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第二次直播带货。
作者:不敢轻言语   诸朝陪我刷短视频最新章节     
    第二天。
    因为昨天刚看完“皇帝外号”视频就被李曼几人拉去玩桌游了,玩完后回到寝室又打了半天游戏,所以一直没有挤出时间刷视频。
    今天同样如此,上了一天课,还全是主课那种,搞得洛璃一点摸鱼的时间都没有。
    这不,此刻洛璃刚吃完晚饭,就像是一只被吸干精气的小猫一样,无精打采地瘫倒在宿舍的床上。
    “洛洛,我们要去打羽毛球去,你去不去?”李曼看着萎靡不振的洛璃问道。
    “我累了,你们去吧。”洛璃摆了摆手,表示拒绝。
    她一会还要直播呢,现在必须好好休息,恢复下精气神。
    “那行,那我们走了哈。”李曼也不强求,拉着董莹走出了宿舍。
    而洛璃的另一位室友早就跟男朋友甜甜蜜蜜去了,所以宿舍再次剩下了洛璃一人。
    “这样也好,省得我还得找地方直播。”洛璃小声嘀咕了一句。
    半个小时后,洛璃感觉休息的差不多了,于是拿起手机,点开了带货直播键。
    依旧是经典的开场白:“哈喽,大家晚上好,我是主播洛璃,欢迎大家光临我的直播间,今晚我们将开启第二次直播带货。“
    早就翘首以盼的古人们纷纷发来弹幕。
    【晚上好x99】
    【主播晚上好x999】
    洛璃静静等待了一会,感觉人差不多齐了,于是直奔主题。
    “好,看大家基本也来齐了,那咱们直接开始吧。”
    说着,洛璃从一旁拿起一盒刚从学校超市购买的自热小火锅,展示在镜头前。
    “这个就是咱们今天要带货的商品了,别看它只是这么小小一盒,但里边可是满满的科技和狠活,包管你们一吃一个不吱声。”
    【秃头小乞丐:不就是火锅吗,咱又不是没吃过,咱没猜错的话装的肯定是菜和肉吧。】
    洛璃看见弹幕,微微一笑:“八八陛下猜的很准,但并不完全正确。”
    “这里边确实有菜和肉,不过还有一些你们没见过的东西,最神奇的是,它不需要生火也能将东西煮熟。”
    真的假的?
    不生火也能将东西煮熟?
    古人们听到洛璃这违反常识的话,纷纷露出了质疑的表情。
    他们也承认后世科技很发达,可不生火煮东西?难道是用内力催熟?
    这时,洛璃故意露出了挣扎的表情。
    “虽然我晚上已经吃过晚饭了,可既然你们强烈要求,那我还是勉为其难地为你演示一番好了。”
    古人:“???”
    谁强烈要求了?
    你自己馋就说自己馋的,别把我们扯进来!
    【祖龙:朕无需多此一举。】
    【大唐白月光:我们自己能弄明白。】
    【小猪佩刘:朕从不背锅!】
    洛璃瞥见一条条“抗议”的弹幕,果断扭过头去,对弹幕置若罔闻。
    她自顾自地撕开了自热小火锅的包装,将里面的食材一一展示给观众看。
    “大家看清楚哈,这个是粉丝,这个菜包,里边有海带,藕片之类的东西,这个嘛就厉害了,是牛肉。”
    牛肉?
    居然是牛肉!
    程咬金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刚刚无精打采的他,现在直接变得比谁都要兴奋。
    “陛下,这一看就是好东西,你一定要发动宫里所有人都抢啊,我用三倍,不,五倍的价格回收!”程咬金激动地说道。
    李世民无奈地看了他一眼:“放心,朕早就下令了。”
    “那就好,那就好。”
    天幕另一边,洛璃还在介绍着。
    “这个是调料包,咱们把这些东西都拆开,放进这个大碗里,然后添上水。”
    “接着把这个白色的发热包放在盒子底部,也加水,盖上盖子,等待十五分钟,就能享用了。”洛璃盖上盖子,眼中闪烁着期待。
    这么简单?真不用烧火?
