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生意好做
作者:比拉夫大王   农业巨头从1983开始最新章节     
    “现在美国的大学对中国留学生还是比较欢迎的,我帮你列个清单出来,你挨个大学写信,我再帮你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拿到推荐信,这样机会就比较大了!”李耒给他讲了海闻出国的故事。

    推荐信也好办,新世纪投资公司已经在美国设立了分部,主要负责农业类的期货炒作、农业相关信息的收集以及设备技术的引进工作,和美国农业界已经建立起了一定联系,找人写推荐信还是能做到的。

    大不了就花点小钱儿么,只要找对了门路,弄一封推荐信其实花不了多少钱,像步长药业老板那样,花650万美元才把女儿送进斯坦福,纯属冤大头,实际上中介把六百万都吞了,只花了五十万去办事。

    如今正是中美蜜月期,美国为了扩大对中国的影响,很欢迎中国留学生前往美国学习,只是碍于经费的问题没办法放的太开,所以公费留学生还不太好争取;自费就好办多了,只要花得起钱,美国大学相当欢迎他们。

    “美国高校里面,农业领域比较强的有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康奈尔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回头我让人搜集下这些学校的信息,看看那位化肥领域的教授比较合适,尽量帮你争取下!”//

    “你把你的论文和成绩单都整理下,翻译成英文,到时候和推荐信一起送过去。”要说申请外国大学的经验,李耒比焦高亮丰富多了,他当年读研、读博的时候,身边出去的同学实在是太多了。

    名单刚公布的时候,焦高亮就感觉跟天塌了一样,努力学习去美国留学是他读研这三年唯一的理想,没想到自己这么辛苦,名额却被远不如自己的人抢走了,整个人都陷入崩溃之中,认为人生已经没了希望。

    现在李耒又重新帮他点燃了希望,焦高亮的感激自然不用说了,当场就捂着脸哭了起来,“李厂长,我......我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你放心好了,要是真的能去美国,等毕业之后,一定去你哪儿上班!”

    “也不用马上回来,先在美国工作一段时间也可以,不管是研究机构也好、生产企业也罢,多去长长见识,看看美国人是怎么搞的,然后再回国也一样!”现在李耒反而不着急了。

    国内化肥领域对私营企业放开还要等到1997年,自己想要在化肥领域大展手脚也要等到那以后,焦高亮回来的太早也派不上大用场。

    而且别看他现在说的好听,那是因为还没见识过美国的繁华,等真去了可就不一定愿意回来了,虽然李耒可以用钱逼他回来,但如此以来就成仇家了。

    所以还不如把话说的好听点,让他在美国待上几年,等他遇到玻璃天花板的时候,就会想着回来了。

    李耒先带着焦高亮去吃了点东西,然后把他送回学校,叮嘱他做好准备,然后给马天佑打了个电话吩咐一番,没几天马天佑就把资料准备好了,推荐信也要到了,压根就没花钱,只是答应几位教授,给了他们一些投资额度就可以了。

    新世纪投资公司在期货市场上的收益已经引起了一些有心人的注意,不少人都想请他们代为操作,李耒一直没同意,这次算是例外。

    教授也是食人间烟火的,写封推荐信虽然会耗费点小人情,但和预期的收益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所以他们都爽快地答应了。

    有了推荐信,再加上焦高亮的成绩也不错,所以他很快就拿到了好几所美国大学的录取名额,最后在李耒的建议下选择了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

    加州是美国的农业重镇,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在农业方面的积累也十分雄厚,长期位居全球高校农业专业排名前三,焦高亮能去这样的学校深造,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离开的时候,李耒亲自为他送行,“你在学校好好学习,不用考虑其它的,我安排了人每个月给你打生活费,你就不用跟其他学生一样去刷盘子了!”

    “李厂长,大恩不言谢,你就等着我回来吧!”起码现在,焦高亮还没有改变想法,一心想要报答李耒的恩情。

    “我还是那句话,你在外面多待几年也好,光在学校学习是不够的,最好还是去研究机构和生产企业多积累一些经验!时候不早了,你赶紧进去吧,等到了美国有人去接你,他会把你送到学校去,给你介绍几位教授。”

    既然要卖人情,那就干脆卖到底,李耒把什么都准备好了,相信焦高亮在美国接触了其它留学生之后就能明白,李耒到底帮了多大的忙。

    送走了焦高亮,李耒再次出发,开始挨个城市巡查自己的产业,如今陕西、重庆、ah几个地方的养鸡场和饲料厂都已经建设完毕投入运营,而几个负责人都是第一次独当一面,李耒还有点不放心,那就只能多跑跑了。

    几个地方跑下来,王峰、孙成平、李新旺都说了同样的话,“现在生意好做,我们的鸡蛋、饲料根本不愁卖,生产多少就能卖出去多少,准备好的仓库几乎都空着,完全派不上用场!”

    如果不考虑政策以及其他方面的风险,单纯从商业的角度考虑,八十年的生意确实好做。

    之前中国和北边的邻居一样,都存在有经济结构失衡的问题,长期重视重工业的发展,导致了产业失衡,经济结构扭曲、市场矛盾突出,商品供求进展,长期处于供需失衡的状态。

    在这样的背景下,只要你能生产出商品,压根就不用担心销路,庞大的需求市场很快就能把这些产品吃的干干净净。

    同时包产到户的确让农民增加了收入,对外开放也让城市经济变得活泛起来,人有了钱就想消费,而鸡蛋作为生活必需品,需求量自然就上来了。

    而且政策方面也给李耒提供的便利,首先国家放开了鸡蛋的购销和价格,要不然李耒就算能生产出来鸡蛋,也得统一卖给国家,价格也只能听从国家安排,国家说多少钱收那就多少钱,一点讨价还价的空间都没有。

    另外,前两年还放开了农副产品的长途贩运和批量销售,清除了鸡蛋运输和批发的障碍,让李耒可以把鸡蛋卖到其它城市;要是没有这一条,那就只能在河阳销售,全河阳才多少人?能消化多少鸡蛋?

