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魏军撤离,吴军传信
作者:夜郎如画   重生三国,诸葛再世最新章节     
    魏军居巢大营内。吃完晚饭,众将来到中军大帐,曹爽站在地图前,目光紧锁新安。“众将听令,明日五更造饭,六更出发,回援新安!”众将得令后纷纷下去安排准备。
    次日五更,夜色尚未完全褪去,天边仅露出一抹淡蓝,魏军大营中已悄然响起了忙碌的声息。
    营帐间,火把星星点点,映照出将士们忙碌的身影。
    炊烟袅袅升起,与薄雾交织在一起,空气中弥漫着炊事兵们精心准备的早餐香气——热腾腾的粥饭、刚出炉的馍饼,还有腌制好的肉干,这些都是为了即将踏上征途的勇士们准备的。
    士兵们迅速集结,一边匆匆吞咽着食物,一边检查着各自的装备,铠甲在晨光中泛着冷冽的光泽,长矛、弓箭、盾牌,一应俱全,整齐划一。
    六更时分,天际渐渐泛白,一声悠长而有力的号角声划破宁静,回荡在居巢魏军大营上空,宣告着出发的命令。鼓声随之响起,沉重而急促,激励着每一位将士的心。将领们身披重甲,手持令旗,穿梭于队列之间,进行最后的动员与部署。
    随着太尉曹爽的一声令下,五万魏军队列整齐,步伐铿锵,踏上回援新安的征途。战马嘶鸣,铁蹄踏过湿润的草地,向北而行。
    军队前行不久,原本还算晴朗的天空突然开始变得阴沉起来,仿佛被一层灰色的轻纱所笼罩。很快,细密的雨丝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形成了一场持续不断的秋雨。
    这场秋雨给士兵们带来了极大的困扰。雨水打湿了他们的衣服和头发,让他们感到寒冷刺骨。道路也因为雨水而变得泥泞不堪,行走起来非常困难,不时有人滑倒或摔跤,行军速度大打折扣。由于长时间的淋雨,士兵们的身体渐渐湿透,这使得他们的体力消耗得更快。
    秋雨还带来了一种压抑的氛围,让整个队伍都显得沉重而疲惫。大家默默地走着,没有太多言语,只有脚下的泥泞和雨声伴随着他们的步伐。这种环境下,士气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每个人心中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担忧和不安。
    尽管面临如此艰难的条件,士兵们依然坚定地向前行进着。他们知道自己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不能轻易放弃。他们咬紧牙关,克服着身体上的不适和心理上的压力,继续向着目标前进。
    魏军不仅要穿越崎岖不平的山地,还要涉过几条湍急的河流。
    在山地中,陡峭的坡道和密布的林木使得队伍难以保持紧密的阵型,增加了遭遇伏击的风险。
    渡河时,由于水流湍急,加之秋雨导致的河水暴涨,许多士兵不得不冒着生命危险,依靠绳索和简易的木筏才能勉强过河。
    粮草补给也成为了魏军必须面对的问题。长时间的行军,使得原本充足的粮草逐渐消耗殆尽。
    秋雨连绵,道路难行,后方的补给队伍难以按时送达,导致魏军不得不采取节衣缩食的措施,以维持基本的生存需求。
    居巢吴军大营,大都督陆逊正襟危坐于案前,思考着与魏军的战局。
    一名细作队长匆匆步入营帐,神色凝重地禀报道:“大都督,前方传来紧急消息,魏军已于六更开拔撤离,向北而去,请大都督定夺。”
    陆逊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随即恢复平静,缓缓问道:“魏军撤离,可有何异常?是否留有伏兵?”细作详细汇报了所见所闻,表示魏军撤离时秩序井然,未见明显异常,也未见伏兵迹象。
    众将闻讯,纷纷聚拢过来,议论纷纷。有的将领面露喜色,认为此乃天赐良机,应趁魏军撤离之际,发起突袭,消灭魏军;有的则持谨慎态度,担心魏军有诈,需小心应对。
    陆逊环视众将,沉声道:“魏军此举,看似撤离,实则可能暗藏玄机。兵法云:‘实则虚之,虚则实之。’我等需保持冷静,不可轻举妄动。”
    一名勇猛的将领上前一步,拱手道:“大都督,魏军既已撤离,正是我军趁势追击之时,若错失良机,恐悔之晚矣!”
