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傍晚时分,父皇来到了长乐宫,问我“明日接待事宜无忧是否准备好了?”
我回道:“已经准备好了,明日清晨无忧出宫先和白将军再确定一下兵力布局,并看看负责清道的士兵,之后去城门口等待墨太子,不出意外接到他大概也正午了,无忧包下了醉生楼,请墨太子到醉生楼用膳,给他接风洗尘,再送入四方馆。”
“无忧明日大概什么时候能回来?”父皇问道。
我想了想,未时差不多就可以回了,最晚申时就能安排好。我回道:“大概申时无忧能回到宫中。”
父皇说道:“你回来后去趟御书房。”
“好”我应道。
父皇又提了我当年遇见毒蛇的事,说:“毒蛇一事...等到合适的时机父皇再跟你说,情况有些复杂,有些事父皇现在也没弄明白。近日你就好好准备迎接使臣的事情。
还有刺杀一事,玄烨交给朕的那两个人,一个只知道胡长史,另一个牙关很紧,上了极刑还是没说。
无忧放心,父皇定查个水落石出,不会让我儿白白受惊。”
我微笑着回道:“无忧相信父皇,不急,我们慢慢来,是狐狸总有露出尾巴的时候,指不定这两件事是同一波人做的。”
这时无意的猜测想不到竟一语成谶。
父皇又交代了几句,离开了长乐宫,他没有回养心殿休息,而是去了御书房。
皇帝也不好当,想必这个位置他坐的也很累,琉璃国那么多人,百姓的冷暖口粮,商人的盈利,水利的建设等等他都要管。
这夜很平静,后宫众人在经过凤霞宫那一日的敲打后,近来都很安静,至少表面上如此。
齐妃会来长乐宫帮衬我处理一些事情,云妃依旧不出自己的宫门,蓝妃在今日午时回来去凤霞宫找皇后报备的,当时我正好在场,我看见这个人的眉眼之间有几分无可奈何的萧条,整个人的脸色不是很好。
根据鸢尾传来的消息,蓝夫人确实不太好,但鸢尾说她的症状在外人看来是不知缘由的生病,实则上是她都查探不出的毒素引起的。
鸢尾传来的消息让我对蓝妃起了防备之心,这个时候若是有人拿蓝夫人威胁蓝妃和蓝尚书,目的不是破坏父皇的寿宴就是逼他们对我出手。
我直觉是后者,所以在蓝妃回来后我就从祺旻殿调了两个人在暗中跟着她,其余人依旧守在祺旻殿,看着吴妃。
直到现在吴妃都没有松口,依旧被禁足在祺旻殿,监视的人说她每日的生活很正常,练练武,养养花,很轻松,一点也没有着急的样子。
不过这几日瑟裳可没有沉寂下去,她每日都会去御书房门口求见父皇,恳求父皇放她母妃出来,给她赐婚,不过父皇不见她就是了。
我很好奇,她是真的喜欢沈泽轩还是其他原因驱使她做出了这一切,琉璃国民风是开放,但还没有女子能在被男子明确表态不会娶她后,让皇上下赐婚的圣旨。
父皇两道圣旨到达沈府的那天晚上,沈泽轩就接旨前往兰塞阁明面上的居住地,临走前他托郑公公转告父皇誓死不娶瑟裳公主。
这一句话在朝中竟然引起了惊涛骇浪,有人弹劾沈大人教子无方,胆敢对皇上如此说话,能娶公主是他的荣幸;有人说沈泽轩自视甚高,不将皇族放在眼里。
当然也有人支持他,说沈老夫人和沈大人恩爱一生,沈泽轩父亲也只娶了一个妻子,十分疼爱自己的妻子,沈泽轩这是受祖辈影响,想找一个自己喜欢的人共度一生,他没有错。当然说这话的是曹大人这些年轻朝臣,自然不会是胡长史那一类三妻四妾的人。
吴妃这几天很平静,瑟裳这几天很高调,我不能不思考瑟裳所为是不是为了转移我们在吴妃处的注意力,从而助力她完成某件事。我将这个想法跟皇后说了,皇后去了趟祺旻殿见了吴妃一面,回来后说“吴妃还是吴妃”,没有被人代替。
她说完这句话后,我们都露出了不该如此的眼神,虽然知道父皇这次的寿宴不会平静,但不平静到什么地步心里并没有低。
就在今日傍晚,苍封国和北海国使臣即将到达京城的文书也传到了父皇的案台上,他们比南毅国晚到一日,而明确说要跟琉璃国和亲的东缈国还没有动静。
如果按照师兄所说东缈国二皇子是引御山庄庄主乔尹,那他的藏身之处可就多了,也不知他在背后谋划些什么。
这几日醉生楼的生意依旧很好,我以一日千金的价格包下了醉生楼一天,将洗尘宴定在醉生楼一是为了试探墨辰逸是不是辰,二来,照顾自家生意,肥水不流外人田。
除了醉生楼外,倾城色这几日的生意也是日进斗金,自从红娘宣布出山后,很多官宦小姐慕名前来,红娘这几日忙的不可开交,但还是熬夜赶出了我最近要穿的衣裳。
父皇寿宴那天我要穿的衣服吩咐尚衣局做了一套,让红娘做了一套,待她们做好后再挑选,两套衣裳的颜色都是冰蓝色,自然这是我要求的。
今日收到了好几封信。
先到的是牧宇的信,信中说他去了南毅国,他觉得南毅国的实力是其他几国中相对较强的,没有东缈的人员构成复杂,也没有苍封的人员构成简单。
中午用膳时紫荆将师兄来信的内容悄悄告诉了我,师兄说他不日也会来到京城,萧锦进京一事确定后他会跟在他们后面进京,他暂时关闭了杀手阁,将蔷薇调回协助紫苑,担心我人手不够又送了一批人到京城。信中最后一句是小心墨辰逸这个人。
跟师兄的信差不过同时到的还有一封信,是沐姑姑的,我跟父皇在紫竹院交谈的那一日给沐姑姑写了一封信,询问皇兄的事情,直到今天姑姑才回我。
信中很简单,只有几个字,“活着,不要寻找,姑姑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