”怎么回事,大“堂哥”借着酒劲,搂过汪浩痛哭流涕地讲出了两家人隐藏了十几年的秘密。
    汪浩搀着大哥回到家就扑通一声跪在了汪永福夫妇脚下,泪流满面地叫了一声:“爸,妈!”
    汪永福看了一眼喝醉的大儿子,立刻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夫妻俩克制住感情,一边训斥大儿子,一边扶起汪浩,安慰他说:“别听你大哥胡说、你如果喜欢这里,以后可以经常来住。”说着,夫妻俩已是泪光闪闪。
    汪浩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他从汪永福夫妇的话里听出他们不愿认自己这个儿子,同时他也从他们的表情上断定,“大伯”、“大娘”就是自己的亲生爹娘,大哥没有说谎。
    这一夜,全家人几乎谁都没有睡觉,各自想着心事。汪永福和妻子怕汪浩看出破绽,极力掩饰,可越是这样汪浩越坚信自己的判断。
    第二天,汪浩向汪永福提出,自己不想回哈尔滨了,要留在青岛生活。汪永福犯难了,急忙给汪永禄打电话将这边的情况如实相告。汪永禄和刘秀梅得知儿子的身世被哥哥家揭开,顿时心慌意乱,夫妻俩商量来商量去,甚至想到了是否将儿子还给哥哥,但这个想法立即被他们否定了。儿子是他们从小含辛茹苦养大的,他们的生命里不能没有儿子。
    第二天,汪永禄从哈尔滨匆匆赶到青岛。汪永禄怎么也没有想到,儿子见到自己竟流着眼泪说:“你们不用骗我了,我什么都知道了。要不是你们把我抱到你们的穷家,我现在不也就啥都有了吗?”
    汪永福叹着气说:“孩子,既然你都知道了,我们也就不瞒你了。做人不能没有良心啊,当初咱们家穷得叮当响,要不是你爸把你养大,你可能都活不到今天,这些年他们为了你付出太多了,跟你爸回家吧,大伯以后给你寄钱。”
    见汪浩低头不语,汪永禄泪流满面地哀求说:“浩儿,你妈听说你不想回家,整天在哭,眼睛都快哭瞎了。往后爸妈会对你更好,跟爸爸回家。咱们家虽然穷,可是你从小就是要什么爸妈就给什么啊。”
    “我要汽车,要豪华大房子,你有吗?”汪浩一句话把爸爸顶了回去。
    看到儿子像石头一样顽固,汪永禄双腿一软,跪在了儿子面前:“小浩,你不回家,我和你妈后半生该咋活啊?”
    汪永福见弟弟可怜的样子,泪水刷地涌出眼眶,他气愤地朝自己的亲生儿子举起了巴掌,然而,巴掌最终却落在了他自己的脸上:“我真是作孽啊,养了这么个不听话的孩子!”
    汪浩见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才极不情愿地答应跟汪永禄回家。临别,汪永福给了弟弟一万元钱,让他回去改善一下家里的生活,汪永福推辞不了只好收下了,但是他说这些钱他和妻子不会动,要给儿子留着。对养父母的苦心,汪浩丝毫不为所动。
    回到哈尔滨后,他经常为一点儿小事便和父母怄气,有时甚至对父母不理不睬。目睹此状,汪永禄夫妇虽然感到十分伤心,但更多的却是自责和对儿子的愧疚,他们只恨自己没有能力,不能给儿子提供富裕的生活。为尽力弥补“过失”,劳累了一天的夫妇俩每天晚上还到夜市摆起了小摊,想多赚些钱来满足汪浩。
    汪永禄见儿子越来越爱慕虚荣,还学会了撒谎,觉得这样下去会把儿子惯坏了,便给哥哥汪永福打电话,把儿子的所作所为讲了一遍,话语中流露出深深的担忧:“哥,以后不要再给小浩寄钱寄东西了,再这样惯着他,这孩子怕就要毁了。”
    听了弟弟的话,汪永福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两家达成一致:今后对汪浩要严厉一点儿,决不能再惯他了。
    “大伯”不再寄钱来,甚至连电话也来得少了,汪浩感到很纳闷。他把电话打到青岛,可汪永福除了叮嘱他好好学习外,根本不提给他钱的话,令汪浩非常失望。他猜想一定是父母跟大伯说什么了,便将一腔怨气发泄到父母身上,动不动就跟父母顶嘴。
    2004年8月,汪浩在报纸上看到一家中介公司代理到澳大利亚留学的广告,便突发奇想要出国留学。
    汪永禄一打听,没有三四十万元钱根本进不了人家的国门,而就是把他和妻子的骨头砸碎了,也凑不出这么大一笔钱来。况且,儿子出国了真的能好好学习吗?如果在国外再惹是生非,还会被关进外国的监狱。因此,他们就以没有钱为借口坚决不同意。
    见父母掏不出钱来送自己出国,汪浩就打电话向“大伯“求助。可是“大伯”“大娘”也不同意他出国,还让他找工作干。
    放下电话,汪浩开始怨恨起爹妈来:一定是他们和大伯一家串通好了!当年,是他们把自己从“凤凰窝”抱到了“鸡窝”,害得自己失去了过好日子的机会。现在,他们又联合自己的亲生父母不让自己出国,太可恨了,一定要报复他们。
    这个念头像毒酒一样在汪浩的血脉中蔓延。
    11月5日,汪浩见母亲从单位领回8000元的工龄补偿金,竟趁她不注意,将8000元钱偷了出来,然后到北京、天津玩了一圈。他想,父母发现他和钱一起丢失,一定会急得四处找他,也会打电话给“大伯”的,正好可以吓唬一下亲生爹娘,让生父母养父母一块着急上火去吧,看他们以后还敢不给自己钱!
