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有粮食不愁卖
作者:作者姜不辣   东北往事之童养媳最新章节     
    龙五走了以后,井馥也如愿以偿的上了学,可没过几天,她又烦了。
    每天都是那么几句。
    要么是赵钱孙李,要么就是人之初,要么就是天地玄黄。
    井馥早就记住了,可每天还是学这些,她就觉得索然无味。
    井张氏也不管她,她愿意去就去,不愿意去,也没有人强迫她。
    井魁也不愿意去读书,井馥轻而易举学会的东西,他却说什么也学不会。
    两只手掌经常被先生打得又红又肿。
    井张氏心疼孙子,干脆也由着他的性,想不去就不去了。
    反正井家八辈子也没出过一个秀才。
    都是土坷垃里面刨食吃,地垄沟里找豆包,认不认识字又有什么关系。
    出了二月很快三月,四月份大地开始回暖,等到五一前后,远处的山也青了。
    井家大院没了邱强这个大管家,农忙的时候就有些手忙脚乱了。
    没办法,井张氏只能请她的外甥李明发前来帮忙。
    这个外甥以前井张氏就有心思用他代替邱强。
    只是几个儿子不同意,看他眼珠子翻来翻去的太精明。
    现在井张氏旧事重提,李明发当然高兴,乐颠颠的来到井家大院。
    亲自领着长工短工下地干活。
    为了得到井家一家人的认可,必须得好好表现。
    要想巴结上面,对下面的伙计必然苛刻一些。
    于是有些人就对他生出不满来。
    别人不满意没关系,只要井张氏满意就可以了。
    自从李明发管事以来,地里的活明显干的快了,一年下来,倒是节省了不少的工钱。
    等到收完秋,粮食都拉回井家大院以后,天空已经飘起了雪花。
    井张氏站在院子里感叹:“一年的时光真是过得太快了!”
    等到把粮食卖完,就可以猫冬了。
    为了多卖些钱,李明发提议,把今年的高粱和苞米卖到姜家烧锅去。
    井张氏早就听说,姜家烧锅的掌柜的,是个讲究人,不缺斤少两,更不货到地头压价。
    比苏家店烧锅的掌柜的强太多了。
    但去姜家烧锅有一样不好,道远,七十多里地。
    按理说,七十多里也不算远,主要是要路过四峰山。
    山上有土匪,要是被截了,车马粮食就一样都别想回来了。
    整不好还会有性命之忧。
    所以井张氏有些犹豫。
    “这两年有不少人家,就去了姜家烧锅,也没见谁被截了。”
    李明发见井张氏不想去,一个劲的在旁边撺掇。
    “有五六家准备去呢,十几辆大马车,三四十号人呢,都拿着家伙,胡子就是想截,也得掂量掂量。”
    “再说,哪天去都是临时定的,这死冷寒天的,要是没有人告密,胡子也不能算的那么准吧!”
    井张氏被李明发说的活了心,跟两个儿子一商量,决定先送两车去试试。
    既然别人都没事,不至于轮到自己就被截了。
    井家大院每年都有存粮,和新粮食一年压一年。
    以前,井家的老祖宗小时候饿怕了,所以以后有了粮食就想多存点。
    存粮是井家大院祖辈传下来的习惯。
    井家大院的粮食就算颗粒无收的年头 ,也够吃两年。
    李明发带着三个长工把粮仓里地陈粮都倒了出来,存上新粮。
    井家大院现在只有三个长工,老黄因为年纪大了,眼神也上不去了,虽然干活实诚,也还是被辞退了。
    吴家父子,还有一个也姓井,是井家一个出五服的远房亲戚桩子。
    仗着是本家,在井家大院干的年头多一些,有点不太听李明发的话。
    这就让李明发十分的不爽。
    几个人把陈粮穴在马车上,准备明天早上跟随大伙一起去姜家烧锅卖粮去。
    第二天早上,公鸡刚打头遍鸣,春妮就和三少奶奶起来做早饭。
    不但要做吃的,还要做带着路上吃的。
    来回一百多里,到地方还要排号,不带够吃的怎么能行。
    一行人吃过早饭,天还没亮呢!
    早上要早一点走,争取在天黑之前能赶回来。
    收拾妥当以后,一行人就出发了。
    两挂大马车,六个人,背了四杆枪。
    井连海是东家,必须要跟着。李明发、两个车老板 ,加上吴士晟,井桩子。
    士晟一晃十六了,今年一年个头就蹿起来了,看起来就是个大小伙子。
    井桩子人如其名,就像半截树桩子一样,短粗!
    典型的车轴汉子。
    把马车赶到村口集合,一共十几挂马车,几十号人,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自从马车走了以后,井张氏的心就一直揪着,看啥都不顺眼,看谁都喊两嗓子。
    刚到日头卡山,她就坐不住炕了,不时的站在大门口张望。
    天完全黑下来的时候,屯子外面传来甩鞭花的声音。
    大车队终于回来了。
    井张氏拍拍胸口,一直提在嗓子眼的心总算落回到了肚子里。
    饭早就做好了,就等着卖粮食的回来开饭了。
    今天所有人吃的都是一样的伙食。
    高粱米饭,炖的冻豆腐白菜粉条,可劲造。
    吃饭的时候,井连海对井张氏说了卖粮的经过。
    姜家烧锅确实不压价,粮食都按品质给价钱。
    井家送去的是陈粮,虽然颗粒饱满。也比别人家卖的价钱低。
    但和苏家店烧锅比起来,简直就是新粮的价格了。
    “就是胆子小了,今天多送两车好了!”
    李明发喝了点酒,有点微醺,一个劲的强调井张氏胆小的问题。
    “过两天还有去的,这半个冬天都断不了送粮的,有粮食不愁卖!”
    井连海说到了点子上。
    吃完饭,井连海伸着懒腰,哈欠流星的站起来。
    出去一天了,早就犯烟瘾了,强撑着吃完饭,他要回屋抽一口去了。
    井张氏心里很难过,提心吊胆的多卖那么两个钱有啥用,还不够他们两个败豁的!
    李明发临走的时候,井张氏给他装了几块冻豆腐。
    刚才回来的路上,大伙已经商量好了,不能连续去,要隔个几天,再去下一趟。
    至于哪天去 ,临时再商量。这样不容易被胡子抓住规律。
    过了四天,李明发颠颠的跑来通知井张氏,明天大车队天亮前出发。
    上一次平安回来了,这一次井张氏就没有那么紧张了。
    有了上一次的经验,这一次,大伙天黑之前就回来了。
    井家大院的粮食去卖了两趟,已经所剩不多了,只要再去一趟,就卖完了。
    井连海已经接连去了两趟,这一趟井连城想去。
    “出去卖粮食,哪能实打实的回来都交给老太太,谁还不留点自己零花呢!”
    要是三趟都让三哥去,自己怕是没有油水捞了。
    每年卖完粮食以后,邱强都会偷着给他留些钱。
    今年都卖了两趟了,李明发也没有给他一块钱。
    是不是都让三哥半路扣下了呢?
    井连城心里不高兴,告诉老娘和三哥,下一趟他要跟车去。
    井连海非常高兴,求之不得。
    来回百里路程,坐在车上,脚都冻麻了,时不时的就要下车跟在马车的后面跑。
    怀里揣的大饼子,冻的和石头一样硬,啃都啃不动,别提多遭罪了。
    要不是他身为哥哥,不好意思攀井连城,他才不愿意去呢。
    既然下趟井连城想去,井连海高兴的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