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明史》小说
作者:毒口水   龙困天罗最新章节     
    朝鲜在史书中凭空臆造,满清殖民者更在史书中胡说八道。
    八旗铁骑在野战中败给装备低劣数量不多的东江镇游击队,满洲狗认为那是奇耻大辱,皇太极下令不准将之记录在史书中。
    满清编撰的《明史》中根本就没有“丁卯之役”。唯有明朝文人自己编写的史册中才有记录。
    在中华的历史长河中保留有自己的传统:中原新王朝必须给旧王朝编写史书。
    新朝初建,久经战乱,国家贫苦,文人缺乏,这些都不是问题,那怕克服千难万难也要立即动手撰写史册。按照中原传统,只有史册发布才能在历史上坐实旧朝灭亡新朝建立,具有重大政治意义。
    主持者性格取向,加上国家支持力度,编写前朝史书通常快则两年,慢则五六年,极少有超过十年的。
    金朝,元朝因为是蛮人帝国,不注重历史,所撰史书就因为过于粗疏为后人诟病。
    人家写的虽然简单,起码没有弄虚作假。
    满清在史书中胡言乱语瞎说八道视作家常便饭,根本没有一丝一毫的严谨性。区区一本明史他们用80年时间进行创作,皇上看一遍他们就删改一遍,一直改到乾隆帝方才订稿。撰写明史所运用的人力、物力、时间,就是千万字的架空小说也写出几千本。这么长的时间满清得编多少瞎话?隐瞒多少真相?我这个没有细读过《明史》的人就知道几处彻头彻尾的大错误。
    一处是毛文龙的战功,整部明史都在轻描淡写,简直是一笔带过。
    《明史》中的毛文龙每年只献上十几个人头一两个俘虏。那么皮岛的实力肯定非常弱小,可以说是聊胜于无。如此微弱的势力,高傲无比的袁崇焕根本看不到眼里,更加不会为鸠占鹊巢去勾陷罪名冤杀毛文龙。
    《明史》中有毛文龙拿出数万精壮在朝廷高官面前阅兵索饷的记录。
    高官回去报告皇上说那些人衣裳褴褛器械破烂,多是辽民而非辽兵,不宜多给军饷。他只是说皮岛穷困潦倒装备低劣,其它的只字不提,尤其没有说那些士兵战斗力如何,战斗精神如何。显然那官员使用文人们最喜欢使用的春秋笔法:揪住事物的一个点大肆宣扬达到以点盖面的目的,使听众读者完全按照他想法思考,就算被人拆穿他说的依旧是事实。
    那也间接证明皮岛有数量庞大的军队。
    毛文龙死后,皮岛的战将几经辗转先后投降满洲,不论是攻打关宁锦,还是扫荡农民军,都是势如破竹。清朝建立后四个汉族王爷中有三个是毛文龙义子,皮岛兵将的厉害可想而知。那么厉害的军队怎么可能只有那么一点点战绩。若真是如此,皇太极也不用哀叹:“毛文龙在,吾不敢远出,否则家中妇孺不保。”
    第二个谎言是张献忠屠尽四川人口。
    明末混战之前的四川人口过千万,满洲平定四川后千不存一,不得不湖广填四川,足足填一个多世纪。
    屠杀千万人口的罪行需要有人背,一度攻占四川的张献忠成为不二人选。于是汉奸文人竞相登场着书立说,活龙活现的描写张献忠丧心病狂的屠杀行径,说他杀人六万万。甚至将张献忠的诗:“天生万物养于人,人无一物回与天,鬼神明明自思自量。”删改为:“天生万物养于人,人无一物回与天,杀杀杀杀杀杀杀。”将慈悲自醒之意变成毫无人性的杀戮荼毒,足见满清所着《明史》谎话连篇。
    他们再多的谎话也无法解答为什么张献忠死后十三年满清才打下重庆。既然四川人已经被张献忠杀尽,那这十三年里满洲兵是在和鬼打,还是满洲兵不认识路,历经十三年才找到重庆。
    第三个是建文帝朱允文是否烧死在皇宫里。
    明朝原始史册有大量的记录表明建文帝朱允文在明成祖大军压境的情况下放火烧毁皇宫趁乱逃出南京城销声匿迹。
    满清殖民者在编写《明史》时一口咬定朱允文自焚身亡。原因何在?因为朱三太子。
    朱慈焕(1633年-1708年),明思宗崇祯皇帝朱由检第五子,崇祯六年(1633年)出生,母田贵妃,因为二哥早夭,与四哥同岁,人们习惯称他为朱三太子。
    李自成攻破北京时,朱慈焕在逃难途中遗失象征身份的金牌玉堞,城破后成为大顺国俘虏,李自成在一片石大败与吴三桂和八旗兵后一路南逃。
