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许,你要老婆不要?”
正坐在自家草房前抽着旱烟的许汉三,远远地就听到甲长黄德发大笑着朝他呼喊,而他的旁边还跟着一个四十左右的中年妇人。
许汉三尴尬地放下旱烟枪,起身朝前迎了上去,老脸上还努力地挤出几抹憨笑:“甲长说笑了,谁不知道我老许因为家里穷,所以才一直娶不上媳妇!”
“诶,现在不同了,我们大黄庄马上要成为朝阳新城了,今后也是城里人了,你手上不是有几亩祖上传下来的田地嘛,娶媳妇容易多了!”甲长黄德发拍了拍许汉三身上的泥土笑着说道。
“虽然有四亩地,但都是没什么产出的薄田,只能勉强够自己吃。而且我今年已经四十三了,房子也只是两间茅草屋,哪还有什么姑娘看得上我!”许汉三挠了挠头一脸尴尬地说道。
“大兄弟,刚才黄甲长不是说了嘛,以后这里马上就是朝阳新城了,跟京城内是一样一样的,你有四亩地,还怕到时候不发达啊?
我现在手上有好几个姑娘,都是十六七岁的黄花大闺女,那长相那身段,长得跟天仙儿似的,她们爹娘不嫌弃你年纪大一点的,只要会疼人就行,我已经在你们大黄庄说成了五家了!”站在黄德发旁边的李媒婆突然插话道。
许汉三憋了半天后才讷讷地低头说道:“可我给不起彩礼!”
“人家闺女不要彩礼,什么都不要,只要你以后发达了帮寸下他们娘家就成!”李媒婆继续鼓动着说道。
“老许,这么好的事儿,你就赶紧答应了吧,你家就你一个光棍,早日娶进门才能早点抱娃,好传宗接代!”一旁的黄德发也跟着附和道。
“那...行吧,我要屁股大的,还有胸脯大的,好生养!”许汉三憋了半天后,才下定决心说出了内心的想法,说完干瘪的老脸难得地泛红了起来。
“好嘞,正好我手上就有三个,过两天我带过来让你瞧瞧,好早日将亲事定下来!”李媒婆抿嘴一笑道。
“事情就这么定了,多谢李媒婆了,到时候记得过来喝几杯喜酒,至于谢媒礼,等他们几家发达了到时候再补给你双份!”黄德发拍了一下大腿,意味着事情就定了下来。
“好说好说,这可是大喜事,到时候我一定过来多喝几杯喜酒!”李媒婆一边说一边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以及那皱起的鱼尾纹。
而许汉三这边,实在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是不断地用力搓着他那打满补丁的灰黑棉袄。
......
开完年度会议的第三天,也就是隆武二年的二月初五,朱由校高坐皇极门内的御座,看着下面由吏部右侍郎曹思诚主持的廷推,至于为何不是吏部尚书与吏部左侍郎,则是因为原吏部尚书方从哲已经卸任,而左侍郎王永光参与了竞选吏部尚书。
因有了之前更改后的廷推内阁大学士的经验,所以此次廷推流程就顺利了很多,至于参加吏部尚书与工部尚书竞选的名单,也于昨晚送到了朱由校的书案上。
“启禀陛下,此次参与吏部尚书廷推的候选人有原吏部左侍郎王永光、户部左侍郎毕懋良、刑部尚书黄克缵三人。
王永光,直隶长垣人,万历二十年壬辰科进士......
以上,就是三人的为政履历,请陛下圣裁!”曹思诚洋洋洒洒地念了半个钟。
“投票吧!”朱由校淡淡地说道。
“是,陛下,此次廷推,还是按照泰昌元年廷推大学士的标准,六部九卿每人一票,十六道掌道御史与六科都给事中每人半票,每位官员只能投一个候选官员,请陛下圣裁!”曹思诚再次开口道。
“准!”朱由校回道。
很快,内侍从两边的偏殿内端着托盘陆续走了出来,托盘内放着钢笔与裁剪好的纸条,待走到各人面前后才躬身停了下来。
接下来,六部九卿与掌道御史及都给事中们拿起纸笔,就着手上的芴板开始书写起来。
大概一刻钟后,曹思诚的声音再次响起:“启禀陛下,此次投票,王永光得票八票,黄克缵得票七票,毕懋良得票五票,请陛下定夺!”
朱由校略微想了片刻道:“既然王永光得票最多,就由他继任吏部尚书吧,吏部左侍郎就由你曹思诚接任了,而右侍郎则由刑部右侍郎高宏图调任!”
朱由校任命的三位吏部堂官全都是北方人,王永光与曹思诚都是直隶人,而高宏图则是山东胶州人,就是为了避免再次出现朝官多出自东南的局面。
朱由校话音刚落,王永光与曹思诚立马激动地跪下谢恩道:“臣,谢陛下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而方从哲那边,心里也总算松了口气,黄克缵则是再次的失望,毕懋良则是一副早就猜到会如此的样子,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悲喜。
“以后要继续辛苦两位爱卿为大明与朕举荐及考核好天下官员了,平身吧!”朱由校微笑着说道。
“是,陛下,臣遵旨!”两人回完后,站起来回到了原先的位置。
曹思诚整了整情绪后,再次朗声念到:“启禀陛下,参与工部尚书廷推的有工部左侍郎李之藻、刑部左侍郎乔允升、大理寺少卿吴淳夫三人。
李之藻,浙江杭州人,万历二十六年戊戌科进士......
以上就是三人的为政履历,请陛下圣裁!”
“投票吧!”朱由校不温不喜地开口道。
“是,陛下!”曹思诚躬身回道。
又是一刻多钟的投票与唱票,曹思诚再次高声说道:“启禀陛下,李之藻、乔允升、吴淳夫三人的投票结果分别是九票、七票与四票,请陛下圣裁!”
朱由校沉吟片刻后说道“李之藻得票最多,加上现在工部还离不开他,就让他升任工部尚书吧,左侍郎则由杨庭筠继任,右侍郎则由吴淳夫调任。
此外,原工部右侍郎毕懋康为大明火器事业做出不少贡献,特升为工部左侍郎!
另外,刑部右侍郎吏部举荐三人再交由朕定夺,而大理寺少卿由寺丞刘宗周接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