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春被那尼姑的一番话触动了心思,像是说到心坎上了一样,也顾不上丫头们就在旁边,
就把尤氏对她如何,还有前些日子留她看家时的事说了一遍,
又指了指自己的头发给那尼姑看,说:“你以为我是那种没主意,留恋这火坑的人吗?
我早就有这样的心思的,只是一直想不出合适的办法来。”
那尼姑听了,假装惊慌失措地说:“姑娘千万别再说这样的话了,珍大奶奶听见要骂死我们的,把我们赶出庵去呢,
姑娘这样的人品,又是出身这样的人家,将来再配个好姑爷,享一辈子的荣华富贵。”
惜春没等她们把话说完,脸一下子就红了,说道:“珍大奶奶能撵你们,难道我就不能撵你们了吗?”
那尼姑知道惜春是真心有出家的想法的,就干脆激她一下,说:“姑娘你别怪我们说错了话,
太太、奶奶们那里会由着姑娘你的性子来呢,到时候闹得大家都是上不来台,那就不好了,我们都是为了姑娘好才这么说的。”
惜春道:“这也得看情况。”
彩屏等人听了这话说得不太对劲,就使了个眼色给那尼姑,示意她赶紧走,
那尼姑会意,本来心里也害怕,也不敢再继续撩拨惜春了,就赶紧告辞出去了,
惜春也不留她们,只是冷笑说:“以为天下就只有你们一个地藏庵吗?”
那尼姑听了,也不敢回话,就这么走了。
彩屏见这情形不太对劲,担心万一出了事,自己要担责任,
于是就悄悄地跑去告诉了尤氏:“四姑娘想要剪了头发出家的念头还没有打消呢,
她这几天不是生病,是在埋怨自己的命,奶奶您要提防着些,可别闹出事来,到时候上面怪罪下来,都得算在我们头上。”
尤氏道:“她哪里是想要出家,她是因为大爷不在家了,存心和我过不去,也只好由着她去了。”
彩屏等人没办法,也只好常常劝解惜春,没想到惜春一天天地不吃饭,就一门心思的想要剪头发出家,
彩屏等人实人实在是扛不住了,只得到各处禀报,
邢夫人、王夫人等人也都来劝过好几次,可无奈惜春就是执迷不悟。
邢夫人、王夫人正要把惜春要出家的事告诉贾政,就听见外面有人进来说:“甄家的太太带着他们家的宝玉过来了。”
大家赶紧出去迎接,就在王夫人这儿坐了下来,大家互相行礼,又说了一些寒暄的话,
王夫人又提起了甄宝玉和自己家的宝玉长得一模一样的事,就想请甄宝玉进来见一见,
让人传了话之后,传话的人回来说:“甄少爷在外书房和老爷说话呢,两个聊得很投机,
派人来请我们二爷三爷,还有兰哥儿,一起在外书房吃饭,吃完饭再过来。”说完,内宅的人也开始摆饭了。
且说贾政见到了甄宝玉,他的相貌果然和自家的宝玉一模一样,就想试试他的文才,甄宝玉竟然对答如流,心里对他很是敬服,
于是叫贾宝玉等三人出来,借此勉励他们。二来也是想让宝玉出来和甄宝玉比一比。
宝玉听命,穿着素服,带着兄弟贾环和侄儿贾兰就出来了,贾宝玉一见到甄宝玉,竟然就像是见到了旧相识一样,
那甄宝玉也觉得好像在哪里见过贾宝玉似的,
(好熟悉的配方,这个妹妹,我见过。)
两个人相互行了礼,然后贾环和贾兰也分别和甄宝玉见礼,
本来贾政是要席地而坐的,要让甄宝玉坐在椅子上,可甄宝玉觉得自己是晚辈,不敢坐椅子上,就在地上铺了褥子坐了下来,
现在宝玉等人出来了,又不能和贾政坐在一起,但是甄宝玉又是晚一辈的,也不好让宝玉等人站着,
贾政意识到这样不太方便,于是就站着说了几句话,就叫人摆饭,说:“我就先失陪了,叫小辈们陪着你,大家说说话,也好让他们跟你多学学,受受教。”
甄宝玉谦逊道:“老伯大人您请便,侄儿正要跟世兄们请教请教呢。”
贾政回应了几句,就独自往内书房去。
甄宝玉反倒要起身送他,贾政拦住了他。宝玉等人抢先一步跨出书房的门槛,站在那儿看着贾政进去,
然后再进来让甄宝玉坐下,两人又彼此客套地叙谈了一番,说了些久仰大名、一直盼着相见之类的话。
**
且说贾宝玉见到甄宝玉之后,想起了之前梦中的情景,而且他向来就知道甄宝玉和自己是心意相通的,心里以为遇到知己了。
但是因为是初次见面,不好太过冒失,更何况贾环贾兰也都在这儿坐着呢,
只能极力地夸赞甄宝玉:“久仰您的芳名,一直没有机会亲自向您讨教,今天可算是见到了,真是谪仙一样的人物。”
那甄宝玉向来也是知道贾宝人的为人的,今天一见,果然和自己听说的一样,
心里不由地想:“只是,这人可以和我一起做学问,却不一定能和我一同完成或达到同样的道德境界,
既然他和我同名,相貌也一样,也算是有前世缘分的人了,既然我已经略微懂得了一些道理,怎么能不和他讲讲呢。
但是,毕竟我们是初次见面,还不知道他的心思和我是不是一样的,那就只能慢慢来了。”
于是就说道:“世兄的才名,弟弟我一向都是知道的,世兄是从数万人中挑选出来的最清雅的人,
而我,就是个普普通通、庸庸碌碌的一等的愚人罢了,
只是有幸和您同名,真觉得是玷污了这两个字。”
贾宝玉听了这话,心里想:“这人果然和我的心思是一样的,
可是我和他都是男人,不像那些女孩儿们那么纯净高洁,怎么他倒是把我当成女孩儿来看待了呢?”
于是就说道:“世兄过奖了,我实在是担当不起,我就是个最浑浊最愚笨的人,只不过是一块冥顽不灵的石头罢了,
哪敢和世兄这般品行高洁、声望卓着的人相比,世兄实在是配得上这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