    朱三太子在一个毛姓军官保护下逃出大顺军,之后隐姓埋名颠沛流离,以教书为生,对自己的身世守口如瓶。
    因为他所有的兄弟都在众目睽睽下死去,他就成为唯一一个活着的崇祯皇子,大明唯一正统。
    很多不愿接受满清殖民的汉人为占据道义制高点就以朱三太子的名义武力反抗满清殖民者。甚至有一个人得到朱慈焕遗失的金牌玉堞,诈称自己就是朱三太子进行反殖民活动。
    满清殖民者对朱三太子头疼万分,持之以恒进行搜捕,终于在朱慈焕七十五岁高龄时捉拿归案。
    康熙帝不愧是殖民头子,对殖民奴隶种族不讲任何人权,正大光明宣称:“朱某虽无谋反之事,未尝无谋反之心。”
    用这种比莫虚有还要狗皮倒窑的罪名将汉族的前皇子凌迟处死,灭其满门。
    在那个野蛮的满洲狗皇帝眼中,杀掉朱慈焕就可以干掉朱三太子,汉人就可以放弃反抗任由他们奴役。
    事实并非如此,朱三太子并不是朱慈焕这个人,而是整个汉族的反抗精神,很难被杀死。康熙死后朱三太子依旧无处不在,顽强的战斗到乾隆初年。
    明成祖朱棣后来找到朱允文,但是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派人去斩草除根。灭人十族的朱棣不是一个大度的人,他为何会对建文帝网开一面?因为他是强者,有着自己的骄傲与自信:你握有万里江山都不是我的对手,现在我是国家的主人,你一个丧家之犬能奈我何?
    满洲狗皇帝康熙的心态是弱者:我就是强盗,只要主人还活着我就睡不安稳。我不仅要把主人杀掉,我还要篡改史书,使后人认为我是汉族亲爹。
    满清编写的《明史》乱七八糟,他们自己的史册记录同样颠倒黑白胡说八道,端的行云流水任意所至,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根本没有严谨性。同样我也知道几处显明的胡说八道。
    第一处,顺治是死是出家都搞不清楚。以至于后世汉奸拍摄的《康熙大帝》中都要求孝庄老妖婆大声叫嚷几声:史书中就写顺治死了,而不是出家。
    第二处是对康熙的吹捧。
    康熙幼年得过天花,是个满脸麻子的丑八怪,清朝史官居然说他天表英俊,这不是胡说八道吗。
    那老小子政变夺权弄倒鳌拜后立即加税四面开战。
    君王打仗开边无可厚非,打台湾理所应当,打俄罗斯虽胜尤败。
    康熙上了洋人翻译的当,将汉祖和满祖生存的土地大笔一挥成百万平方公里的送给俄罗斯,比慈禧送国还要豪气。
    康熙打三藩,打蒙古,打的都是内战。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内部矛盾只要能够和平解决绝对不能诉诸武力。当真没有其他选择只能动武时也要定点清除,将战争规模尽可能缩小。比如,革命元勋叶剑英武力对付四人帮。
    康熙则是一打一大片,该打的打,不该打得也打,搞得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它打仗打了一辈子,似乎除了血淋淋的战争就找不到其它解决办法,纯粹的战争狂,根本没有想过战争对百姓的伤害。和它比希特勒都是善人,拿破仑都爱好和平。
    对满清而言,康熙最糊涂最愚蠢的地方是为收买汉族士绅颁布法律,公开表明当官的不用纳税。
    各地农夫纷纷将自己家的土地以零价贩卖的方式挂在当地秀才、举人、进士名下以求避税。那些官人转眼间田连阡陌,随后将土地霸占不还。原土地主人瞬间一无所有变成佃农,因为票据齐全官司都没得打。
    大小官员受此恩惠对康熙大吹特吹,一直吹成千古一帝。
    雍正比他父亲精明百倍,他知道明朝因为类似的法律召至灭亡,清朝绝不能重蹈覆辙。他上台后立即废掉此法,要求所有汉人都得交税,凡敢抵制的汉人一律处死。
    雍正这一作法使满清殖民政府获得大量资源,得以存在300年,打破中国历史上胡虏无百年的惯例,比很多汉人政府更长命,对汉族的阻碍和伤害史无前例。
    汉族权贵将他们祖上对付明朝万历皇帝的方法拿出来反抗税收。