    在农村,集市贸易重新恢复,每到赶集的日子,周围村里的农民都会从十里八乡赶来,聚到集市上,出售自家的农产品,换取一些生活必需品。

    每到这个时候,李新安就会安排销售部门的工作人员到集市上收购鸡蛋、出售饲料;农村集市向来是消息传播最快的地方,来赶集的人看到养殖户从李新安手里接过钞票,听说养猪用了惠农牌饲料长得快,肯定会有人模仿。

    一来二去,来购买鸡雏和饲料的人就变多了,他们挣了钱还会购买更多的鸡雏和饲料,带动身边的亲朋好友购买,养殖场和饲料厂的销售也因此就跟滚雪球似的发展起来。

    在城市,去年人代会上明确提出“广泛设置农产品批发市场”,自此以后,全国各座城市都开始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工作,如同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了大量批发市场。

    这给鸡蛋的销售提供了极大便利,以前去其它城市跑销售,还得一个单位一个单位问过去;现在好了,只需要在当地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竖起招牌,就有人主动过来购买。

    再加上个体经济的发展,小商小贩也越来越多了,好多人都看中了鸡蛋买卖,纷纷来销售点批发鸡蛋,再卖给其它人。

    如此以来,鸡蛋的生产和销售环节便完全打通,养鸡场生产出的鸡蛋可以畅通无阻地送到消费者手里。

    而且还没有太多竞争对手,小农经济一家一户养鸡形不成规模,无论成本还是质量的统一性都不如李耒;至于其他养殖场,科技含量、生产效率又比不过李耒,他现在在市场上几乎是无敌的存在。

    现在,李耒的鸡蛋已经卖到了周边好几个省份,价格也从一块九毛八涨到了两块一,而且看行情,明年还能再往上涨。

    可以说这几个养鸡场的鸡能下多少鸡蛋,市场就能吃下多少鸡蛋,几乎不存在卖不出去的时候。

    原先规划中的松花蛋、皮蛋等产品,现在也只能进行小规模的生产,没其他原因,就是因为鸡蛋卖得快,没多少原材料给他们加工。

    至于饲料卖得好,原因就更简单了,大家看到养鸡、养猪能挣钱,养的人自然就变多起来。

    再通过广告宣传,让养殖户和养殖企业知道,用了咱们的惠农牌饲料,鸡下蛋又多又快,猪长肉长得多,他们能不买吗?现在买上几块钱的饲料,过一阵儿把鸡蛋、生猪卖出去,就能多赚十几块、几十块,这笔账谁都会算。

    化肥根本不用提,庄稼用了化肥的效果实在是太明显了,只要你的化肥质量合格,老百姓就愿意买,所以河阳化肥厂也扭亏为盈了。

    当然,问题也是客观存在的,比如原材料短缺,现在生意既然这么好做,那挤进来的人肯定很多,于是原材料的争夺就变得愈发激烈起来。

    好多人借着双轨制的机会,把批条拿在手里开始不断炒作,有些原材料就在仓库不动地方,价格就翻了好几倍,需要原材料的生产企业却迟迟拿不到。

    这几家饲料厂、养殖场购买原料也变得麻烦起来,很多时候都要加价才能拿到需要的原材料,成本无形之中增加了不少。

    还有吃拿卡要的问题,经济活跃了,很多负面因素也来了,不少手上有点小权力的,看到人家发财,自己只能拿死工资,心态难免变得不平衡起来,于是就开始寻找机会为自己谋好处。

    以及社会治安的问题,李耒刚穿越过来的时候,国家就搞了一次大的整顿,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但是现在已经两年多时间过去了,许多东西又开始死灰复燃,拦路打劫、欺行霸市之类的事情层出不穷。

    以至于各家工厂安排人送货,除了司机之外都得多带两个人,车里还备着家伙,随时准备跟人干仗;好在李耒这边招收了不少退伍军人,他们干这个是专业的,倒是没出过啥大事。

    总得而言,虽然有种种小问题,但李耒旗下的各家产业发展势头都非常好,他的收入也在一路飙升,仅仅今年一年,就算排除期货方面的收益,利润也达到了千万级别。

    在这个万元户还很稀奇的年代,千万级别的年收益放眼全国,估计也没几个人能做到。

    不过这笔钱大多又转为投资,看到这几家分公司发展都比较好之后,李耒马上就启动了山西、河北、山东、湖北等周围省份的投资。

    受那份内参影响,之前那些省份就在邀请李耒去他们那里办养殖场、饲料厂,李耒也去考察了,选了几个不错的地方,只是由于管理人才的短缺,才迟迟没有动手。

    现如今,在之前几家分公司的建设过程中,培养出了一批不错的人才,也制定出了建设新公司的流程规范,那么这个短板就不存在了。

    从河阳、重庆、合肥、潼河等地抽调了一批人才,让他们负责新项目的启动工作,李耒的海兰蛋鸡和惠农牌饲料很快就将占据整个华中、华北市场以及半个西北市场。

    等到明年新一批人才培养出来的时候,就可以进军东北、华南市场了,甚至还可以去西南,跟超哥碰一碰,交情归交情,生意上的事情还是不能让的。

    一圈儿走下来,就到年末了,李耒回到河阳县,去化肥厂呆了两天,然后找到邢书望,该上缴今年的利润了。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农业巨头从1983开始更新,第144章生意好做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