    12月2日一大早,已将8000元钱挥霍一空的汪浩从北京返回了哈尔滨。这时,汪永禄上班走了,家里只有刘秀梅。儿子离家出走那些天,她和丈夫到处寻找,刘秀梅急得都病倒了,生怕儿子在外面有个三长两短。现在,儿子突然回来了,刘秀梅悬着的一颗心在放下的同时,积聚已久的火气也腾的喷涌出来。她浑身颤抖着,指着儿子的鼻子骂道:“好你个白眼狼,我一把屎一把尿地把你拉扯大,你反过来却偷着拿我的养老钱到外面去花天酒地,还害得我和你爸天天顶着烈日满哈尔滨找你。找不到你,你爸连着几天一口饭都没吃,你的良心让狗吃了?”
    汪浩不但满不在乎,还把满腹怨气冲着养母宣泄出来:“拿你点儿钱有什么不对?因为你们对不起我!要不是你们非要把我留在这个穷家,我就可以毫不费力地上重点高中、上名牌大学,还可以出国留学。我混成今天这样,全是你们一手造成的。这个家我呆够了,以后我还走,气死你们!”
    儿子的这番话,像一把把刀子割在刘秀梅的心上,令她痛心不已。“我怎么养了你这么个败家子!”愤怒的刘秀梅抡起巴掌狠狠地打在了儿子的脸上。.
    随着脸上一阵火辣辣的疼痛,汪浩被激怒了,他一把将养母推倒在厨房的地上:“你敢打我?看你还打不打我了!你打呀,打呀!”汪浩一边声嘶力竭地叫着,一边气急败坏地抓起地上的一把斧子,照着养母的脑门劈下来,鲜血立刻进溅而出……
    看着养母挣扎了几下不动了,汪浩立刻傻眼了,他扔下斧子,连忙拨打120和110。然而,救护车赶到的时候,刘秀梅已经惨死。
    闻讯赶来的哈尔滨市公安局香坊公安分局刑侦支队的警察将汪浩带走。
    汪永禄得到消息后,急匆匆地赶回家里,面对惨死的妻子,当即昏厥过去。
    得知亲生儿子将养母杀死,远在青岛的汪永福和老伴儿羞愤难当,觉得对不起九泉之下的弟媳,他在电话里对记者说:“当年,在家里最困难的时候,我们将孩子托付给她这个和孩子毫无血缘的外姓人。这些年,人家一把屎一把尿地帮我们把孩子拉扯大,容易吗?偏偏在这个时候,我们出来搅乱了他们一家的生活。没钱的时候,我们拖累人家;有钱了,我们把孩子惯得不成样子,最后害了一家人。挨那一斧子的,不该是弟媳,而应该是我们这对不称职的父母!”他让两个儿子专程到哈尔滨看望弟弟。
    因急火攻心,汪永福大病了一场。
    当汪永福在为弟媳的离去而痛苦自责时,身为养父的汪永禄也倍感酸楚:“养儿就是为了防老,可我却把儿子惯成了狼,最终还连累了老伴儿。我和老伴儿原本有个安宁的家,如果不是养了这么一个儿子,也不至于家破人亡啊!我们也对不起哥嫂,孩子托付给了我们,却被我们宠惯得进了监狱。”
    2005年1月初,哈尔滨检察机关以汪浩涉嫌故意杀人,正式将其批准逮捕。不久后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