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速领朕前往一探究竟!\"
崇祯帝龙颜大悦,轻启朱唇。
他赋予制造局的使命,皆是后世寻常之物,然于此时之工业水准,犹似攀登蜀道,艰难重重。
大明疆域内,楼阁宫阙多以木构,虽匠人雕琢,美不胜收,胜却石砌千百倍,却藏一隐忧——火患频仍。
彼时火灾,非后世之孤楼独燔,往往一火燎原,整条街巷化为灰烬,风助火势,半城焚毁亦非妄言。
青砖古已有之,却鲜见于民居,皆因其貌不扬,且石灰所制之混凝土,遇水则溃,难经岁月风霜。
而水泥之现,对崇祯而言,犹如甘露降世,不仅筑屋固基,更可筑高楼于云端,城防水利,皆受其益,实为喜讯连连。
制造局经年累月,扩建日盛,崇祯携宋应星步入一院,匠人正和泥作业,旁侧青灰粉末,不言而喻,乃水泥初成。
\"陛下观此,水泥粘合之砖,力胜石灰百倍。\"
宋应星言罢,令匠人试锤。匠人唾手执榔头,猛击之下,砖裂而粘合如初,解阎王护驾之余,亦暗自惊叹。
\"妙哉!先生之才,朕甚嘉之!\"崇祯喜形于色。
\"陛下过誉,此乃众人之功,臣仅略尽绵薄。\"宋应星谦逊以对。
崇祯询匠人名姓,答曰:
\"王大锤,一介石匠。\"
王大锤非初谒天颜,奖金之丰,记忆犹新。
\"赏!解卿,赐银五百两!\"
崇祯令下,解阎王虽不舍,终递银票。
王大锤得赏,频向宋应星使眼色,崇祯惑而视之。
\"陛下,大锤欲以此物竞科技奖,奖金所诱也。\"
宋应星笑言。
水泥之研,宋应星定大略,王大锤实操之,宋公淡泊名利,功归大锤。
\"水泥之功,科技奖非你莫属,然朕之奖章诏书,其价值远超万金!\"
崇祯勉励王大锤,大锤则叩首谢恩,喜不自胜。
\"勿骄勿躁,前路漫漫,尚需精进。\"
崇祯又嘱宋应星:\"速将水泥交工部,令毕懋康全力量产,此物日后需求,不可限量。\"
至于研制过程,崇祯未及细问,知其为火山灰、石灰石、黏土之精妙配比,所求唯成果耳。宋应星领命而去。
\"前方可是玻璃工坊?\"
崇祯遥见白烟伴光,非火药之黑烟,必是玻璃无疑。
\"正是,陛下。玻璃已能制,唯有一瑕未除。\"
宋应星引崇祯至工坊,玻璃虽透明,却因技术所限,质地脆弱,气泡遍布,犹如冰封湖面。
\"洪师傅正全力攻克此难,乃局中琉璃之翘楚。\"
宋应星对老匠洪三立赞不绝口,玻璃之梦,正逐步成真。
\"呵呵,此事宜徐图之,若岁末能成无瑕之琉璃,科技桂冠定有你一席之地。\"
崇祯皇帝悠然一笑,语含深意。
琉璃之器,于陛下而言,或为案头雅趣,然其深层意涵,却似静水深流。
非唯装饰之用,更乃化学奥秘探索之钥。试想未来学府,试管晶莹剔透,烧杯错落有致,皆琉璃之功也,此等变革,岂是小可?
