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廷推结束,李长庚入阁
作者:后山散人V   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最新章节     
    现有内阁四人,方从哲浙党党魁,内阁独相七年,有着丰富的掌政经验,而且朝廷内外党羽众多,但为人尚算公正沉稳,是他朱由校御极初期平稳过渡与稳定现在复杂局势的最佳人选。
    徐光启,勉强算是帝党,开明士绅,一直以来都待在翰林院,执政经验欠缺,更没有为政一方的阅历,作为自己推动科技与社会思想进步,会是非常好的人选,但并不是非常好的首辅人选。
    孙承宗,出生没落寒门,能体谅底层百姓疾苦,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对边镇与军事也有一定自己独到的见解,但他同徐光启一样,一直都是待在翰林院,缺乏主政一方的阅历。
    至于正史上对他的极力推崇,朱由校可不太相信投靠满清的汉奸所编写的历史。
    而且从结果倒推,孙承宗所坚持的辽人守辽土、广筑坚城的战略,并不适合当时的大明,而这也是朱由校将其放到宣大的最主要原因。
    具体能力如何,尚需要时间的检验。
    至于韩爌,本是坚定的东林党,在朱由校的逼迫下,逐渐与东林党决裂,暂时变成了孤党。
    也是一直待在翰林院,典型的词臣,先继续将他放在东南,帮自己废除南京六部及南直隶半独立军事问题后再说。
    至于三位廷推选出来的候选大学士,魏广微,历史上的阉党,善钻营,原则性并不是很强,最大的短板是一直待在翰林院,而且跟孙承宗与徐光启皆是同一科进士,内阁已经有两个大学士了,不能再选。
    王在晋,正史上对他的记载并不是很好,说他军事保守、畏敌不前等一堆不良记录。
    但王在晋的以退为进,拉长建奴运输线的战略,相比孙承宗的广筑坚城、辽人守辽土、步步推进,更符合大明当时的需求。
    因为孙承宗的战略虽然守住了辽西的狭窄走廊,但也只是守住了这条狭窄的辽西走廊。
    空耗大明一半以上的税收与各地精锐边军,结果就是培养出了大明最强大的听调不听宣,又无法甩掉的毒瘤——辽西关宁军阀。
    而建奴五次绕过辽西走廊,绕道蓟州入关大肆劫掠,除了第一次黄台吉率满清八旗精锐入关时,有过见到八旗军就躲闪的关宁军阀支援,其它四次关宁军阀们都选择了不动如山,任由建奴们在京畿与华北大平原纵横驰骋。
    至于最后的户部尚书李长庚,历史记载很少,但从他个人的资料来看,有着丰富的中央与地方从政经验。
    在没有明确党派的情况下,历史上能四次出任六部尚书,说明能力与口碑都还不错。
    他在被提拔为户部尚书前,是户部左侍郎兼督饷辽东,说明能处理复杂的政务与人际关系。
    经过反复推演与权衡后,朱由校最终在李长庚的名字上打了“√”。
    相比军事,大明现在最需要解决的是财政与税收问题。
    粮饷充足的大明边军,才是天下无敌的。
    至于军事战略,有朱由校这个历史bug在,就算不懂作战指挥军事,也能大致判断采用什么样的战略是最适合大明的。
    但是,朱由校可不是什么军事白痴,前世作为历史爱好者,对于历史上发生过的重要战争,他还是了解不少的。
    而且前世的朱由校一直干着规划类的岗位,有着较为开阔的视野与大局观,对于军事战略分析与决断,经过一番刻意了解与训练后,还是能不弱于一般军事战略家的。
    至于军队具体战术,拜托,朱由校可是皇帝,制定好军功晋升机制并坚决贯彻下去,优秀的将领与统帅只会是层出不穷。
    而且纵观大明历史,每年都会发生三场不同程度的战争,所以并不缺优秀的战术家与一线将领,朱由校只需要找到他们来制定具体的战术便可。
    选定李长庚后,朱由校并没有急着将结果交给司礼监送去内阁,而是锁在了铜箱子里,明天才会将此事公布出去。
    毕竟他需要给百官们留下自己的选择,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印象。
    当然,也只有让这三人多感受一下等待的煎熬,才能让他们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入阁机会。
    第二天,用过午膳,准备午休的朱由校,才将铜箱子里锁着的内阁大学士最终勾选结果交给刘时敏。
    除了任命李长庚为东阁大学士,还让他继续兼着户部尚书。
    因为朱由校心中最佳的户部尚书人选毕自严,此刻还在天津负责向辽东调运粮草。
    目前辽东战事十分紧张,马上就要爆发历史上的辽沈之战。
    此战关乎着辽河以东所有地盘是否丢失的问题,自然得将毕自严放在最需要他的位置。
    正准备午休的方从哲,见到刘时敏推开了自己的值房,便猜到他是来宣布昨天廷推内阁大学士结果的。
    两人互相简单寒暄后,刘时敏从袖子中取出朱由校勾选的名单,交给方从哲道:“元辅,陛下已经对廷选结果做出了裁决,请元辅尽快起草圣旨,杂家好回去交差!”
    方从哲接过名单,看到李长庚的名字被用朱笔勾选,跟自己之前的预估一模一样。
    将名单放在桌面后,拱手朝刘时敏问道:“敢问刘公公,陛下可还有其它交代?”
    刘时敏微笑着拱手回礼道:“元辅果然心思通透,陛下交代由李长庚兼任户部尚书并继续管理户部事务,让他认真准备二十五号的盐铁会议!”
    方从哲朝养心殿躬身道:“老臣遵旨!”
    转过身,朝刘时敏说道:“公公稍后,本官马上起草圣旨!”
    午休醒来,朱由校将方从哲草拟好的圣旨简单浏览了一遍后,便让刘时敏盖章下发吏科。
    在下午下值前,李长庚在户部大堂接到了自己被任命为东阁大学士兼户部尚书的圣旨。
    李长庚激动地接过圣旨,内心不禁感慨,要不是新君御极,自己这辈子都不可能有机会入阁辅政,因为他并不是翰林出身。
    送别宣旨的来使后,李长庚志得意满欣然地接受着下属们的贺喜,并在众人的起哄声中定下了升迁宴日期。
    至于落选的王在晋与魏广微两人,自然是心有不甘地接受了本部同僚们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