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陛下不妨猜猜
作者:行者寒寒   大明第一搅屎棍最新章节     
    三日后,京城,深夜。
    事后。
    张世康心满意足的躺在床上,陈珠儿身着肚兜满脸通红的在漱口。
    难得的是静谧的冬夜,难得的是闲暇的时光。
    屋子内燃着炭火,一切都是那般静好。
    忽的,外院传来一阵激烈的敲门声。
    门房秦二柱打着灯笼开了门,但见月光之下,门外站着数个身着铁衣的汉子。
    “山西急报!劳烦通报,恳请大元帅召见。”领头的军士向秦二柱拱手。
    半刻钟后,张世康来到国公府客厅,他的老爹张之极和大哥张世泽也被惊动,一边着衣一边往客厅赶。
    “世康,可是边镇又起兵事?”张之极见到儿子便问道。
    宣大防线毗邻蒙古部族,是防卫京畿的第一道防线,建奴新败,但并不意味着边镇安宁。
    大半夜的,又是急报,难免张之极会忧心。
    这忧心里有因为朝廷的,也有因为自己这个儿子的,毕竟他家老三再不是之前的那个纨绔子,而是大明朝的兵马大元帅。
    手握军政大权,哪里有战事,他这儿子就要第一时间领兵出征,刀剑无眼,忠孝不得两全。
    “爹多虑了,您老也太看得起建虏了,他们如今哪还敢冒险。
    再败一次,或许不用儿子攻打,那些蒙古部族都能将他们给扬了。”张世康对老爹道。
    建奴的战斗力确实厉害,可他们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人太少了。
    也就是大明现在穷的荡气回肠,不然张世康上次必定不会轻易放过反攻的机会。
    这么一说,张之极才放心了不少,他不想打扰儿子处理军务,与张世泽各自回了住房。
    “大帅,此是卢总督和孙总督的联名奏报。”得到召见后,五六个军士单膝跪地,将一封写好的书信双手呈给张世康。
    张世康大概知道可能是晋商的事有了结果,卢象升和孙传庭在历史里毕竟名声在外,按照他的估计,区区晋商是断然难不住两人的。
    晋商富甲天下,张世康只是对这次的缴获很是好奇。
    他淡定的打开书信,迎着烛光大致扫了一下。
    于是,他立马就淡定不起来了。
    “卧槽。”张世康惊呼出声。
    他有料到晋商的家底丰厚,否则也不会冒着天下之大不韪,去做这等釜底抽薪的事。
    可书信上报出来的数额,还是把他给吓到了。
    震惊之余,便是大喜,张世康高兴的在客厅里来回走动。
    少倾,他对一直侍候在侧的李管家道:
    “李叔,安排最好的客房,备好酒菜,好生招待这几位将士。”
    从山西到京城并不算近,又下了雪,能三天时间将书信送到京城,这几个士兵一路上定然没少挨冻。
    “三公子放心,老奴自会安排。”李管家拱手领命,对那几个士兵做了个请的手势。
    几个士兵感激的冲张世康行了个礼。
    李管家离开后,张世康独自在客厅里兴奋的走动,一边走,时而还拿出那封信来反复确认。
    也难怪他如此激动,这半年多来,张世康没有一日不为朝廷的财政状况发愁。
    哪儿哪儿都缺银子,哪儿哪儿都要银子,没有这玩意儿,做什么事都事倍功半。
    ‘不行,等不了了,这么好的消息,得让老哥也知道知道。’张世康心道。
    说干就干,张世康立即命令下人准备马车,不多时便奔着午门而去。
    夜间皇城的宫门都是紧闭的,一般情况下,即使是内阁重臣,一旦宫门关闭也不可能再进入皇城。
    可张世康并非一般人,崇祯皇帝早有诏令给禁军侍卫,不论何时,张世康皆可进入宫墙。
    张世康在午门外只等了不到两刻钟,王承恩就急匆匆的赶了过来。
    他与张之极差不多,脸上满是担忧之色,大明朝多事之秋,又刚逢战乱,张世康半夜进宫,难免不让人多想。
    “侯爷此时见皇爷,可是有什么紧要事?难不成边镇又出事了?”王承恩一见到张世康便问道。
    “哈哈哈哈!”张世康见状没忍住,竟大笑起来。
    王承恩不明就里,但见张世康如此开心,心里的石头也落下了大半。
    “大好事啊!这么好的事,不让陛下也知道,我这晚上指定睡不着。”张世康没口子的道。
    说着,两人就朝着乾清宫的方向赶去。
    王承恩不知道是什么大好事,让冠军侯如此高兴,但大半夜惊扰皇爷,总令他心里不安,可他终究没有多问。
    待到了乾清宫,王承恩在殿外请示,片刻后里头传来消息,让二人先等候。
    张世康见状却突然心里不安生起来,觉得是不是自己太过草率了,心里憋着一个问题纠结了半晌,还是小声问道:
    “王公公,咱俩不会打搅了陛下的好事吧?”
    倘若皇后也在,这大半夜的,虽是好事,也难免令人不快。
    王承恩无奈的瞥了张世康一眼,心道侯爷你还知道不好意思。
    但脑子转了一下弯,才明白张世康真正的意思,不由得无语道:
    “皇后殿下在坤宁宫,即便皇爷要……也自当是去坤宁宫。
    不过皇爷为国事操劳,处理政务都要到后半夜,哪里还有精力……”
    也就是问这问题的是张世康,倘若是他人,王承恩早发飙了。
    不多时,大殿内传来崇祯皇帝略显疲惫的声音来,召见二人进去。
    崇祯皇帝其实才刚躺下,他不知道张世康大半夜来所为何事,但脸上却并未有不高兴的神色。
    “老哥,山西急报,大喜事啊!”张世康一进大殿,连礼都没行,激动的称呼都变了。
    好在崇祯皇帝并不生气,反倒也来了兴致,这段时间他其实也对之前张世康所言的晋商之事很是在意。
    毕竟,张世康从来没让他失望过。
    “可是有所获?”崇祯皇帝一边命王承恩给张世康赐座,一边轻声询问道。
    “那绝对是当然的,陛下不妨猜猜?”张世康笑道。
    能这么跟崇祯皇帝说话的,天底下就他这么一号人。
    张世康心情好,证明晋商之事的收获肯定是令他满意的,因此崇祯皇帝的心情也不错。
    他蹙眉略微沉吟了片刻道:
    “嗯……三百万两?”
    京城的几十家勋戚拿出所有现银,也不过五百万两,在崇祯皇帝的观念里,几个晋商再怎么有钱,也断然不可能比勋戚富裕。
    张世康闻言向崇祯皇帝投以失望的眼神。
    “陛下你瞧不起谁呢?不妨大胆一点,再给你一次机会。”
    “难不成能过五百万两?”崇祯皇帝眉头都皱了起来。
    三百万两说少不少,但说多也不多,各地边军、加上内地剿寇军队的欠饷和粮草补给,差不多就是这个数。
    有这三百万两,也足以令朝廷得以喘息了。
    可崇祯皇帝看张世康的表情,才发觉自己竟说少了。
    “嘿,就知道陛下猜不准,得,陛下自己看吧。”张世康失去了对崇祯老哥的信心,将卢象升和孙传庭的联名信交给了王承恩。
    王承恩得知朝廷的财政即将得到缓解,高兴极了,喜笑盈盈的将书信呈给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拿起书信只一看,惊得腾一下就从龙椅上站了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