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清泉先生
作者:花道1975   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最新章节     
    莱阳县衙内,赵彦平恭敬地接过自己的官帽、官袍以及官印,然后将其交到徐良手中。
    今日一大早县衙就通知他来见武选司主事,聆听了一番教导后按照惯例请其赴宴。
    赴宴的地点早就选好,定在县城最好的酒楼柳叶楼。
    柳叶楼在溪河边上,夏日窗外杨柳青青,景色宜人。
    县衙里的典使,以及莱溪巡检司巡检廖广昌全都参加了宴会。
    他们不是为了赵彦平,而是给武选司主事面子。
    酒宴过后,赵彦平很懂事的给武选司主事以及几名随从送了些‘土特产’。
    这场宴席一共花了近三百两银子。
    徐良心痛的都快流泪。
    现在他终于明白为何大家抢着当官,你看这位过来的武选司主事,什么都没做就到手200两银子,就连随从也有10两的辛苦钱,按照赵郎君的说话,这位还不算贪的,要是再贪点会怎样,他都不敢想象。
    赵彦平前世就经常在外应酬领导,所以并没觉得有什么问题,这在任何朝代都是无法避免的。
    按照要求,他必须在三日内上任,玉林巡检司在城西,善缘堂在城东,以后只能让人每天将竹椅和笋干送到码头仓库。
    这无法多点搬运费,现在钱对于他来说最不是问题。
    而偏偏这世上没有钱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果不行,那一定是钱没使够。
    回到善缘堂时外面还排着队。
    梁石头说今日已经录用了207人,问这些人怎么安排。
    这些人当然不能拿去充当护卫。
    护卫现在的人数已经达到他目前实力允许的极致,再多就会出问题的。
    不过这也好办,继续建造工坊就是。
    善缘堂现在分成六大部分。
    一是护卫队:总共有300人。
    二是工坊:目前有两个工坊,一个全部是女工;一个全是老弱病残,每个150来人。由余采莲负责。
    这些人大部分是护卫的家眷,只有极少数是从外面招的人。
    三是前堂粥铺:目前只有五人,全是护卫家眷。
    四是匠人坊:目前已经达到了六十几人,由陶老六负责。
    五是账房:会计钱四海,出纳方大同。
    六是医馆:只有两人,一个是看上去吓人,实际很温柔的牛根生,一个是瘦竹竿,脾气火爆的蒋三炮。
    除此外就是负责上传下达的管事梁石头。
    不算新招收的工人,规模已经到了近八百人,每天的开销根据钱四海核算需要30两银子左右,一个月就是900两银子。
    当然这对于赵彦平来说不算什么,光雪花砂糖的买卖一个月就可以为他带来6000两银子的收益,味精虽然才开始,但是赚钱能力应该还在雪花砂糖之上,因为成本实在太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他也不急着增加商品,随着自身实力增强,慢慢增加品种即可。
    要知道可以拿到现在这个时代销售的东西实在太多。
    比如十三香,现在的调味品是奢侈品,交易平台里两三元一盒的十三香可以在这卖出几两银子的天价。
    里面的胡椒等香料在现在这个时代价值堪比黄金。
    此外还有水晶制品,还有一些特效药,太多了,数都数不过来。
    不过简单的将这些东西搬运过来意义不大,他要做更多对这个时代有意义的事情。
    比如提高全民素质,开展工业萌芽....这一切都需从最基础开始,否则那是建立在沙堆上的好看建筑,根本经不起旧势力的冲击。
    因此在立规矩后他让梁石头去牙行找会识字的先生。
    先让自己的工人都认识字再说。
    梁石头当时被他的话吓到了。
    识字对于老百姓而言是不敢想象的事情,是只有高贵的读书人才能拥有,他们不配。
    梁石头为什么会得到下面工人的支持,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他会写字。
    不管写得好不好,认识的字多不多,这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两个不同的阶层。
    不识字的阶层服从识字的阶层这是几千年下来的惯例。
    梁石头之所以拼命学习,也是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
    现在赵彦平让他去请先生回来教导所有人识字,他是不大高兴的。
    因为这样的话会影响到他的权威。
    不管之前是多么纯良的人,一旦接触和拥有了权利,那就不会舍的放下。
    他是如此,9成9的人也是如此。
    但这是命令,没有他反对的份。
    不过执行时就没有之前做其它事那么利索,这不,赵彦平都快去玉林巡检司上任了,这件事还没有落实。
    赵彦平一直没有催促他,倒要看看这小子拖到什么时候。
    现在要去上任了,也到了做这件事的时候。
    这次他没有叫梁石头去,而是挑选了一名叫张巡的青年去办。
    张巡是当初山贼来时战死的护卫遗孤,今年17岁,人很灵活。
    梁石头傻了,当得知张巡去牙行找孙富贵请先生时他的大脑一片空白。
    这才意识到自己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来自哪里。
    这才明白自己犯了一个多么愚蠢的错误。
    当天晚上他就跪在了赵彦平面前承认错误,表示以后再也不会发生同样的事情。
    他不知道的是,他当晚若是没有去向赵彦平承认错误,那么他以后将会被彻底边缘化。
    赵彦平不会重用一名心事很重的人,藏在心里就会生成结,有了心结就会生出隔阂。
    在去上任的前一天先生到了。
    先生姓顾,名松照,字清泉。应当取自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因此赵彦平称呼其为清泉先生。
    清泉先生不是本地人,路过莱阳偶感风寒,在莱阳逗留了一段时间,兴许是囊中羞涩,便答应了来这里教书。
    不过这人给赵彦平的感觉很不一般,绝非之前见过的普通秀才。
    “郎君的意思是只教他们识字,不教他们做人?”
    这位清泉先生的言辞让边上的张巡和梁石头都抽了口冷气。
    可是见自家郎君并没动怒,反而笑道:“只教识字即可,先生教会一人识字1000,便可得百钱,同样,学生只要学会一千个字,那么工钱就比其它人多300文,先生教得好,工人便钱拿的多,先生也能拿到足够丰厚的束修。”
    “赵郎君为何每句话不离钱,教书育人是大事,岂能用金钱来衡量。”
    顾清泉脸色不悦,显然对于赵彦平先前的话非常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