    古代帝王将相们用力咽了口唾沫。
    他们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不管这东西味道怎么样,只要能咽下去,那它就是最理想的军粮。
    更何况,这小火锅有肉有菜,比一般大户人家的正餐还要丰盛,味道不可能差。
    试想一下,一边士兵啃着跟石头一样的硬的窝窝头,喝着凉水,另一边士兵则是吃着热气腾腾的小火锅,这两边士兵的战斗力能一样吗?
    原本对食物并不怎么感兴趣的皇帝们,此刻变得异常重视,纷纷下令让手下准备好钱财,随时准备抢购。
    “好,趁着这功夫,咱们刚好回答张居正大大的问题,我估计问题回答完了,这东西也能吃了,我先替你们尝尝味道怎么样,然后咱们再开始带货,应该没有意见吧。”洛璃看向屏幕问道。
    看着满屏的【好】字,洛璃点了点头:“既然大家都没意见,那我就先回答问题了,张居正大大在吗?”
    明朝,正在核算各地税收的张居正听到洛璃叫自己的名字,缓缓在天幕写下了一个【在】字。
    而后放下手中的朱笔,正了正衣冠,极为认真地望向天幕。
    “主角也在,那咱们正式开始。”
    “由于张居正大大所处的时间段比较靠后,所以回答他的问题之前,咱们先介绍一下他,若是有什么我说的不对的地方,居正大大你记得提醒我哈。”
    洛璃叠了层甲,然后清了清嗓子,缓缓说道:“其实在我们这个时代,一提起张居正这个名字,大家就会各执己见的争论他的功过是非。”
    “大多数人很喜欢在历史故事里,去找好人或者坏人,当然我也不例外。”
    “小时候读《三国》的时候,觉得刘备,诸葛亮是大忠,曹操,司马懿之流是大恶。”
    “后来,看清宫剧的时候,觉得纪晓岚是正,和珅是邪。当然现在看来这看法有些过于天真了。”
    听到这,古代帝王将相们纷纷点头,到他们这个层次,已经没有好人坏人的区分了,甚至忠奸善恶都已经不是很重要了。
    重要的是能力,是立场。
    “后来才知道,其实哪有什么纯粹的好人和坏人啊,每个人都是复杂集合体,张居正也不例外。”
    “有人说他舍身谋国,锐意改革,从各种阶层手中虎口夺食,一手开启了万历中兴。”
    “也有人说他贪污腐败,任人唯亲,肆意妄为,私德有亏。甚至也有人简单将他归为两个字——猛人。”
    “我不知道哪一个形容是正确的,我只知道他用了58年的时间,与明帝国完成了一次末日赛跑。”
    “张居正出生于嘉靖四年,就是那个爱修仙,给朱棣大大你改庙号的嘉靖。”
    大可不必非要cue我一下吧。
    正在潜心炼丹的嘉靖老道,听到这话,赶紧将弹幕关闭了,以他估计,他那暴脾气老祖宗又要在天幕骂他了。
    “据说在张居正出生前夕,他的祖父张诚,曾夜梦一轮圆月落入水瓮之中,随后一只白龟从水瓮中浮了上来,所以张居正最早名为张白圭。”
    “好像大人物出生都有点神奇色彩哈,张居正大大,当时真的有这事吗?”讲到这,洛璃好奇地问道。
    明朝。
    张居正颇有些无语。
    你讲就讲呗,咋还突然问上了,可看你是学历史的了,好奇心还挺强。
    虽然觉得有些尴尬,但张居正还是在天幕上写了一个【是】字。
    洛璃看到后,砸了咂嘴:“真好啊,我妈生我的时候咋啥也没梦到呢,看来我是没有当大人物的命啊。”
    不!其实你已经是大人们了。
    古人们一想到洛璃已经成了大街小巷的“驰名商标”,就忍不住笑出声来。
    经过这么长时间发酵,基本家家户户都有座洛璃的雕像,就连那些地痞流氓在拜把子的时候都不拜关公,而是改拜洛璃像了。
    也不知道洛小娘子知道这情况的时候,会是什么表情。
    “咳咳,又跑题了,回来回来哈,说到哪来着,哦对,张白圭!”
