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涂山生死劫
作者:方封壬居士   上清宗往事最新章节     
    张小峰给二人传讯,“等下找准机会,咱们赶紧走。”
    “恐怕走不了……”涂山玄瞧着几个和尚又动了起来。
    “这帮秃驴真的……”
    “宁可老衲背负骂名,也不能让佛门日后面对此子!”
    见识了张小峰的都天雷火狱,老和尚们皆是心思沉重。眼前之人,日后恐怕比蔡蓬头还要难缠。
    老和尚吟诵许久,向前点出一指,而后身子便向后一歪,这一式摩柯指诀用尽了他所有力气。
    指影迅速扩大,携无上之威,直接点向张小峰。
    张小峰感受到威胁就在眼前,真气所剩无几。将所余之力集中在右手,打算硬扛下这一击。
    脚踏罡步,移到最前方,他不想殃及他们两个。
    就在指影轰击到身上的一瞬,一道黑光挡下了这凌厉的摩柯指诀。
    破碎的身体与喷出的血雾一道撞到张小峰的怀中。
    涂山玄双目紧闭,气息全无。
    张小峰心中一颤,这一指也是朝他而来,他宁愿自己挨着一下。
    势在必得一击竟然被挡了下来。大和尚们也是气馁,不过这摩柯指诀也只有无色老和尚会使,他已经力竭,使不出第二下。
    索性一拥而上,也要将张小峰留在九华山。
    “嘿嘿嘿,你们这群和尚果然只会嘴上慈悲,手上可一点不留情那。”
    不知从何处飘来的声音,听着有些耳熟。
    蔡蓬头突兀地出现在和尚面前,看到濒死的涂山玄,
    “啧啧啧,这小狐狸伤的够惨的。”
    “仙长,请救救她……”
    “我也不是大罗金仙……若是她不强行毁掉一尾,挨着一下,也就是重伤。”
    “她跌落到天劫前的实力,如何能挡住这一下。”
    蔡蓬头又从身上掏出一粒药丸,比张小峰吞服的那一粒要小上不少。
    “这里也就二十多年的地气,勉强能让她神魂不散。”
    “不过她这肉身残破,难以恢复。”
    “有什么法子么?”
    “找一处地气浓郁的地方,滋养个几十年或许能恢复。”
    “什么地方?”
    “龙脉!”
    “最好要在龙脉主窍,地气凝结之处。”
    蔡蓬头突然转过头,脸色凶狠的骂道“还不滚,还等我送你不成!”
    几个和尚面色涨红,寻常人见了他们都是礼敬有加,何曾受过如此呵斥。
    但打又打不过,退回去面子上又无光。
    “你天天吃在九华山,住九华山,到头还要对贫僧恶语相向,半分恩情也不记吗?”
    “你们这帮老和尚说起来真是不嫌脸红,你们这九十九峰怎么来的,都忘了吗?”
    “不过是仗着修为逼迫闵家让出来的吗,还假惺惺的收作弟子。”
    “若不是你们最后偷袭这一手,我还真是不想插手,慈悲为怀就是这么慈悲的么?”
    蔡蓬头在九华山溜达这么多年,底细恐怕比老和尚还清楚。
    “今后若是再擅闯佛国,就留下吧!”说完,几个和尚慢慢后撤。
    “下次,非得把你这儿拆了!”张小峰咬牙切齿的说道。
    蔡蓬头赶走了和尚,便继续说道。
    “玄狐色黑属水,多往北方找找。方才的丹药能支持三个月,你明白吧。”
    张小峰刚想问三个月之后如何,还是没问出口,只得点点头。
    蔡蓬头又看了一眼涂山玄,缓缓说道:“临难不惧,赴死不悔,超乎于人,切莫辜负,竭尽所能救活她。”
    “这次我真的走了,你们也不要拖延,晚上一日便难上一分。”
    张小峰给蔡蓬头磕了个头,这是为他救来涂山玄一命。
    张小峰抱起涂山玄,化作狐身也就二三十斤,很轻,轻的张小峰心里很不安。
    待找到韩心黎,她没看到张小峰怀里的涂山玄,还在问:“” 涂山姐姐呢?”
    等走到跟前,才瞧见气息微弱的涂山玄,“这是怎么了?”
    看到张小峰与张小灰也是伤痕累累。才知道刚才的动静是多么激烈。
    几人还是在山里休整了一夜,张小峰经过一夜吐纳真气也恢复了大半,真气恢复让他疗伤的速度也大大加快。
    毕竟木属灵气的生命力最为旺盛,疗伤的效果也最为出色。
    张小峰还给涂山玄输入了两成真气,虽然没看出变化,他依旧坚信肯定是有好处的。
    反倒是张小灰,伤口都已经愈合,只是神色瞧起来有些伤感。一直守在玄狐身边。
    张小峰思考到何处寻找龙脉关窍,他知道洞天福地大都在是龙脉关窍之上。
    多集中于南干龙脉与中干龙脉之上。
    南龙为火,飘忽不定,所以南龙所生国运均不长久。
    中龙为土,稳重持久 ,汉唐这样的朝代都发于中龙。
    北龙为水,隐多显寡,发迹不多,龙气不泄,能吸收的也多些。
    水又滋润万物,与木气可以相辅相成。
    张小峰打算渡海向北,到关东寻北龙脉关窍。
    “小灰,你带着韩师弟回茅山,我带着涂山去关东疗伤。”
    张小灰甩了甩脑袋,表示自己也要跟着去。
    “我也想一起去,关东冰天雪地,若是你有事暂离,我也能照顾涂山姐姐。”
    “罢了,既然如此,就一起走吧。”
    当务之急,就是先去寻一条船。
    张小峰绕过九华山,赶到池州府码头。
    到牙行找了伙计,托他们找条能出海的船。
    伙计以为这孩子是来找乐子的,“太祖严令片板不得下海,你小子不会要去干倭寇吧。赶紧走,不然我就押你送官了。”
    张小峰摸出一两银子,递给伙计,“对不住,我不太懂,结实点,能容纳三五个人的就行。”
    伙计见他如此敞亮,笑眯眯接过银子,“池州府不大,有多少船我一清二楚,倒有几位想出手,我给你寻摸一番。”
    “您在这里稍歇,小的去去就来。”
    等了半个时辰,伙计高高兴兴的回来了“公子,小的带你去瞧瞧。”
    到了码头,张小峰见到了船东。
    “老东家年事已久,已经操持不动,又没儿子继承,打算转手养老了。”
    老人对这船很有感情,“别看这船有年头,但结实的很,没有一处烂了。”
    这是一艘江船,长约三丈多,桅杆在中间,向后是船蓬,前面是甲板。张小峰走上去踩了踩,也不是松木,还比较结实。
    从刚涂上的桐油能看出,即使不出航,依旧还在细心保养。
    张小峰便打算定下来,问问什么老人家价格愿意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