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蓝星变化之一
作者:行走的麻瓜   仙缘从天而降最新章节     
    随着旅程方向和地点的不断变化,华夏大地上不同季节气候的不同变化让他们逐渐有了直观的感受。
    首先就是在最近他们购买农作物的时候,储物柜中外界物品开始分等级了。虽然不像空间物品分得那么详细,但是同一种食材在储物柜的标识出现“普通”字样,只是那个“普通”二字的颜色很浅。
    为了区分这个变化,四人还特意在一处农庄租了一间厨房。在农庄买了土猪肉、应季菜。
    米爸米爸下厨,萧米和元妈打下手。
    把同种不同时期库存的白菜、西红柿、辣椒、豆角拿出来烹饪,水煮白菜,西红柿炒蛋、凉拌西红柿、辣椒炒肉、干煸四季豆几道菜。
    同样的做法,几道菜的味道吃起来确实有差距,早期存的普通菜跟现在农家地道菜吃起来口感差不多了,一路上存的蔬菜又跟现在的农家菜有一定距离。
    元妈感概说:这些跟曾经吃过的顶级食材差距越来越大,真不知道现在的顶级食材吃起来味道和口感又有什么样的变化。
    这个米爸米妈萧米都没有吃过。
    听元妈讲了后才恍然大悟难怪网上说同样的食材在不同厨师的手里价格不一样,同一类食材分等级后价格也是巨大的,三倍、五倍、十倍都有。
    幸好当时开农家乐提价等级不低啊。
    元妈说曾经吃过最贵的家常菜是红烧素茄子煲,三人份量,价格高达688华夏币;西红柿炒鸡蛋388华夏币;水煮白菜186华夏币;虎皮青椒138华夏币。
    米妈听了直说这下年亏大了。
    惹得大家直乐呵。
    米妈也不是真的后悔赚钱少了,就纯是感叹不同生活圈子的人,生活经历其实蛮大的事实。
    要是他们曾经有元妹子这样的见识和经历,指不定农家乐五年来还赚不到这么多华夏币。
    元妈表示理解。
    确实,这么大量的顶级食材是不敢长时间在一家农家乐出现的。
    有了农庄那几天做饭炒菜的过程后,他们就确认了储物柜的智能性。
    难怪同样是外界普通物品柜的“普通”食材一进储物柜,就跟空间早期储存的外界“普通”食材逐渐出现较大的差距。
    名副其实啊。
    接下来,这个区别慢慢有起来变化,同样都在一个柜子里外界食材,“普通”字体的颜色有深有浅,无形中已经有了三个档次。
    其次就是一路上买着买着,就明显感受到农作物的物价一直在往上涨,就没见过降价的现象。
    特别是农作物种子,比五年前的价格都高了近五倍。
    现在这个年代,土地种植的农作物,特别是蔬菜类,基本上都是大规模种植,种两茬后为了提高产量就会重新购买种子,新种子也大都是来自农林院的工作人员的科研成果。
    就很少有自己留种的,哪些偏远山区地地道道三代务农的人例外。
    比如像米爸老家那种情况的。
    就这,还不算离谱的,起码你能叫得出来名字的,种子店都还有。
    但药材种子在前两年还能买得到的品种中,又有一些成为市场稀缺品种了。
    就以上这两点,如果不是像他们这样因为自身需求而关注农作物情况的人是不可能有这些感受的。
    几十年前流行的那句口头禅“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现在想起来就有些道理。
    他们不是能力很强的那部分人,但在某种情况下,救济一小部分人还可以的。
    囤货的迫切感就更强烈了。
    这个情况种子店的人知道,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知道,农林工作人员知道,上面肯定也知道。
    萧米四人没有声张。
    没必要引起大家的紧张情绪。
    还得看后面几年发展的情况,还得看上面的态度啊。
    其实萧米他们发现的这个情况,要说放三、五十年前,早就在民间引起轩然大波了。但是现在大家的生活除了抱怨物价上涨外一如既往的安定祥和,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和物价更凶猛的增长,还是在于时代到底与前二十年不一样了。
    因为就像前面说的那样,科技早已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态度,现在每个人都在各司其职,很少有几十年前那样,很多都是“全方面发展”的人才,是那种干啥啥不精,但又都沾那么一点边的“全才”。
    现在社会各行各业走精英路线,都是严重偏科的人。
    而且大家都严格遵守生活守则,不信谣、不传谣。
    上面没有正式公告,下面就不会有铺天盖地的传闻和千奇百怪的舆论哗然。
    网上所见的都是实事求是的报道,完全是新闻播报,不加任何个人感情色彩的播报。
    大家关注的是科技发展,就算农业方面有这些播报,但是影响力不大,关注力不够,再说华夏农林研究机构是蓝星最权威的机构,就算减产,也不是没有改进促收的能力,所以粮食减产的新闻被普通民众一笔带过。
    注:这类的普通人是指与农林业学科不相干的蓝星人。
    不从事跟农业有关的工作,就只能感慨现在当农民好,农产品物价高,获得的利润高。
    但是让他们转行从事农业生产吧,那肯定又会推三阻四,不可能受得住那份苦。
    而且他们完全不知道农民现在的辛苦付出和收获与前些年已经有了不少幅度的缩水,利润根本没有像大家想的那样美满。
    特别是在家有自留地的,他们基本上都会选择种植地道农家菜,在自留地上投放大部分精力。从翻地、施肥、播种、除草、移苗、捉虫等等工作方面,凡事都是亲力亲为,等收获季时看到产量减产说不心酸、苦涩那都是自我安慰。
    不过,在农家人的眼里,挣钱虽然没有那些吃科技饭的年收入高,也没有头些年利润高,但是自家吃的不用买,而且都是外面大城市拿钱都买不到的食材,自给自足,也挺好的。
    有时,萧米一行在当地与果蔬种植商直接购买果蔬的时候,会主动跟当地人聊天,了解近几年农作物的生长情况。
    以农为本的当地人提及这个话题就有些叹气,说现在收成一年不如一年了,今年的收成比不得前些年了,不知道上面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减产的问题。
    有人说我们国家这方面的人才是全球顶尖的,这些情况是暂时的,肯定会解决的。
    也有人忧虑的说,减产又不是一年两年,都二十来年了,逐渐减产呢,问题出现这么多年了都没解决,唉,以后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
    还有人说,车到山前必有路,我们是吃这碗饭的,就跟着上面的决策走就行,这些烦心的事就交给专业人才去处理。
    不聊不知道,聊了,他们这才知道现在农作物中,基本上所有的水果挂果率一年比一年低、蔬菜种子的出苗率也变低了,而且在出苗以及生长的过程也容易莫名其妙的枯萎一部分。
    元妈、萧米两位专业人士看到这种情况,也一度停下来考察、研究了一番,结果毫无头绪,根本查不出个所以然来,真的是莫名其妙。
    跟“农林研究学院”的同行沟通后才知道,这种现象不止是华夏,在其它国家,甚至是在蓝星,都是普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