    张居正:“……”
    不知道为什么,他突然那有一种想打人的冲动。
    “张家是湖-北荆州的寒门,他祖父是辽王府护卫,他爹张文明是个考了七次乡试都没中第的落魄秀才。”
    “或许是负负得正,张居正两岁识字,五岁读书,十岁通六经,成了为荆州有名的神童”
    “嘉靖十五年,十二岁的张居正在荆州投考,以‘南郡奇童赋’过试,成为了一名秀才。”
    “荆州知府得知自己辖内出了名神童,欣喜异常,亲自接见了他,并为他改名为‘张居正’。”
    “嘉靖十六年,十三岁的张居正从荆州到武-昌应考乡试,若是这次也考中了,那便成了举人,这一关是无数文人学子难以跨越的龙门,但对张居正而言,他不认为这是什么人生难关。”
    “因此少年行走在去武-昌的官道上,在两旁尽是在疾风中立得笔直的竹林中,张居正题下了贯穿了他一生的诗句。”
    天幕的另一端,张居正目露恍惚,似是回忆起了年少时那和煦的微风,翠绿的竹柳,嘴中喃喃着与洛璃一同念道:“绿遍潇湘外,疏林玉露寒,凤毛丛劲节,直上尽头竿。”
    洛璃继续说着:“这当然算不上什么佳作,可一句‘直上尽头竿’几乎成为了张居正的人生箴言。”
    “然而,让张居正没想到的是,他这次的乡试并未考中,因为湖广巡抚顾璘认为,十三岁的张居正太过顺遂的人生,不利于他未来的发展。”
    “他觉得这次若是让张居正中举,或许湖广会多一位唐伯虎那样的诗酒风流的大才子,但很可能会少了一位辅国治政的柱石,于是他亲自点名,直接把张居正刷了下去。”
    “这一次的失败,并没有让张居正气馁,三年后,他于嘉靖十九年再次应考乡试,一举成为了年仅十六岁的举人,”
    “张居正中举的那天,顾璘接见了他,还将自己的贴身犀带赠给了这位少年英才。”
    “并嘱托他,希望他未来做伊尹颜渊,而不仅仅是一位年少成名的举人。”
    “张居正中举的消息传回家中,一家人都喜出望外,心里满是对未来日子的期盼,却没想到遭到了小人的妒害。”
    “祖父张镇被辽王喊到了家中,活活灌酒而死,张家人悲痛万分却毫无办法,这件事极大刺激到了未经世事的张居正。”
    “他第一次认识到了权利的重要性,拥有了对权利的渴望。”
    “1547年,23岁的张居正二甲进士及第,授庶吉士,正式开启了人生第一份工作。”
    “初入职场的张居正受到了内阁大臣徐阶的赏识,两人成为了名义上的师徒,在徐阶的带领下,张居正仅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就成功当上了翰林院编修。”
    “内阁?这是什么职位?”朱元璋不解地嘀咕道。
    他不记得自己设了这么个机构啊,难道是后人新设立的?
    就在朱元璋胡乱猜测的时候,就听洛璃继续说道。
    “嘉靖时期,在嘉靖老道的操控下,朝堂上的党争十分严重,再加上内阁的首辅的交椅只有那么一把,有实力的都想上去坐一坐。”
    “所以严嵩和徐阶明争暗斗的十分激烈,而这也成了张居正步入职场的第一次选择。”
    “不过别看张居正是初入职场的菜鸟,但他很有头脑,‘坚定’的站队老师徐阶的同时,还和严嵩保持着台面上的良好关系,左右逢源谁也不得罪,就这样,张居正默默潜伏了两年。”
    “1549年,张居正对自己这两年的工作做了个大总结,给嘉靖皇帝上了一封《论时政疏》,在奏折中委婉地指明了大明王朝的各种弊政,提醒嘉靖再不换方案,就要亡国了。”
    “但嘉靖皇帝那是什么人,每天炼丹修仙的时间还不够呢,对这些根本不感兴趣,直接把这封奏疏扔仓库里吃灰去了。”
    “这件事让张居正认识到了朝堂现存的最大问题,不是什么党争,而是嘉靖!”