其一,琉璃性稳,化学洪流中自岿然不动,免却药剂侵扰之忧;其二,其透若水晶,试验之微妙,一目了然,宛如观火。
\"实则朕心所系,非水泥之固,亦非琉璃之美,宋卿,引朕一观那土豆番薯之丰饶,此乃国计民生之根本也。\"
崇祯皇帝言罢,目光已投向那更为广袤的田野,满心皆是苍生福祉。
试验田之所在,非制造局内,而隐匿于玉泉山脚数百步之遥,朝阳之处,由民力所辟,二十亩沃土跃然眼前,土豆红薯平分秋色,一隅更植辣椒,春意盎然时播种,今已绿意盎然,土豆挺拔如尺,红薯藤蔓肆意蔓延,尤以辣椒地红绿交织,美不胜收。
此试验田,乃宋应星心血之结晶,虽劳役多由制造局属承担,然播种、松土之细务,宋公皆亲力亲为,不敢有丝毫懈怠。盖因土豆红薯,关乎国脉民生,稍有差池,非但愧对圣上,亦难恕己心。
无农药之助,宋应星亲赴田间除虫;缺化肥之援,他则以粪肥滋养幼苗,致使作物郁郁葱葱,虫豸难侵,崇祯帝目之所及,皆是生机盎然,无一丝虫蚀之痕。
“老解,取锹来。”崇祯帝一语令下,试验田守护森严,防民之扰,亦兼灌溉之责。解阎王领命,向民壮索锹,心知圣意,欲掘土豆以验成果。
“朕亲自动手。”
崇祯帝再言,康乾盛世之基,岂容假手于人?解阎王不敢怠慢,双手奉锹。帝选边隅土豆,一锹下去,半土已开,数枚鸭蛋大小、土黄圆润之物赫然显现,帝面露喜色,复掘数锹,解阎王紧随,轻抖泥土,整株土豆现于众人前。
“一、二、三……陛下,整整七枚金蛋蛋!”解阎王喜形于色。
“唯体型略逊。”
崇祯帝略感遗憾,然知此乃原生品种,未经科技改良,产量、大小自难与后世比肩,心中早有预期。
宋应星闻此,忙解释道:“陛下,此产量已属上乘,十亩土豆之收,胜于麦田七至八倍!
即便贫瘠之地,只要民力得当,亦能超越粟麦。陛下请看玉泉山麓。”
宋公手指山下,其于坡地见缝插针,遍植土豆番薯,阳光所及之处,皆成丰收之望。前几日试掘,惊喜连连,土豆四五枚聚于一株,番薯更是甜美高产,宋公言罢,满脸自豪。
试想,若百姓皆能种植此二物,何愁饥馑?大明中兴,或可由此而始!
随后,崇祯帝又掘红薯数株,清泉洗之,分与宋应星、解阎王共尝,三人皆赞其甘甜。
此等美味,原应后世方享,今却提前惠及万民,崇祯帝心中亦是甘甜如蜜。
“陛下,那处红绿相间,是何果实?”
解阎王边嚼红薯边问,指向辣椒地。
“哈哈,解卿,此乃辣椒,亦是异域引进。”宋应星笑答。
“辣椒?未曾尝过,滋味如何?”解阎王好奇不已。
宋应星闻言,面露难色,笑道:“滋味独特,难以言喻,解卿不妨一试。”
解阎王心生奇趣,轻掷手中薯块予侍从,疾步跃入椒田,红绿交织间,犹如采撷珍宝,满手皆是火红翠绿,笑颜如花奔至崇祯帝前,手捧辣椒,戏谑道:
“陛下,品椒之乐,待您共赏!”
崇祯帝微蹙眉宇,暗忖此公是否玩心大起,却旋即释然,知他未尝此味,遂嘴角勾起一抹玩味之笑。
“朕已领略其味,卿且试之。然食朝天椒,有秘法焉。”崇祯帝故作高深,娓娓道来。
“哦?愿闻其详。”解阎王正欲一探究竟,闻此言,手已悬于椒上。
“需集五六椒之精华,尤红者更佳,速置齿间,细嚼慢咽非正道,唯疾速咬碎,方能体会那‘舌上烽火’之妙。”
崇祯帝言罢,眼神中满是期待。
解阎王被其庄重所惑,深信不疑,精选红椒数枚,束之如箭,一口吞入,依言快速咀嚼。
“正是此道,速嚼之,味如何?是否回味无穷?”崇祯帝关切询问,实则暗藏笑意。
解阎王初尝,面色骤变,辛辣如烈火燎原,非蒜姜所能及,乃是一种狂暴不息、炸裂味蕾的极致体验。
他欲吐还休,见帝关切,强忍不适,额间细汗密布。
“哈哈哈哈哈!”崇祯帝终是忍俊不禁,捧腹大笑,尽显龙颜之乐。
“解卿,速去漱口,否则唇舌恐遭不测。”宋应星亦忍俊不禁,忆往昔自身狼狈,感同身受。
“陛下,您竟戏耍微臣!身为九五之尊,何至于斯,辣煞人也!”解阎王苦笑连连,急赴水边,咕咚饮水以解辣。
“至于此薯,可直接入口,甘甜可人,宜于百姓。而那土豆,朕亦尝之,实非美味佳肴。”宋应星适时插话,语带几分自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