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雅坐在窗边,手中轻抚着绣帕,目光却紧紧跟随那急匆匆离去的主仆二人——胤禛与苏培盛,心中满是疑惑与不解。
“白芷,你去把元宝找来。”
宜雅轻声吩咐道,眉宇间透露出一丝焦虑。白芷闻言,迅速应声而去。
不多时,元宝便匆匆赶到宜雅身旁,恭敬地询问:“福晋,您有何吩咐?”
宜雅转头看向元宝,眼中闪过一丝急切:“元宝,爷为何走得如此匆忙?可知道是有什么急事吗?”
元宝挠了挠头,回忆起刚才的情景:“回福晋,几位阿哥和大人刚刚来访,看爷的神色似乎很是严肃。
我隐约听见其中一位大人提到了河道、水和百姓这些词,但具体是什么事情,我也不甚清楚。”
宜雅闻言,心中咯噔一下,昨夜那场大雨带来的不安再次涌上心头。
“河道……水……百姓……”她喃喃自语,随即意识到事情可能非同小可。
“元宝,你再去打听一下,看看究竟是什么事情,然后速速回来告诉我。”
元宝领命而去,不一会儿就带着满身的汗水与急切回到了宜雅面前。
他喘着粗气,但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福晋,我打听清楚了!原来爷一早便去了河边,发现河水因为昨夜的大雨变得异常汹涌,有决堤的危险。
爷当机立断,立刻组织人手疏散了沿岸的百姓。
现在百姓们都已经安全转移了,但河道已经垮塌了一部分,水势还未完全退去。”
宜雅听后,心中既感欣慰又添忧虑。“那百姓们现在情况如何?可有受伤或受困的?”她连忙追问。
“百姓们暂时都安置好了,没有听说有伤亡情况。”
元宝回答得尽量详细,“但河道的情况不容乐观,水还没消,而且修复工作恐怕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宜雅轻轻点头,心中已有了计较。她知道,胤禛此刻定是在书房中与那些阿哥和大人们商讨对策,而这件事情,绝非短时间内能够解决。
“元宝,你继续留意那边的动静,有任何新的消息都要立刻来报。”她嘱咐道。
元宝应声退下,而宜雅则陷入了沉思。她深知胤禛此刻的压力与责任,也明白这场灾难对于百姓和国家的重大影响。但她更相信,胤禛有着足够的智慧与决心,能够带领大家度过难关。
于是,她轻轻转身,对一旁的苏嬷嬷吩咐道:“苏嬷嬷,你去准备一些精致的点心吧,等会儿给爷送到书房去。他刚才吃得不多,怕是待会儿会饿。”
苏嬷嬷闻言,立刻应道:“是,福晋,奴婢这就去准备。您放心,奴婢一定挑选上好的食材,精心制作,让四爷品尝到最可口的点心。”
说完,苏嬷嬷便匆匆离去,开始忙碌起来。
宜雅目送苏嬷嬷离开,随后独自走到窗边,静静地坐了下来。
窗外,雨丝绵绵不绝,如同她此刻的心情一般,既复杂又深邃。
她凝视着那片朦胧的雨幕,脑海中不断回响着元宝刚才所说的话——河道垮塌、百姓受灾,每一个字都重重地敲打着她的心扉。
“我能为这些遇难的百姓做些什么呢?”宜雅心中暗自思量。
她深知自己的身份与能力有限,但她不愿坐视不管,更不愿让这份无助与焦虑吞噬了自己。
于是,她开始细细思考起来。
或许,她可以发动府中的下人,筹集一些衣物和粮食,送往灾区;或许,她可以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呼吁更多的人关注这场灾难,为受灾的百姓提供帮助。
每一个念头闪过,都让她感到一股暖流在心中涌动。
时间在这一刻仿佛凝固了,宜雅就这样静静地坐在窗边,任由思绪飘远。
雨,依旧下个不停,但她的心中却渐渐有了方向,有了力量。
她知道,自己虽然不能亲自前往灾区,但她的关爱与援助,定能穿越风雨,温暖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
当苏嬷嬷再次出现在她的视线中时,宜雅已经收起了所有的思绪。
她接过苏嬷嬷手中的点心盒,轻轻一笑,眼中闪烁着坚定与温柔。
“苏嬷嬷,你做得很好。这些点心,就麻烦你亲自送到书房去吧。”
苏嬷嬷点了点头,带着点心盒离开了房间。
而宜雅,则再次将目光投向了窗外,心中默念着:“愿这场雨能够早点停下,愿受灾的百姓能够早日重建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