    “因此,从这以后他闭口不再提国事,专心治学,继续潜伏等待着机会。”
    “在这段难熬的日子里,他看到了王公贵族生活奢靡,看到了中层官员欺上瞒下,中饱私囊。”
    “始终无法施展抱负的他失望之余,写下了《适志吟》:我志在虚寂,苟得非所求。虽居一世间,脱若云烟浮。”
    “他什么都看在眼里,也什么都明白,却什么都无法改变,这是张居正第二次有了对权力的渴望,这也为他日后成为权臣埋下了伏笔。”
    “1554年,张居正请病假回到了老家,在游山玩水的路上,他看到了一些在书上,在皇城中看不到的东西,”
    “比如底层官吏对百姓的压迫,比如农民整年辛勤劳作,却仍是吃不饱饭,沉重的赋税,地方豪强的剥削,将百姓压的快要喘不过气来了。”
    “远离朝堂,贴近民间的生活,让张居正开拓了新的思路,他将眼光由朝堂斗争转变到了黎民生活之上,这一次的转变,为他日后的改革打下了基础。”
    “1557年,张居正重新回到翰林院,这时候的他终于明白了,若想真正做点什么,唯有熬,熬到那群年长他几十岁的大人物们进了棺材,他才有出头之日。”
    “于是他继续隐藏锋芒,沉下心来一遍思索救国之策,一边等待机会的降临。”
    “1564年,39岁的张居正升为了国子监司业,这时候徐阶已经斗倒了严嵩,成为了新一代首辅。”
    “在徐阶的引荐下,搭上了未来皇帝裕王的线,这双线发展极大拓展了张居正的人脉,为他以后的首辅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咳咳,居正大大你应该也是这个时候认识的裕王妃吧,你和她,嗯,你懂得!”
    张居正此刻脸黑的像锅底。
    他懂什么?
    他不懂!
    洛璃等了半天也没等到张居正的回应,再次干咳一声,一脸八卦地问道:“居正大大,你俩到底有没有搞男女关系啊?”
    听到这,古人们瞬间来了精神。
    你要说这个,我可不困了嗷!
    有能力发弹幕的人,纷纷开始发弹幕催促。
    【大汉黑白两道扛把子:到底有没有关系啊。】
    【曹贼爱人妻:难道兄台你也是同道中人?】
    【老王不爱洗澡:多尔衮的例子在前,劝你慎重。】
    王安石对这位和他一样的改革者还是很有好感的,所以忍不住发弹幕提醒了一句。
    明朝。
    张居正此刻已经不是脸黑如锅底能形容的了,简直都快变成黑人了。
    他闭目深吸了一口气,心中不断重复着“我不生气,我不生气,我真的不生气”。
    良久后他长吐一口气,缓缓睁开双眼,看着天幕一群“八卦长舌妇”,无奈地笑了笑,伸手写了【没关系】三个字。
    “没关系?”
    “真的吗?我不信。”
    洛璃一套鲁豫连招脱口而出,瞬间给张居正气破防了。
    不信你还问个屁啊!
    就听你想听的是吧!
    当然破防的不只张居正一个。
    皇宫深处的万历皇帝也被洛璃弄红温了。
    他就说嘛,为啥他母后处处都向着张先生,事事都要询问他,甚至连他成亲这种大事都要听张先生的,原来有这么层关系!
    该死!
    都该死!
    本就对张居正独揽大权十分不满的万历,这一刻算是彻底记恨上了张居正。
    吾未壮,壮则有变,都给朕等着!
