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班马”
作者:乐乐呵呵的小鱼   汉代名相录最新章节     
    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人。东汉着名史学家、文学家,与司马迁并称“班马”。
    班固是东汉名臣班彪之子,他自幼聪慧,九岁便能属文诵诗赋,十六岁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贯通各种经书典籍。他在父亲的影响下,潜心研究史学,继承父志,在父未完成的《史记后传》基础上,开始编写《汉书》。
    《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在体例上仿照《史记》,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八十万字。
    除了史学成就外,班固也是东汉着名的辞赋家,他的《两都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列入《文选》第一篇。此外,班固还着有《白虎通义》,集当时经学之大成,使谶纬神学理论化、法典化。
    班固一生着述颇丰,其学术成就和贡献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然而,他的一生也充满波折。因窦宪案牵连,班固在狱中遇害,终年六十一岁。但他的着作和成就却永远流传于后世,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
    班固的《白虎通义》主要阐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思想:
    统一的经学思想:
    “通义”一词指的是统一的、可以通行天下的经学思想。《白虎通义》正是基于这一理念,将汉代经学中的今文经学派和古文经学派进行了统合,试图消除两者之间的分歧,形成统一的经学体系。
    政治及学术思想:
    该书反映了东汉今文经学派的政治及学术思想,是西汉董仲舒以来今文经学派的唯心主义思想和神秘主义哲学思想的延伸和发展。
    自然、社会、伦理、人生和日常生活的解释:
    《白虎通义》以阴阳、五行等概念为基础, 解释自然、社会、伦理、人生和日常生活的种种现象。书中通过神秘化的解释,将传统的阴阳五行学说神学化,构建了一个以天为最高神,地为天的“妻子”的神学世界观。
    对五经价值的肯定:
    《白虎通义》强调了五经(即《乐》、《书》、《礼》、《易》、《诗》)的重要性,认为五经是五常(仁、义、礼、智、信)的载体。其中,《易》作为“智”的载体,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周易和易学的影响:
    《白虎通义》中,《周易》和易学的影响表现得较为突出。该书将五常与八卦联系起来,认为人生应八卦之体,得五气以为常,进一步强调了《周易》在解释自然、社会现象中的作用。
    对宋明理学的影响:
    《白虎通义》所阐述的以阴阳、五行为基础的神学世界观,对后世的宋明理学产生了一定影响,尤其是在人性论方面。
    关于天地万物生成的唯心主义观点:
    书中引用了《易纬乾凿度》的说法,编造出了一套唯心主义的神学世界起源说,认为太初是气之始,太始是形之始,太素是质之始,强调了天地万物生成过程中的神秘主义因素。
    综上所述,《白虎通义》通过统合今古文经学,以阴阳、五行等概念为基础,构建了一个统一的经学体系,并试图解释自然、社会、伦理、人生和日常生活的种种现象。同时,该书还强调了五经的重要性,特别是对《周易》和易学的重视,体现了汉代经学的特点。
    司马迁,字子长,是西汉时期着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被尊称为“史圣”。以下是关于司马迁的详细信息:
    基本信息
    出生时间:前145年或前135年(生年有争议)
    逝世时间:不详
    籍贯: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南)
    职业: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官职:太史令
    学术背景
    司马迁 出身于一个学术世家,其父司马谈是汉武帝时期的太史令,对历史研究有深厚的学术背景。
    司马迁自幼受到父亲的影响,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习习字读书。
    司马迁曾随父司马谈读书,并从董仲舒受学《春秋》,向孔安国问疑《尚书》。
    生平经历
    二十岁出游,历经长江、湘江、沅江、淮水、泗水、黄河等流域,沿途考察名胜古迹,访问历史 遗事,调查社会风俗。
    后为郎中,曾随汉武帝出巡西北诸郡县。
    元鼎六年(前111年),奉命出使西南。
    元封元年(前110年),父死,遗嘱继志着史。
    三年,任太史令,阅读皇室所藏典籍,开始搜集史料。
    太初元年(前104年),倡议并主持改革历法工作,与多人共同制订了“太初历”。
    天汉三年(前98年),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触怒武帝,获罪入狱,处以腐刑。
    太始元年(前96年)出狱,任中书令。
    主要成就
    编写《史记》:司马迁倾尽毕生精力,编写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这部着作以人物传记的方式记述了从黄帝时代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事件,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搜集史料:司马迁非常注重史料的收集和整理,通过查阅古代文献、实地考察以及与当时学者的交流,积累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
    人物评价
    司马迁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史学家,他的历史成就不仅体现在《史记》这部不朽的着作上,更体现在他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类文明的独特见解上。
    综上所述,司马迁是一位具有深厚学术背景、丰富人生经历和杰出成就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其着作《史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司马迁编写的《史记》主要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开始,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约公元前104年~公元前91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这部着作内容丰富,涵盖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重要历史事件。以下是对《史记》主要记载内容的清晰归纳:
    黄帝至汉初的历史:
    起始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 ,通过描述历代帝王的事迹,展现了从远古到汉初的漫长历史进程。
    包含了夏、商、周三代的历史,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和百家争鸣。
    秦汉统一与帝国建立:
    详细记载了秦朝的建立、统一六国的过程,以及秦始皇的统治和秦朝的灭亡。
    描述了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平定天下、开创汉家基业的历史。
    西汉盛世与衰亡:
    叙述了文景之治、汉武帝的雄才大略和西汉的鼎盛时期。
    涵盖了昭宣中兴以及西汉末年的外戚专权、王莽篡位等历史事件。
    重要人物传记:
    《史记》中的列传部分,为众多历史上着名的人物立传,如孔子、项羽、 刘邦、韩信、张骞等。
    通过这些人物的生平事迹,展现了他们的性格、才能以及他们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记载了各个时期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军事战争和文化交流等重要事件。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描述,展现了古代社会的全貌和历史的变迁。
    作者的评论与感想:
    在正文后面,司马迁常常加上自己的评论或感想,以“太史公曰”为起头。
    这些评论不仅体现了司马迁对历史事件的看法和评价,也反映了他的个人经历和写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