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小包子的姓氏问题
作者:三月含芳菲   我都穿越了,用点高科技怎么了最新章节     
    叫什么呢?小包子。
    因为他娘觉得他软乎乎的一团,跟包子很像。
    给他取小名的时候,他正好醒着。立即皱着眉头,扁着嘴巴抗议。
    倒不是他没出息,实在是因为他的手脚都被包裹在襁褓里,想动都动不了。
    他娘一见他皱眉头,顿时乐了说:“不喜欢这个名字啊,那叫肉包子如何?”
    更糟糕了,万一拿去打狗……那场景简直不可想象,还不如叫小包子呢。
    总之他娘这是跟“包子”杠上了。行吧,小包子就小包子吧,她喜欢就好。
    他一直觉得这个小名已经够奇葩了。直到他后来长大些了,他娘带着他去乡下的庄子。
    听到那些庄头雇工们,给自家孩子取的名字,什么石头,柱子,狗蛋,狗剩。
    还有一家,兄弟四个。从大到小,大狗二狗三狗四狗,排了一溜儿。他们的爹喊一声狗儿子,立即能出来一群。
    据说之所以起这样的小名,是因为老人们觉得贱名好养活。
    有了这些奇葩的名字做对比,他立刻觉得“小包子”也挺好的。当然,此是后话,暂且不表。
    他的大名单独一个“洲”字,听说是他皇爷爷赐下的。却有两个姓,一姓“关”,一姓“卫”。
    因为他大名的问题,他娘还跟他爹吵了一架。
    当然都是他娘单方面输出,他爹基本不回嘴,并且一直温柔小意的哄着宠着。
    最后他娘大概也意识到他爹的身份特殊,总不能一直跟皇家犟着,那样容易吃亏,总算是不情不愿的妥协了。
    双方约定好,他在南地的时候姓“关”,将来如果到了京城,再姓“卫”。
    也是经过这场关于他“大名”的争吵,他才知道,身为太子的父亲,竟然是关家的上门女婿。
    他娘甚至一度作过“去父留子”的打算,不得不说,这想法真的太强大了。
    由此也可以看出,他这一辈子的母亲是真的很爱他。
    比起上辈子,他出生后,连奶都不肯给他喂一口,最后还亲手给亲生儿子下毒,毒死他的女人,简直是一个天一个地。
    那个毒妇不配为母亲。
    小包子的“三朝”(有的地方也叫洗三)并未大办,只是自家人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吃了个饭,就算成了。
    关雎打算等小包子满月的时候再大办。
    南方的小年是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前一天,关晟也从书院里放假回来了,与他同行的还有李谨。
    两个人都是半大的孩子,又是第一次见小包子。第一次近距离观察这么小的小婴儿,当真是喜欢极了,也好奇极了。
    他们对小包子的喜欢程度,不仅仅只是抢着抱他,甚至就连孩子洗澡的时候,他们也非要挤在旁边围观。
    这一举动差点给小包子整抑郁了。
    如若他真的是什么也不懂的小婴儿,被看了也就看了。
    可他上辈子也是堂堂的一国帝王,如今竟然成了任人围观洗澡的小婴儿,当真是羞耻极了。
    他不要面子的吗?阿?阿?阿?
    包子生气了,抗议了。奈何他的抗议行为,在这些人眼里竟然成了活泼好动,喜欢玩水,简直无语问苍天。
    综上所述,抗议无效,所有的挣扎都只不过是徒劳。
    时下已到年关,关家旗下的产业又多。各种事物一股脑的都堆到了关雎的书房里。
    尽管有卫阙和关晟帮忙,但许多重要的事情,还是需要她亲自定夺。
    比如各个庄子铺子的年终汇账,工人伙计的年终福利发放, 制定来年各个产业的战略发展计划等等。
    所以即使在坐月子,关雎也不得空闲。大家虽然心疼她,却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好在小包子十分乖巧。于关雎来说,她这儿子简直就是来报恩的。
    每天吃了睡,睡了吃,不哭也不闹。只有要尿要拉的时候才会哼哼两声,简直不要太好带,也让关雎节省了不少心力。
    腊月二十六,衙门也封了印。
    李享安排好过年值班的人员后,也包袱款款的跑来了沱江县过年。
    他的长子在京城的国子监读书,肯定不会来靖州。
    老娘和夫人以及小儿子都来了这里,他可不想一个人留在靖州府,孤孤单单的喝西北风。
    再说了,太子殿下也在这里,正好趁着过年,搁这位大佬跟前刷刷好感,没准儿以后的升迁会顺利许多。
    由于人数众多 ,一时间,关家变得格外热闹。
    家有喜事,又是大过年的,怎能没有烟花爆竹呢?
    这个时候的烟花爆竹,花样有限。关雎便同现代位面的李梓萌订购了一大批烟花爆竹。
    只要去除了外面那层花里胡哨的包装,谁又知道这些东西来自何处?
    除此外,她还买了一大堆各式各样的糖果干果和各种小饼干,以及男人们喜欢的白酒等。
    李梓萌听说她生了个儿子,高兴坏了,非要给小包子当干妈。
    并且大方的送了小包子一大堆的东西,什么衣服鞋子婴儿的奶粉奶瓶,婴儿车,小木马,小滑梯等各种儿童玩具等应有尽有。
    还全都是根据这个时代的确切情况和需要特别定制的,高端又朴实无华。即使拿出去,也不会特别引人注意。
    因为东西太多,关雎不得不专门腾出一个房间存来放这些东西。
    家里人看见了,只以为是卫阙从京城带来的。
    毕竟人家是天皇贵胄,想要什么好物件没有,给孩子多带点东西怎么了?
    而卫阙则以为是关雎专门给孩子准备的。
    大越海上贸易发达,以关家的财力,给孩子准备些来自海外的稀奇物件,也不是什么大事。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非常美丽的误会。
    腊月二十七,关雎遵循往年旧例,派管家方伯给县里的福田院,送去了一大批过年用的物资。
    有米面粮油,厚实的布匹衣物棉被,还有诸如年糕和糍粑等,外加十贯铜钱。
    福田院是大越朝设立的官方慈善机构,专门收留上了年纪无处可去的孤寡老人和孤儿。
    关家从她的父亲关厚照那一代起,每个月都会向福田院捐赠一笔钱或者是物资,就连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断过。
    犹记得父亲对他们姐弟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我们家能力有限,太远的地方顾不到。眼前的能帮一把是一把吧,就当是为子孙后代积福德了。”