    等着朕慢慢清算!
    天幕另一头,洛璃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不开玩笑了哈,刚才那句话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梗,经常和我室友们说这句话,不自觉就秃噜出来了。””
    “居正大大对不起哈,咱们回到正题。”
    “1567年,在位45年的嘉靖皇帝终于一命呜呼了,裕王继位,史称明穆宗。”
    “作为裕王旧臣,张居正自然得到了提拔,一年内连升四级,直接进入了内阁,成为了大明王朝权力中心的人物,这回他终于可以撸起袖子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了。”
    “可不幸的是,这样的情况仅仅持续了一年。”
    “1568年,徐阶因年纪太大,卸任了首辅之位,他的老对手高拱成为了新任首辅,作为徐阶的学生,张居正自然也受到了牵连,他不得不再一次沉寂下去,等待下一次时机的到来。”
    “皇天不负有心人,他苦等的机会终于来了。”
    “1572年,明穆宗驾崩,十岁的万历皇帝继位,作为明穆宗的头号小弟,高拱悲痛至极,直接在内阁喊了一嗓子‘十岁孩童,如何治天下’。”
    “这话本来的意思是,十岁孩子怎么治理天下,但掌印太监冯保在向李贵妃以及小皇帝汇报工作的时候,这句话却变成了‘十岁孩童,如何作人主’。”
    “一个治天下,一个作人主,变了三个字,意思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后来冯保更是污蔑高拱结交藩王,想要效仿霍光行废立之事。这一番连懵带吓唬,直接把年轻的李贵妃以及万历小朋友吓得不轻。”
    “然后冯保借机开始推销他的盟友,张居正大帅哥,就这样冯保,张居正,李贵妃三人形成了倒拱联盟,在这样强大的势力下,高拱不出意外的被赶出了京城。”
    “而张居正也如愿以偿地坐上了首辅之位,48岁的他终于兑现了年少时说过的话‘直上尽头竿’,大明王朝两京一十三省未来十年都要靠他一肩挑起。”
    “当然,在他实现抱负之前,他还要应付三个人,分别是李贵妃,冯保,以及万历小皇帝。”
    “李贵妃这事不复杂,她是万历皇帝的生母,但当时的陈皇后才是万历皇帝的嫡母,按理说应该是陈皇后称皇太后,但小万历要求李贵妃也要称皇太后。”
    “正常情况下,这会是一场极其精彩的宫斗大剧,放在女频甚至足够出本书,但张居正展示出了他的实用主义,想当皇后,没问题啊,谁说后宫中不能有两位太后的。”
    “他直接上疏称陈皇后为‘仁圣皇太后’,而李贵妃为‘慈圣皇太后’,本来是不死不休的局面就这样被解决了。”
    “而对于冯保就更好解决了,张居正答应他,你无论如何敛财,逾制,违法,只要你不干涉国政,那我就不会管。”
    “两个大人都解决了,年仅十岁小万历皇帝,似乎根本不用放在心上,但事后看来这个小皇帝才是需要张居正最用心对付的。”
    “万历皇帝虽然年纪小,但他已经开始明事理了,他很早就知道他才是明帝国真正的主人,但他还没到能够支配权利的时候。”
    “他需要受到李太后,大伴冯保,以及张居正的支配。并且他很明白,这三个人都需要他去讨好。”
    “可一国之主要去讨好别人在他看来无疑是耻辱的,这种深藏在万历心中的不平等,会随着时间发酵,最终猛然爆发。”
    “张居正是个无比聪明的人,但因为万历年纪太小,连他也忽略了这种情况,他以为他当个好老师,当个像诸葛亮那样鞠躬尽瘁的人,万历就会明白他的苦衷。”
    “可惜,他忘了,万历不是刘禅,而他要做的事也不允许他成为诸葛丞相,而是要成为那个权臣霍光。”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被誉为‘万历中兴’的改革,到底都有哪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