    雍正比明朝皇帝狠,上书的,抵制的,隐藏的,一律处死。成千上万汉族权贵猪头落地,汉族文人吓得肝胆俱裂,不得不与他们眼中的贱民同胞一起交税。他们出于报复之心纷纷着书立说,大骂雍正残暴好杀。
    从史书中随便收集些数据就可以发现雍正一朝不曾发动过大战,杀人数量赶不上康熙一成。
    众口铄金之下,对满清殖民统治有利的雍正成为暴君,对满洲长远统治极度不利的康熙反成为明君。
    第三是康乾盛世。
    什么叫盛世?军事、科技、经济、文化全面领先世界才叫盛世。在汉人的历史上只出现过一个盛世,那就是大唐年间的开元盛世,除此之外只有文景之治、贞观之治,洪武之治。
    清朝通过压榨汉族的资源打三蕃,打蒙古准譪尔部落,打台湾,打俄罗斯,都取得胜利。古往今来的汉奸文人大吹特吹,吹得满清军队打遍天下无敌手。
    其实用心想想就会发现打三蕃,是因为三蕃王爷在满清统治集团中占据着大量股份,掌握着实权。康熙想要夺取他们的权利,自己独占满清集团,那场战争是纯粹的董事内斗。
    康熙攻占台湾后的第一政令不是在当地巩固政权,而是放弃台湾岛,迁移岛民回大陆。如果不是施琅等人竭力死谏,反复陈述台湾岛对国家的重要意义,方才打动康熙使其收回诏令,那么现在的台湾岛级可能是日本的固有领土。所以康熙打台湾的初衷不是为了收复台湾岛,而是为铲除汉族最后的军事力量,巩固满清殖民者对中原汉人的奴役统治。
    打蒙古则是统一满蒙一家的团结精神,都是内战。
    那一场场内战,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战略战术,都已经被同时代的欧洲军队远远甩开,正在迅速落后。
    纵观古今中外,在国家内部自相残杀杀出盛世之名的只有厚颜无耻的满洲人。
    打俄罗斯是对外作战的胜利,那种胜利不值得骄傲。为那一战满清动用中国一半的精锐部队和先进装备,可谓是倾国之战,不成功就成仁。
    俄罗斯的重点在欧洲,直至今日远东军队的兵员装备都是国内最差。当时俄国动用的军事资源不到本国一成,根本就是边界摩擦的规模。
    满俄双方的兵力对比,武器装备,后勤补给无不超过十比一,甚至是二十比一,五十比一,在那种情况只要不是白痴都能打赢。
    俄罗斯在辽东战场上伤点皮毛,谈判的时候买通给满清当翻译的白人,在条约上作手脚,轻而易举从满清手上拿到几百万平方公里的汉人土地,绝对是大赚特赚(满洲人的后代甚至将诗仙李白的出生地,都送给俄罗斯)。
    满清打赢战争,签订《尼布楚条约》,无耻文人们大吹特吹,声称满清占了多大便宜。如果翻阅一下史书,就会发现满洲殖民头一康熙帝将本族土地和大片的汉族固有土地割给俄罗斯,是一次前所未有的送国条约。
    我们当今的汉人是由纯种汉朝人和匈奴、五胡、辽、金、蒙等民族杂合而成,我们祖先给我们留下无比辽阔的土地。
    库页岛原称海洲岛,上千年前就是中国领土;西伯利亚原称鲜卑利亚,是五胡祖先的领地之一;贝加尔湖古称北海,是苏武牧羊之地,匈奴老祖的故土,都应该是华夏土地。
    那些土地比慈禧太后送给俄罗斯的总和还要多,康熙签订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卖国条约居然成为圣明之君,真是令人无语。更令人无语的是那些无耻文人将东北等地称为满洲并入华夏带进来的嫁妆。
    满人不是女真人,他们是来自西伯利亚以北的通古斯人,为躲避小冰河气候南下,与华夏民族中的女真族最先接触,是以诈称女真人。他们要是真的带着本族的土地并入中国,那西伯利亚以北几千里都是中国的。
    康熙王朝军事、科技已经落后,经济正在落后,文化没有任何发展。到乾隆年间文化有所建树,诞生出《红楼梦》、《聊斋志异》这些世界巨着。可笑的是那些成就是文人出于对满清政府的不满所着,本身讽刺性十足。
    经济、人文裹足不前,科技、军事迅速落后,一个处处落后的王朝怎么可能出现盛世?所以大家看清朝撰写的明史时一定要瞪大眼睛用足心,带有批判思想,唯有如此才能从那满篇谎言中找到真实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