    陆逊微微一笑,摇头道:“将军言之有理,但兵法又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军对魏军此举的真实意图尚不明了,若盲目追击,恐中其计。再者,我军需保存实力,以备不时之需。派人速将此消息飞鸽传信诸葛丞相。”
    另一名智谋过人的将领已领会其意,点头赞同道:“大都督所言极是。我军当派遣细作,进一步探明魏军动向,同时加强防备,以防万一。”
    陆逊点头表示赞许,随即下令道:“即刻派遣细作,严密监视魏军动向。同时,加强营寨防守,确保万无一失。待探明魏军真实意图后,再作定夺。”
    众将领命而去,营帐内再次恢复了平静。
    新安蜀军大营,王志伟正于营帐中审阅战报,心中盘算着下一步的军事行动。
    突然,一阵清脆的鸽哨声划破营地的宁静,一名侍从匆匆而入,手中捧着一只绑有密信的飞鸽。
    王志伟接过信筒,迅速拆开,细阅吴军传来的紧急情报。信中所述,魏军因新安告急,已放弃对居巢县城的攻势,正全力回援新安。
    王志伟阅毕,面色凝重,随即召集了帐下众将,于营帐中央的地图前聚集,共商对策。
    “诸位,刚刚收到吴军飞鸽传信,魏军已从居巢撤兵回援新安,意在稳住后方,再图他日。此消息对我军而言,既是挑战,亦是机遇。”王志伟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位将领的脸庞,观察着他们的反应。
    “丞相,我们该如何应对?”周勇急切地问道。
    “我们应加强新安的防御,确保我军在此地的优势地位不被魏军轻易动摇。”王志伟沉吟片刻,继续说道,“同时,我意派遣多支精锐部队,埋伏于魏军必经之路,利用地形优势,给予其迎头痛击,分段、分批逐步消灭魏军。”
    “丞相所言极是!”众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接下来的时间,王志伟与诸位将领围坐在营帐内,他们仔细研究地图,分析地形和敌军分布情况,然后开始详细讨论具体的作战计划。
    首先是兵力部署问题。根据敌军的实力和战略要地的位置,他们决定将主力军分为三个部分:左翼部队由郭淮将军率领三万兵马,负责突破敌军防线;右翼部队则由邓艾将军率领三万兵马,负责包抄敌军后方;中央部队由丞相率领两万兵马,镇守新安县城并作为预备队随时准备支援前线。同时,还安排了一支一万人的精锐先锋队,由杨卫国率领赵统、赵广、马承和最勇敢的将士组成,用于奇袭敌军要害部位。王平率领李剑飞、秦旭和两万兵马镇守义马县城。
    接着是战术安排。王志伟提出了多种策略,如诱敌深入、分兵包围、突袭等等,并结合实际情况对每种策略进行了细致的规划和演练。众将们也纷纷发表意见,提供自己的建议和经验,使得整个作战计划更具可行性和灵活性。
    最后是后勤保障问题。军队的战斗力离不开充足的物资供应和良好的医疗保障。他们制定了详细的补给路线和运输方案,确保粮草、武器装备能够及时送达前线;同时设立了多个医疗站点,配备足够的军医和药品,以应对战斗中的伤亡情况。
    经过长时间的讨论和反复论证,王志伟与众将终于确定了一份完整的作战计划。这份计划考虑到了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并做好了相应的应对措施。现在,他们只需等待合适的时机,便可付诸实施,一举击溃敌军。
    魏军浩浩荡荡地向新安进发。吴军没有围追堵截,也没有发动突袭。然而,他们并不知道,等待他们的却是蜀军的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