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
作者:胜者即是正义   大明:进京寻妻,老丈人竟是朱元璋?最新章节     
    从御花园离开,白辰琢磨着,要不要跟徐达示警,不过思来想去,觉得不行。
    哪怕是告老还乡,也没有什么用处,李善长不就是告老还乡了吗?最终结局怎么样。
    朱元璋真要整人,也很难跑掉的。
    徐达危险啊!就看朱元璋让徐达活多久了。
    徐达最大的罪过,就是他的名望太高了,如果没有这样的名望,那就是安全的。
    天下已定,这种名望高的武将,实际上存在,已经没有什么用了,反而是一种威胁。
    朱元璋怕不是有心,想要给太子朱标铺路,毕竟太子暗弱,一旦继位,这些淮西勋贵,可是并不好把控的。
    胡惟庸一案,还在继续处理,还得抓人,只要是有那么点关系的,联系的,那都跑不掉。
    君王的霸道残忍,那是体现得淋漓尽致的。
    白辰要主考科举,也是要在贡院做好准备,搞一批文官来审卷。
    他现在水涨船高,也有人偷偷摸摸给他送礼,不过,白辰没有要。
    他以为徐达还可以活个几年,但是没有想到啊!徐达很快就死了,一碗鹅肉要了他的命。
    是朱元璋赏赐的一碗鹅肉。
    徐达吃了下去,当天晚上就没命了。
    徐妙云第一时间,从白辰的府邸,赶回去奔丧。
    白辰无可奈何,正所谓,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朱元璋不想再让徐达活着了,所以,徐达必须死。
    不过,一碗鹅肉居然能要徐达的命,是不是下毒了啊!这就算忌嘴,也不至于没命吧!他估摸着,十有八九,就是鹅肉中下了什么毒,据说,徐达是流着泪吃的。
    他对朱元璋忠心耿耿,没有想到,却是落了这么一个结局。
    位高则危,白辰难以想象,或许自己也有这么一天的,不过他是不会坐以待毙的,朱元璋想要弄死他,他就把朱元璋先给弄死。
    白辰去探望的时候,徐达已经是放进棺材里面了,朱元璋也来看了一下,什么也没说,就走了,这就是做做样子。
    徐家的人,那是悲从中来,最大的靠山也没了。
    徐妙云满脸泪痕,白辰叹了一口气,以徐达的身子骨,再活个十年,没有什么问题,却是被朱元璋给整死了。
    白辰送了三千两银子,这是丧事,那是要送礼的。
    死了很多大臣了,不过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啊!
    天下读书人,有举人功名的,都是赶到了应天府,能够得到举人这个功名,就算是出类拔萃了。
    要进一步,来个金榜题名,成为进士,就可以光宗耀祖,入仕了,那会鸡犬升天的。
    马上就不一样了,也是那些穷书生,毕生所求。
    人家大户人家的读书人,有退路,考不中,还可以回去享受荣华富贵,但是,穷书生,那可是没有退路的。
    这次,来了两千多举人,开考这天,纷纷进入贡院,白辰亲自坐镇。
    按照朱元璋的要求,这次,要取进士三百五十人,以补充缺漏。
    有的缺漏是不用补充的,有没有都无所谓,但有的缺漏,必须用人。
    机会很大啊!考中的概率,比往昔,那是会提高很多,当然了,质量方面,肯定是会有所下滑的。
    主考官其实油水很大的,只要愿意收礼,那是会源源不断的,只不过,白辰不需要收,当然了,其他人收不收,他就不知道了。
    反正,过不过,还是他来决定的就是了。
    等考完,阅卷,那是累人,得通宵达旦。
    其他考官,要一致通过,然后交给白辰做决定。
    白辰倒是颇有兴趣,看看有没有人敢写一些辛辣的文章。
    不过可惜,并没有,多数那是歌功颂德的。也正常的事情。
    这些读四书五经的榆木脑袋,写文章,无非就是墨守成规,一个个的,字倒是写得挺好的。
    语句通顺,白辰觉得勉强看得过去,就通过了。
    然后记录名单,录取三百五十人,然后张榜。
    应天府很热闹啊!各个未曾出阁的女子,也在等待,谁能金榜题名,可则为佳婿,反正,谁要是中了,谁就鸡犬升天。
    白辰只希望不出什么事情,别给他惹麻烦就行。
    所幸还比较顺利,只要录取完毕,他这个主考官的任务,就算是结束了。
    有人欢喜有人愁啊!高中的兴高采烈,手舞足蹈,没有中的,痛哭流涕,居然还有那种上吊的。
    回到府邸,白辰已经很疲倦了。
    涂妙云回来了,徐达已经出殡,徐妙云整个人,那是十分憔悴的。
    “为什么,为什么陛下,要这么做呢。”
    徐妙云不解,她想不通,为什么要赐一碗鹅肉,就是那碗鹅肉,要了她爹的命。
    “不要想太多了,事情已经结束了,活着的人,要好好的活着,你就在我这里安心住下吧!没人能拿你怎么样的。”
    白辰拍了拍徐妙云的肩膀。
    徐妙云本身,也不对任何人构成威胁,所以,那是安全的。
    放榜第二日,朱元璋殿试,是前十名。
    殿试第一,为状元。
    一般,朝堂留用部分,其他的,都会派到地方任职。
    朝堂已经没有了胡惟庸那样的权臣,倒是显出几分冷清来。
    白辰这个御史中丞,作为言官之首,还是要上朝的,跟之前不一样了,之前是监察御史,上朝不上朝无所谓。
    白辰上朝,能不说话,那是尽量的不说话的。
    胡惟庸一案,可还没有彻底了解,有的人还没有挖出来,因此,朝堂官吏,还是人人自危的。
    朱元璋殿试,那是又整活,弄了几个贪官污吏来,当着这些新科进士的面,给斩了。
    明显就是敲打,不要做贪官污吏。
    殿试结束,新科进士退下。
    朱元璋就抛出了,还要不要立丞相,让大臣们给意见。
    大臣们面面相觑,也没有人站出来说话。
    白辰估摸着,这是需要有人出来顶锅了。
    朱元璋不立丞相,想要甩锅给某个大臣。
    “白卿,你来说说看。”
    朱元璋点了白辰的名。
    白辰就知道,是选中他来顶锅了。显然,朱元璋现在是铁定不会立丞相的。
    “不能立丞相,李善长胡惟庸前车之鉴,丞相若是犯上作乱,危害可是极大。”
    白辰心里恶心得很,不得不违心的说话。
    这口锅,需要他来顶啊!他也无可奈何,谁让朱元璋点了他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